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大学毕业就一直被教育这个大锅饭喂养着,虽然从中文系毕业却为了学生和自己的分数,早就疏远了所谓的文学。在一个貌似秋天的初冬,一时兴致所至,就来到藏污纳垢的男生公寓,竟然发现了——郭敬明。?他!何许人也?努力在脑袋里寻找,原来他找已经走进了我的“事业”。
校园里流传着很多关于郭敬明们的鼓噪,只是一直不太在意。仔细想想这个时代盛产美女作家、少年作家、下半身作家、无厘头作家、ru*房作家、喊叫作家、性爱日记作家,一茬一茬丰饶无比多姿多彩。我每天在网上流连,也在消费各色文字,顺便也会消费一些图片,包括av。疯狂也好,裸露也好,忧郁也好,变态也好,畸恋也好,网恋也好,自吹自擂也好,自我作贱也好,都见得多啦, “反正都是你消费”。没有特别留意“80后”。
有一天,我正在校园里流窜。有位喊我“叔叔”的高三女生跟我聊起韩寒郭敬明等人。她对他们推崇备至,而且说她寝室里好几个女生都挺喜欢读他们的小说,并且觉得他们两人都很帅。刚才被一声“叔叔”弄得情绪不爽,自信心受了点打击,我于是打算说两句他们的坏话,一方面可以显得自己高明,且并非与新生代完全隔膜,另一方面也是聊以渲泄私愤也。
确实,“80后写作”的高调冒头是近来最值得关注的文化现象之一。一批出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少年作家,通过自己的写作创造了出版界的奇迹,而他们也成为了众多青少年追逐的偶像级人物。其中包括“叛逆”的韩寒和“忧郁”的郭敬明,以及张悦然、李傻傻、孙睿、春树等人。他们书的发行量都在几十万册,有的更超过一百万册,购读者绝大多数是大中学生。
对于这些人以及这些书,媒体及出版商称之为“新青春派”,评论者赞“语言高贵”,莫言作序,马原力捧。然而,当我们真的打开那些作品,试图找到某些构成作品魅力的东西时,结果一定是失望。我翻过郭敬明的书,是很厚的一本盗版书,里面好像把他的作品一网打尽了,我最终没有买。在我眼里,为它掏十元钱也不值。当然喽,他们本来就不是写给我们看的,他们好像也从来没考虑过要写出一部传世经典来。这当然也是其可爱和狡滑之处。李傻傻说得很坦率:“80后写作”本是自娱自乐,后来被拉去表演,大家就躲在这个概念下乘凉装嫩,“既是商业的宠儿,也是艺术的乞儿”。他们自己都这么说,又这么年轻,谁好意思去攻击?
耐人寻味的是这些人和这些作品受宠的现象本身。“80后”写作者都是对于生命和成长感受丰富,又善于通过文字表达自我的人,他们要在成人话语空间的缝隙里找到自己的位置,顽强地表现那种“充满了怀疑、青春体验、躁动与迷茫的情绪”。这种表达非常容易得到同龄人的认同。而现在恰好是一个消费社会,眼光锐利的出版商迅速抓住契机;如今又是一个传媒时代,努力寻找差异性的媒体不遗余力地推波助澜。在多种力量的参与和合谋之下,“80后写作”的游戏得以进行,一个戴着文化面具的商业神话也就顺理成章地被缔造出来。这个程式与流行音乐的造星运动在逻辑上并无二致。少年作者成为符号化的偶像,读者们是fans,他们消费同龄人的体验,消费大众文化的时尚符号,而出版商则是最大的赢家。郭敬明们只是大众文化产业中的一部分。
在培育人文情怀、拓展精神空间、养成审美心胸、塑造健全价值观等诸多方面,郭敬明们的大众化写作是难以与经典名著相比的。他们也从来没想要这样,那是一批乏味老套的大人们的事情。他们不是塞林格,没想过当一个“麦田守望者”。他们更不是茨威格,要给自己戴上那么沉重的精神之枷。但是既然他们在这个时代生长得如此蓬勃,既然他们的写作已经对年轻的人群产生了广泛影响,我们就无法漠视其存在,至少要把他们纳入自身的理解视野,如此,才不会与青春逼人的一代太过隔膜,才能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看到郭敬明们这么热闹,心里还是隐约有点失落。五十年代的韩少功等人宝刀未老,六十年代的余华一辈风华正茂,八十年代的韩郭一族锣鼓喧天招摇过市,难道七十年代真的只有那几个美女作家一晃而过?有时候真是闹不明白,我还没怎么风光过呢,我还少年式忧郁、青春型狂躁呢,怎么转眼就成中学生的叔叔了?当然,仔细一想也就明白了,我读大学的时候,他们才五六岁而已。只是到了后来,我们没有成长,而他们却发育得太快了
本文已被编辑[wintermorning]于2005-11-1 13:35:10修改过
-全文完-
▷ 进入等待牛粪的鲜花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