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年老了,眼花了,耳背了,腰驼了,手颤动得握不住碗,一幅弱不禁风的样子,让人看了心疼。每当我给奶奶喂饭时,我的眼总是湿湿的,话也说不出来。奶奶却总是打趣的说:“我的傻孙子,你伤什么心啊,奶奶还有脑袋没进土呢”。我擦了泪说:“奶奶不会死的啊,永远不死。”奶奶每当听到这句话,总是用她那双颤抖着的粗糙的手,抚着我的脸,闪着泪花说:“我的好孙啊。”
童年,苦难是我人生历程中必修的一门功课,是我的生命必过的一道门坎。饥饿,则是童年留下最深的疤痕,让我终生也无法忘却。那时,到处是一片苍黄的歉收,人们过分的热情也无法抵挡饥饿的疼痛。而我们深处大山村庄,由于穷山恶水,更显得贫穷。我便是在这个最为艰难困苦的时候,来到了这个世界,开始了人生痛苦的生命历程。由于母亲也无法吃饱喝足,我几乎没有吃过奶,常常是被饿得整夜地大哭大喊,直到再也没有力气哭出声来,特别是在我患病时,我被饿得奄奄一息。奶奶便背着家人,把一些好点的东西给我吃。我的名子,便也漫漶了奶奶如数多的关怀和疼爱,耒阳话的意思就是我被喂养成人的,耒阳的“玉”就是普通话的“喂”。是奶奶用米汤、用薯粉汤、用野菜汤,一匙一匙地喂养我度过最为艰难的童年,喂养我成为大人。一如我现在喂养她一样痴着、一样深怀爱心、一样认真。
奶奶是一个只字不识的文盲,父母早年双亡,避难到我们那个村子,10岁就作了我爷爷的童养媳。我爷爷是一个大男子主义,脾气很不好,时常对奶奶轻则言语伤人,重则拳脚相向,连我爸爸都说他是一个十足的“暴君”。奶奶从没顶过嘴,也从没还过手。更为恼火的是爷爷常外出赌博,把家抛在九霄云外,把祖父留下的丰厚家底输得一塌胡涂。全家的生活全压在奶奶一个人身上,一个老奶奶、六个子女、两个儿媳,一串长长的孙子孙女,都是她一个人安排生活,加之,成分不好,在村里受尽了欺凌,生活更是苦不堪言。尽管如此地艰难,但奶奶从没有在家人面前诉过苦,而我却看见过奶奶偷偷地独自哭过,哭得如此伤心。早年过度地劳累,使奶奶过早地苍老,落下了一身病。
尽管家境极为贫寒,但奶奶对我们极为严格,犯了错,骂起来比王熙凤还狠心。记得有一次,我和弟弟实在禁不住肚子的“反抗”,便窜到别人家的地里,扯了别人才栽下不久的南瓜苗,才放进嘴时,被人逮住了,告到家里,奶奶狠狠地罚我俩跪了整整一个下午。她那双眼睛冲出火样的光,骂得很凶,至今,我都忘不了她的话:“人穷没法,但志绝不能短。”
之后,生活有了改观,爷奶的生活也日渐轻松,不再为生活而奔波,而日夜操劳,便常和我们这一串孙子孙女嬉戏,尽享天伦之乐。在一个月光明亮的夜晚,我们围着奶奶,要她讲故事。奶奶则给我们提了一个问题,她问我们:“奶奶死了,你们哭不哭?”许多声音交织着:“哭。”我弟弟则说:“我才不哭呢。”因为我弟弟极为顽皮,奶奶骂他打他最多了,可能他还对奶奶还有一点儿“恨”。而我则叶嚅着说:“奶奶才不死呢。”奶奶笑着把我搂进怀里说:“这才是我最有出息的孙子呢。”我是长孙,奶奶是一直疼爱着、关怀着。因而,我对奶奶一直怀着无限的感激之情,无论到哪,我心中总有奶奶笑着的模样。
今天,当我坐在电脑面前时,尽管奶奶已逝世多年了,但我永远忘不了奶奶笑着的脸庞,忘不了奶奶那双粗糙而又温暖的手,忘不了奶奶用汤匙喂养我的岁月,忘不了奶奶那些充满哲理的话语。
我总坚信,奶奶没有离我而去,奶奶不死,永远不死。
(稿于2005年11月1日1时)
-全文完-
▷ 进入徐玉成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