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苦难与阳光之间一微化妖

发表于-2005年10月19日 下午4:41评论-1条

一直以来,我,都很喜欢阅读。

一个人蜷伏在沾染着时光印记的纸张中,用指尖轻轻地去抚摩着很多人的灵魂痕迹,穿越他们的视界去领略思维的光彩,这是我最喜爱的事情。

我阅读,读很多的书,不讲究作者是否有名,是否流行,我看见的只是一个普通的人,或许乐观,或许颓废,或许幸福,或许悲伤,他在创作,在宣泄着自己的灵魂,而我站在读者的位置上,阅读他的生命,体验着他的感受。

最近,一直把阿尔贝·加缪的《反与正》反复地阅读着,其中最令我触动的就是那篇《灵魂之死》,一篇包容着整个世界的好文章,每一遍的翻阅都带给我灵魂深处无尽的敲打,每一次敲打都给我一次新生的启悟。

《灵魂之死》记录了他自布拉格至意大利的旅途中的见闻和思想,一路行走来,无尽的思索,站在一个高度去俯视整个世间,对着世界怀着重大的悲悯。为了改变人类对于世间的看法,他置身于苦难与阳光之间,不停止地思考不停止地写作,解放着包括我在内所有人心中一个沉重的空间——冷漠和愚钝。

或许由于出身的贫困,让他的生命饱蘸着贫困和疾病,才能让他提起沉重的笔来书写那些社会底层的弱势人群。那些看似散淡、朴素的白描之词,毫无矫作之意,他没有用过多的渲染,没有故意刻画悲惨与残忍,没有刻意揭露人间的冷漠,却有着天生的光华,让人在视线的接触和音韵的低吟中产生快感,把弱势群体的悲难写得真实而平淡,那一股股从微薄的纸面渗透出来的冲击力给人们带来的不仅仅是同情,更多的是醒悟,带领读者深入人声的本质和核心。

他写着苦难,写着布拉格火车站上,万塞拉斯大街的一角,那个瞎眼独臂人用仅有的手周而复始地拉着同一典调。写着蹒跚的流浪汉,在夕阳西下的教堂阴影下踱步,孤独的脚步声在石子路面上敲出回响。他没有像鲁迅先生那样对世间呐喊,他只是淡淡淡淡地记叙下,浓浓浓浓的伤痛,深深深深的苦难,沉沉沉沉的残忍,却让人在除了感叹之余反视社会,这个世间真的如同自己最初所想像中那样美好吗?事实告诉你不是,而这也是加缪先生所要告诉我们的,他写下自己的旅行,置身于苦难之中,只为了,只为了阻止我把阳光下正发生的和历史中的曾经发生一切都想象得过分美好。

但,他在诉说苦难的时候,却怀抱着阳光期待着希望。“我从山丘下到维尚斯,或者走向更远的田野那边。我碰到每一个人,街上的每一种气味,这一切都属于我都是无限地去爱的理由。”

他的文字随着他的友善的意识而旋转,原地不动的旋转,转换一个角度去看待世界,却发现苦难中的阳光,这一丝阳光让人们懂得一切并不是完全的苦难,充斥着黑暗,这让他的作品并不同古希腊悲剧美的崇高,这是一种洋溢着人性的美丽,一种在绝望中期盼希望,在冷漠中渴求爱的人性,真实而又精彩。

正如他在《灵魂之死》中所说的,“文学精神在高尚的自然中产生。”他置身于苦难与阳光之中,比那些简单教导我们世间的美好或者丑恶的评判更深入人心,这让我想起《圣经•传道书》中的一句话:

光本是佳美的,眼见日光也是可悦的。人活多年,就当快乐多年,然而也当想到黑暗的日子。因为这日子必多,所要来的都是虚空。

于加缪来说,写作是一场旅行,要翻过千山万水才能抵达自己所寻觅的境界。为了改变自然,将自己置身于苦难与阳光之间。

而于我来说,阅读则是一场旅途,每每读到他的文章,总会有着一股莫名的虚无的凝动在我身上产生一种满含泪水的沉默,这沉默几乎让我得到一种特殊的解放。

但是,很遗憾,我在这场旅途中走得还不是很远,只能在短短的一段距离中,手软软地在电脑前写下我的感悟。

本文已被编辑[漠孤寒]于2005-10-19 16:53:25修改过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一微化妖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古草 | 荐/古草推荐:
☆ 编辑点评 ☆
古草点评:

好作品留给人的
永远是无尽的思索
给人的是一笔
永恒的精神财富:)

文章评论共[1]个
祝蒙-评论

那个天才啊 at:2007年02月03日 中午1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