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侯,全村只有那么几家有一台黑白电视机。看电视就成了我们小孩的一大乐事。我们每天只盼着日头快快落下,一个劲儿催着妈妈快快做饭。电视剧放映时间就要到了,我们更加按捺不住激动,不住地往门外张望。晚饭好不容易端上了桌,我们就胡乱地扒上几口,一溜烟向邻居家奔去,那里已站满了小孩,中间也夹着些大人。
《少林寺》、《武松》、《排球女将》等电视剧成了当时大家的热门话题。那时,我经常盯着电视想,那里面的声音是怎么发出来的,人怎么会动的,飞机为什么会飞------脑子里都是这些“奇怪”的问题。去问大人,他们也说不出一二三来,只是对我说,你长大读书以后就知道了。于是,我就天天渴望自己能快点长大,背着书包去读书。
从小学开始,带着对那些“奇怪”问题的渴求与痴迷。我很快便成为了班级中极少数选择科技组的学生之一。从那时开始,我发现,身边的许多奇妙的现象在这个小组中可以得到一个让人称心的答案,科学在我心中一个最初期的形象也建立起来了:它能够为我解释一些我不知道的东西——科学真是厉害!
到后来,我知道,科学原来有许多分支,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天文……而这里的每一个学科,又有许多分支,这再一次让科学占据了我心中更大的空间——科学是万能的。
初中时,我找到了我最感兴趣的一个分支——化学。
以前从来没有单独接触过化学,只是从别人嘴里听说过:化学是一门很难的学科……当时自己也默认了这一点,但却是没有任何事实根据的默认。那时,我遇到了一位化学老师——金上敏,从他的语言中,可以感受到化学一种精练和严谨的美。我喜欢这个老师,因此也多多少少开始对他所属的化学专业起了一些兴趣,并且开始自己阅读起了化学书,我不得不承认,在探索的过程中,尤其开端的时候,几乎没有任何经验的积累,一切数值都为零,我只好不断的询问金老师,从老师的种种回答中,化学的领土一次又一次地在我心中扩大,几乎分割去了我1/3的空间,再一次让我觉得——学化学的人真的是什么都懂。
高中时,我发现科学是那样的美。
科学的美在于她的神秘。她总是像个“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女子,漏出了高雅的发髻,漂亮的娥眉,和一副纤纤玉手,去藏起了那最动人的樱唇和脉脉如秋水般的明眸。几千年以来,人们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对她的追求。虽然一路坎坷一路神秘,布鲁诺等也曾为之献出宝贵的生命,但并没有动摇过后来人对她追求的信念;科学的美在于她的简洁。如同“夏梦”时装,简洁是永远的主题。爱因斯坦得出了最质朴的公式:e=mc²。尽管人们费劲周折,但简洁带来的美使疲惫的心灵得到满足;科学的美在于她的对称。电能够产生磁,磁能否产生电?英国科学家法拉第经过多年的研究终于发现了电磁感应相象。美国阿●热说,在科学研究中只需追求其美,因为对称是科学探索中的一条指导原则;科学的美在于她的进步。科学的本质是发展、是一种进步,是一种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前进、不断与自然界的真实情况越来越接近的动力。科学本身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地在进步。十七世纪,科学史上出现了牛顿,人们觉得自然界已经被人类全面认识了,人类已经揭开了自然界的真实面貌了。可是以后的科学发展充分地证明了当时被人们当用“科学的认识”被无情地否定了。牛顿的经典力学有它的适用范围――宏观的低速运动的物体,而在宇宙间与微观世界里,牛顿的经典力学也只有靠边站了。
我们是生活在科学之上的,也就是说,我们被科学包围着,人类永远不可能完全揭开科学的面纱。科学是一本厚厚的史册,它记录了人类错误的历史:站在现在看历史,他们的话、他们的作为,几乎都是充满错误的历史,而站在未来看现在,我们的话、我们的作为,无一不是错误的历史,因此,科学史是一本纠错的历史,人类,正是在这些不断的犯错与不断的纠正中度过了一个又一个世纪。
尽管在任何一个特定阶段科学都达不到完美,但正因为“上帝给我们不完美的智力留下了继续进步的余地”,她的美才显得分外独特,如同维纳斯残缺的双臂。
正是因为有了科学,才孕育出如此诱人的世界,如此美的生活!
科学,我对你“不离不弃”,爱你没商量,我的眼里只有你-----科学!
-全文完-
▷ 进入wqfp8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