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名言说:每一片叶子都不同。可这山这水这一草一木一花,无不奇绝秀丽。都是那么和谐,那么美,美得神韵都是那么类同,也就是都具那种极致的美,令你惊奇的美。
草坡青翠,野花无数。灿烂的阳光,青青的山,清清的水,这一切的尽爱,生出永不凋零的花。那是爱的结晶,那是爱的回报。
但我要说下一种不解的情景:
在这山中,有一种极少见墨绿叶子的长长兰草,那长长的叶子洒脱飘逸,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丛丛间不经意地开着三两朵洁白的小花,娇柔素淡而不艳丽,而且差不多没有香气。但每见此花细赏之时,都会发现一只金黄色的蜜蜂在那小小的花杯中守候,甚至觉得小小花杯都容不下蜜蜂美丽的身子了,她头望天空,静静伏在那儿,似乎已成了花儿一部分了!难道它也为兰草的圣洁所感染吗?浮云掠过,细雨纷落,她似乎正是为这洁白之花遮挡风雨,这份情结说不清,道不明。
为什么呢?
遐思得让人动容。
蜜蜂也喜欢果实,她们带着微微醉意在各种果实上吸吮着,这是劳作之外闲暇时独自体味那份甜美,因为这果汁是带不回巢的,这是山水对劳作之蜂额外奖赏。这也类同于田间劳作之人,小憩之时食几枚甘甜的野果,喝几口清澈的山泉,那份天光云影的美吧!
这山中均是一茎一花的草兰,而无那一茎多花的惠兰。草兰的孤芳自赏淡淡幽香,虽无王者之香惠兰之浓烈,但也无其之俗媚,它也是花中隐士吧!独自在山谷僻处自赏自芳。清淡脱尘的淡淡幽香只有涧边之兰才能独具,而都市中数以千计的兰花,无不是雍容之态,浓烈得媚俗了。
袅袅兮清风,绿叶兮紫茎。
涧边岩上,“四君子”之一的兰草也在悠闲的吐着幽香,在微风和水雾中充满了暗香自怜和生机。古诗云:独怜幽草涧边生。真看不出它有何怜的,只是让人羡煞也!流水幽涧,鸟语花香,溪山深处,独自清洁,开放于苍崖之上的幽兰,自芳自乐地吐着那淡淡的无俗无媚之清香。那一条条翠绿的长叶,也毫无招摇之态,只是随轻风微微摆动一下不经意的身子,连沿着苍崖青藤,洒脱而下的瀑布,受其感染,似乎也变得不经意和清香起来。瀑布如天仙织就的素练,天仙也要感叹兰草之高洁,感叹这山中美景了!
水清小坐几叶观,幽兰恬静人心素。
偶有涧边岩缝中的小小兰草,让人叹异其生命的伟大。在窄窄的缝隙中,都会展出几片执着的墨绿叶子,在风中洒脱摇曳,也许她永远也不会展蕊吐香,但就仅仅那几片小小的叶子,就足已傲视乔木的挺拔了!
也许她在告诉万物,她生之意志。就是为了今朝迎风而曳!
风姿绰约的兰草轻轻摇曳着,流露着高洁和意蕴的诗意,那诗意也是清纯小女子的怜人之态,在这百花竞放的雨林深处,不经意娇柔地展现她的美丽,令人禁不住独独的把她揽入怀中柔柔地呵护怜爱。
她向轻风优雅地馈赠那份淡之又淡,幽之又渺的清香。极具羞涩含蓄,呈现着青春与纯洁的色泽。兰草的纯洁之情,使贪婪的蜜蜂都羞于光顾,只不过飞绕着观望,倒是那柔情浪漫的翩翩之蝶时时舞于其中,用她那七彩之姿迎合兰草的美丽。这也正合了兰草端庄优雅纯洁之心。那一丝迎合蝴蝶时的浪漫,也是柔情中的一份甜蜜心情。
衡量君子的标准很多,大体就是儒家讲的仁、义、礼、信。
行事不使他人痛苦,则合君子之义,兰草正是具备了这种品质。
崖边岩上随风漫心轻舞的兰草,轻曳着长长的叶子透出深深温柔的爱意,这一茎一花,兰草的淡淡香气,微微弥漫于青山绿水间,令万物迷蒙,诗意,那淡淡幽香绝无蕙兰的浓香俗媚。
兰草万分仁爱地对待花草树木,毫不吝啬地吐出连绵不绝的淡香。温柔,和气地对待周围事物,使之心情舒畅,自由自在享受她的淡香。她从不龌龊,也不猜忌乔木的高大挺拔,也不嫉妒流霞的飘逸、艳丽,轻吐淡香就是她认为的“天职”,这就是兰草的“仁”。
重情讲义,从不产生意见的冲撞,感情的抵触。认真关爱的对待拂过的清风白云,从不忘记及时送出一份馨香,且深明大义,对于蜂蝶的时而戏谑,从不在意。
对于诽谤,流言和有损自己不合时宜的风雨,从不放在心上,也不怪罪且含笑相迎。用语言之外,又不亚于语言的真诚化解纷怨。这种目光远大,每以古人警言为行动准则,能理性知其长、知其短。大义面前,甘愿痛苦,这就是兰草的“义”。
兰草又时时与人方便,重同情奉献,且从不参与收获。施惠于万物之淡香,尽量表现自然、平淡,而无招摇炫耀之态,仿佛自己是个受者而非施者。
而且予人快乐之时,又不含一丝虚伪、馅媚和奴性,表现出极高的修养和涵养,和气温婉且宽容对待万物,从不突出自己,也不令人厌烦。对不合时宜的话题都尽量留心,以防刺伤对方,即使涉及问题之争时,也只是闲情舒缓的转几下身子,从不犯缺乏教养冒失无礼的错误,这就是兰草的“礼”。
缕缕拂过的清风,她都会及时的送上一份馨香,伴其飘去。崖边石上只要容下一叶根茎,她定会准时展叶吐香。对于拂过的白云,也是暗送馨香,润物无声,这就是兰草的“信”。
从她身上,充分体现了仁爱、道义、礼让、诚信。
兰草是真正的君子。
-全文完-
▷ 进入spray海之泪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