三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具活力的时代之一,在短短的几十年中,有多少风流人物在这座历史舞台上演出了一幕幕活剧。诸葛亮是其中最活跃最具传奇意味和神话色彩的人物之一。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二十多岁的时候高卧隆中,料定三分天下,便开始静待大鱼上钩。后来终于等来了刘备这条大鱼!按历史进程来说,孔明本可以北投曹操或南奔孙权,可他为什么要协助这个一无所有的刘备呢?这主要是因为曹操手下谋士如云,那容得下他孔明出头;孙权虽不及曹操,但也有张昭、鲁肃之辈,而且此时的曹、孙,早已有了各自的地盘,是锦上添花还是雪中送炭?当然是雪中送炭更让人感动更有利于政治投机了,于是,一无钱二无人的刘备就成了孔明最大的政治筹码,他把自己的一生都押在刘备这个大赌盘上,结果他先是赢了,最终也输了!
于是,孔明一点博望,再燃新野,舌战群儒,又烧赤壁,搞得曹、孙两败俱伤,他便趁机火中取栗,气死周瑜,白占了荆襄。这时候的孔明,雄才大略,风流倜傥,是他一生中最风光、最具传奇色彩的时候。后来他又算计着让刘备西进巴蜀,挤走刘璋,为刘备搞出了三分天下的局面,终于有了一个稳固的地盘;这时候的孔明,知人善任,各取所长,文用蜀中降士邓芝、法正、马良、蒋琬等,武用关、张、赵、马、黄,的确是一代开国良相!
可惜,开国之后的蜀汉并未从此走上辉煌,而是逐渐迈向了衰败。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刘备和孔明的穷兵窦武,连年征伐!彝陵之战是蜀国实力的分水岭,此战之前,蜀国实力空前,南可挡孙权,北可拒曹操,本来是一个相当好的局面!可惜被傲慢自大的关羽和气昏了头的刘备断送了!但是,作为蜀国主要谋臣的孔明就没有责任吗?为何几十万大军出征,孔明却能安居成都呢?
刘备托孤之后的蜀国,其实已经没有什么资本和魏国争斗了!这时候,南和孙吴,北守阳平,“闭关修炼”,富国养民,方为上策!可是孔明为了刘备几句托孤之言,竟不顾蜀国已经是当时三国中势力最弱、地盘最小的事实,不自量力,连年用兵,非要弄什么七擒孟获,六出岐山的把戏,最终搞得自己累死五丈原,蜀国也从此埋下了灭亡的种子!
你看那时的蜀国,文人谋士,寥寥无几,武将自关、张死后,只剩下赵、马、黄了,可惜,黄忠老迈,马超早亡,唯有赵云独自扛着大旗!不要说与战将千员、谋士遍地的曹、魏相提并论,即使比比孙吴,也是大大不及!其中的原因,一是蜀国地盘本来就不大,人才也就不够多;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孔明大权独揽,不重视培养人才,引进人才,使用人才!
你看当时的蜀国,相府的威势已经高过皇室,高过朝堂,虽然说阿斗是个草包,但就是这样的草包才能容得下孔明这样大权独揽的猛相啊!
本来巴蜀独占天险之利,攻之不足,守之有余,孔明完全可以放手发动群众,振兴农业,发展生产,休养生息,使富甲天下的大粮仓更加充裕,让蜀国的人民安居乐业!可是孔明为了刘氏和自己的一己之私,南征北伐,与实力强大的曹魏大搞军备竞赛,终于使蜀国国力空虚,自己也徒劳无功,累死疆场!
继续说他的用人之道,本来蜀国就人才寥寥,作为蜀国实际上的最高领导人,孔明本应在用好本地现有人才的基础上,制定有力政策,大力引进外地人才;可惜孔明既用不好魏延这样的武将,又容不下孟达李严之流,就算马谡这样夸夸其谈的谋士,也是他用人的一大败笔!你想马谡在南征时出过不少良谋,本来也算个人才,可惜孔明用错了地方,非要放他去独当一面,这不是让他找死吗?
再说说孔明让那人后世多少人津津乐道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吧!孔明作为蜀国的实际统治者,万人之上、一人之下的大丞相,为什么非要事必躬亲,面面俱到呢?连一点小小的权力都不放开,连身边的亲信之人都不放心,什么事情都要自己亲自动手,亲自过问,这样的领导能算是好领导吗?
所以,我认为,蜀国兴也孔明,亡也孔明!蜀国最早灭亡的原因不是邓艾、钟会的狡诈或勇猛,也不是阿斗的软弱无能,实在是因为诸葛亮领导无方、用人不当啊!
所以我说,诸葛亮不是个好领导!
本文已被编辑[烟雨琳静]于2005-11-11 17:24:08修改过
-全文完-
▷ 进入西域诗韵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