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这个职业是多么的高尚啊!古往今来,不知多少文人雅士为其称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而今,随着全球知识经济的崛起,教育的作用日益突出。
自从教育部长一句话:要把教育作为产业来抓,教育的形势好象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于是乎,全国教育一起动。首先,各校大搞达标升级活动。本来是村小的力争到中心校,中心校力争到区级学校,区级学校力争到县级学校,县级重点力争到省重点,省重点力争到全国重点。不管怎样的都升了一级,然而教室还是那个教室,老师还是那个老师,师资力量还是那个师资力量。唯一不同的是,因为升上了更高一级学校,那么学费、杂费什么的都相应升了一级。不读的怨声载道,读书的敢怒而不敢言;其次,各校搞起了各种形式的校中校。美其名曰股份制经营。上上下下的教师都象征性的集了一些,以促其股份的形成。然而,占用的师资绝大部分是原有学校的,但收费大大高于原学校。同样的国家资产让同样享受教育的学生缴纳了私立学校的费用。再次,各校教师以素质教育为名,减少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却另外办起了各种形式的补习班。让老师批改作业自古以来就是老师应尽的义务,而今却兴起了托管。至今为止,也没有哪一个家长敢冒天下之大不违而拒绝老师的种种提议。毕竟,教育关系到学生的成长,更关系到学生的一生。呜呼!头痛啊!看来老师还是老师,这就是当今的知识分子。
在许多教育改革的背后,不说社会各阶层的人,单就学生好象也明白了许多。学生懂得了“钱”的重要,明白了现在一切都是“金钱至上”“唯利是图”。而这样的思想在学生的脑海中潜移默化的形成,不能不说是将来社会风气的一种悲哀。包括学生在内的都有了这样一种共识,连老师这样的职业都不再是神圣的,更别说其他的职业了。这对现今倍受重视的教育是一种怎样的反讽啊!
各种调查机构都在提示这样一个问题:中国的绝大部分家庭里,教育支出占了很大一部分。这难道就是中国教育改革的结果么?相反,对诸多边远山区的学校的改革好象鞭长莫及。边远地区的教育普及任重而道远,而这却不见有更多的投入。教育资源分配不公越来越成为一个“隐患”。诸如清华,北大对招收北京学生的分数远低于其他地区,复旦更被称为“阿拉复旦”,就由此可见中国的高中教育已经慢慢的误入歧途了。现在的“高考移民”既是智者的行为,也是对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的一种讽刺。
目前的教育改革何时能止啊,而中国的教育改革何时能起到应有的作用,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全文完-
▷ 进入梦诗若雨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