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勤县古称镇番县。在清初时此得的水生动植物生态环境和农业经济状况还是相当好的,这里“川湖罗列”,水源广布。如县东15公里的六坝湖,已垦为田;县东南8公里的大河,源脉甚多;蔡旗堡南5公里的月牙湖,中有乱泉,村民在这儿放牧;县西60公里的昌宁湖,与永昌县的宁远堡接壤,地基阔平,产芨芨草、红柳二种沙生植物。《秦边纪略》中对昌宁湖优良生态是这样记载的:“湖周百里,水甘冽清湛,水中鱼大小皆见,春深秋浅,匝岸皆小洲,榆杨荻苇生焉,鸟兽之所依栖。”县西北110公里的白盐池,傍有古井,甘冽可饮。县北13公里的天池湖,据传有龙隐其中,每祷雨于此。县北30公里的瞭江石,产枸杞最佳;县东及东北50公里之外的抹山、柳林湖、枪杆岭山、青上湖、白亭海等处,多已垦辟为农田,水草丰茂之处,间有屯户放牧。
如今,民勤所面临的如此恶劣的生态环境都源于清初的屯垦。清前期凉州垦殖主要在位于凉州府镇番县边外的柳林湖一带,该湖处于祁连山的三岔河下游,原本就是沙漠化严重的生态脆弱区,“镇邑地介沙漠,全资水利。播种之多寡,恒视灌溉之广狭以为衡”。镇番县城城墙就因沙害而坍塌。康熙元年(1662年),参将王三华重修的城西门楼,因城外流沙严重,只得以人工清理淤沙。康熙三十年(1691年)以前,“军民顷搬沙,月无虚日,劳而无功,且沙已掀翻,易于漫溢,故罢其役。”至乾隆后期时,沙害更甚。据方志记载:“今各楼皆圮,池平桥坏,砌砖剥落,存者十仅二三,女墙缺,水洞亦淤,西北则风拥黄沙,高于雉堞;东南则土城墳起,危似 墙。惟逻铺粗有形迹耳。”
如此的生态环境,照理只能进行防沙防风植物的种植,以固定流沙不再无限制的蔓延,以保护其周围农田不再继续受侵害。可事实上却相反。雍正十二年(1734年),陕甘总督刘於义题准招民垦荒,修竣五渠,垦地二千四百九十八顷五十亩,以千字文编号,东渠地38号,西渠地24号,中渠地44号,外西渠、红沙梁、红柳园共地27号。共编号133,每号20户,或十余户,每户地一顷。官给牛车宅舍,银20两,限5年节次归还。每户给京石籽种6石,秋后除原种存官无息,余粮多寡平分。结果所贷银两不到5年时就奉旨豁免其半。当时除了种麦外,百谷蔬菜皆有收获。短期效应使得官方认为,“若令民营阡陌,耕东息西,亦镇人之利薮也。”于是又在柳林湖内兴办营田,营中出备籽种一百京石,令兵丁子弟耕种。为加强屯田管理和发展垦殖,乾隆元年(1736年),特设水利通判1员。次年由官府拨给屯民费用,仅凉州和肃州共借给81,870余两,分5年带征。至乾隆三十年(1765年),柳林湖屯民达2,498户,散处于160余里处。而整个镇番县的屯民为5,693户。事实上,在乾隆三年(1738年)时柳林湖农业生态已经开始恶化,是年奉文停征仅豁除水冲沙压粮达1,097石余。 至十多年后的乾隆十四年(1749年),柳林湖所垦农田沙化现象已经极其严重,农田恶化的演替特征已经明显化,田地不仅难以耕种,还要费以人力肥力加以培殖,也就更谈不到收获了。时人有记载曰:“今飞沙流走,沃壤忽成邱墟,未经淤压者遮蔽耕之,陆续现地者节次耕之。一经沙过土脉生冷,培粪数年方熟。又卤湿者出苗不过籽种之二三,人每择种类之贱者傩之。旱涝得宜或有升斗之赏,不宜亦无寻丈之失。盖西北多流沙,东南多卤湿。俯念民瘼者,听民相地移坵,迨至移者成熟,民力已疲,何以计顷亩哉。”
尤其是“听民相地移坵”中的“移坵”,在志书中频频出现,且与“地”、“案”组词,如“移坵地”、“移坵案”等,成了镇番县农业经济中的一特殊名词,考其原委与耕地沙化和水源不足有密切关系。人们在土地资源生态沙漠化严重的困境中,只有采取三、四级以上的移动式垦,即:先种容易耕种和浇灌充裕的好地;再“昔属域外”的乱沙窝、苦豆墩等不易来水、沙漠化严重的差地;再更差地的频繁移动。移动的次数越频繁,所耕种田地的寿命越短。因为当地规定,不论是“移坵地”,还是“移坵案”,田地每年仅仅配水1次,之后,水源就得不到保障。这对“十地九沙,非灌不殖”的“耕地”来讲,是最致命的。另外,还规定“沙压移坵地粮”可适当免征赋,这在某种程度上也调动着百姓的生产积极性,当然,这更是由于生计所迫,以至于使这里原本脆弱的地表生态,经过“听民相地移坵”地经营,破坏了长期以来自然形成的土地结皮层,最终整体破坏土地植被,导致沙化现象的更加严重,恶性循环。
农田垦殖的同时也破坏了镇番县水生态系统的平衡,水流量减少,下游不能受水,农田废弃,百姓生活无着。同时也引起了一系列的生态失衡现象,此在地方史籍中已经有很多的记载。《镇番县志·风俗》:“上流以移坵开荒者,沿河基布,河水日细,生齒日繁。贫民率皆採野产之沙米、桦豆以糊口。河水既细,泽梁亦涸,多鱼无梦。惟蔡旗堡微有孳息,然百步之洼,所产无几,土沃泽饶成往事矣。”
农田已经是“幅员狭隘,十地九沙”。另外,水渠所浇灌的地亩数也在减少,根据乾隆年间藏于镇番县署的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卫守备童振立所立的大倒坝碑和雍正五年(1727年)知县杜振宜立小倒坝碑可知,“按原额粮除移并武威、停征冲压外,现征之数较少于原额者一千余石。”古浪县的情况也基本相同,“盖缘山土硗瘠,间岁一种,无水浇灌,又虑霜早,不植秋禾。”实际上,人们为解决吃饭而进行的围湖弊端当时人已经有所关注。如马端临先生在《文献通考》中对垦殖导致水生态环境变异的现象就说道:“大概今之田,昔之湖。徒知湖中之水可涸以垦田,而不知湖外之田将胥而为水也。”讲明了自然界生态系统本身所具备的和谐性,一旦被人为的改变,则会引起自然界本身、自然界和人类之间等一系列的变动。
-全文完-
▷ 进入土豆1983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