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郭说培养的那个接班人给厂闯大祸了…… 老陈顿感莫名其妙,展开一看只见报纸头版头条显著的位置,刊登着署名赵敏的文章,题目叫“扩建一条生产流水线,一年增值几百万!拖着不办,可惜!可叹!”老郭继续解释说:“这篇文章一开始登在一家不起眼的晚报上,谁知发表后,反映巨大,市报、省报竞相转载,听说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节目,还要搞跟踪采访报导,这么一闹,咱厂扩建生产流水线的资金是解决了,可咱厂同上级主管部门的恩怨是结上了,你想啊,一日结怨,十年难解。以前只是一个胡炳义,跟咱们作对,现在咱们在报上揭了人家官僚主义的老底,以后……”
老郭还在喋喋不休地说着,老陈只觉得头晕目眩脑憋胸涨,他气喘吁吁地说:“我……我撤赵敏的职!关她的禁闭!炒她的鱿鱼!我…… ”老陈话没说完,忽然挺直了身板,摔倒在地上,昏过去了。
老陈被送到医院急救室,打强心针,做人工呼吸,输液,灌药,好一阵折腾,才渐渐有了知觉,悠悠往事,历历在目:老陈不能忘记的是他生涯路漫漫,上学时赶上文化革命,不让学习让写文章,他天生的文笔好,深得“头头脑脑”的重用,可是写着写着,写出了错误来,在那发烧的岁月里,“冲撞”了不少官员。一次郑重的领导谈话使他终生难忘:“小陈呀!你很有才气,可是,我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老共[chan*]党员,劝你记住,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无论写什么东西,包括做什么事,都要先看看方向路线,不能只为个别人服务,要为人民服务呀!”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前车之鉴啊!老陈时常用这几句话来警戒自己,从此,他为人谨慎,处事小心,在“上山下乡”的日子里总是埋头拉车,直到返城工作后,他一步一个脚印地从一个普通的工人,熬成了秘书,熬成了办公室主任……
老陈的人缘一向很好,人们都知道他是为厂里的工作累病的,前去医院看望的人群,送走一拨又一拨,场面确实感人,每当有厂级、科级或厂里的重要干部在场时,他总是要喋喋不休地,神经质地,但却是发自内心地重复着几句话:“我没有选好接班人!我对不起大家!我…… ”
赵敏是最后一个赶到医院的,也许是自己的工作没有做好,而产生的内疚,她胆怯地轻轻呼唤着:“陈主任!陈主任!”
老陈躺在病床上,把脸背过去,紧闭两眼,也不答腔,赵敏知道老主任心里的疙瘩还没有解开,还在记恨自己,便将自己带来的一提兜高档补品,放在病床旁的小桌子上,又取出纸和笔来,写了一个简短的条子,掖在病床枕边,她在条子中告诉陈主任一个好消息:省局调来了位新局长,要着手对局内各处进行一番整顿,要彻底消除机关的官僚主义作风,另外,胡炳义已被勒令停职检查。
新官上任三把火,新局长要带领省局各处室到电动玩具厂参加义务劳动,他还邀请了银行、财政局、科研所等部门,要来个现场办公,借机解决电动玩具厂扩建生产流水线的问题。干部下厂,参加半天义务劳动,这一规定以前也有,只是流于形式,也别说,那些上班一杯茶来一支烟,一张报纸看个遍,坐腻了办公室的干部们,还是很愿意到下面走走的,特别是到像电动玩具厂这样的赢利企业。干部们每次下厂,厂里总是好吃、好喝、好招待,冬天有橘子、香蕉、苹果、鸭梨供着,夏天喝汽水、雪碧、可口可乐等饮料,瓜子、花生更是一年四季不断,这些人都是实权派,厂里千小心,万谨慎,还怕照顾不周呢?,哪还敢派什么活让他们干。今天,当新局长领着省局大大小小的头头们来到厂办公室时,赵敏劈头就问:“你们是来参观、浏览、做客人呢?还是来参加劳动,支援我厂生产?”
赵敏也跟着笑了笑说:“恕我直言啦,你们若是来参观、浏览、做客人的,我就派业务员去给你们买瓜果梨桃,雪碧、可口可乐等饮料去!还要通知食堂的厨师,让他们做上七大盘、八大碗的下酒菜,再备上几瓶名酒,中午让大伙痛痛快快喝一壶,来个不醉不散席,你们若是来参加义务劳动,我们厂正好有批出口任务急需完成,技术活大家也干不了,太脏了、太累的活又不好意思让大伙干,就全去成品车间打包装吧!”
新局长一听赵敏哗啦啦的一番分说,心中暗暗地吃了一惊……
-全文完-
▷ 进入拂晓之光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