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里最多的悬什么?是庄稼。它们总是远远地在村外迎你,一直将你迎进村庄。你进村了,它们还在后面望你。大路边上是庄稼,小路边上也是庄稼,没路的地方还是庄稼。庄稼,那庄户人家的庄稼,是父老乡亲们的命根子。
麦子、水稻、高梁、谷子、玉米、花生、油菜、芝麻、黄豆、绿豆等等,这些庄稼都是好庄稼。还有不好的庄稼吗?有。我以为红薯就不能算是好庄稼。我小的时候,那些好庄稼不知都躲到哪儿去了,母亲上一顿煮红薯,下一顿煮红薯,今日煮红薯,明日煮红薯,吃得我肚子很大,脑袋很小。老师常用这样的话骂那些脑袋不开窍,做不出作业的学生:你是吃地瓜(红薯别名)长大的吗?我的确是吃地瓜长大的,尽管我的作业非常优秀。
庄稼是团结的模范。它们挨挨挤挤地住在一起,以盛大的形式展开,以集团军的阵容生长,以集体的力量显示其生存的意义。单独生长的庄稼肯定是一种错误。听一种宏大乐章的展开时,人家总是想到高雅的东西,而我想到的常常就是家乡那些起伏连绵如波涛浪涌的庄稼。庄稼都有好心情,它们总是显出健康和愉快的样子,一生都是如此。初生时蒙茸可喜,壮健时墨绿深沉,成熟时大度慷慨。它们的样子似乎表明它们本来就是这种样子。我们很容易从牛羊猪狗等牲畜身上发现被人奴役的印记,从庄稼身上却看不出受人影响的痕迹。风吹过来,雨点洒下来,太阳月亮落下去又升上来,那位满脸皱纹和和气气的老农每天走了又来。庄稼对这一切充满信心。
耶稣对他的门徒说,一粒种子逃避死亡变成众多的途径是落进泥土。农民和庄稼都懂得这个道理。农民对庄稼的惟一希望是结果,结尽量多的果,每一棵庄稼也都这样努力着。过程和目的都是明确的,所以庄稼总是显得很充实。麦子是庄稼中的大家闺秀,它差不多拥有最好的声誉,农民对待它就像对待自己的女儿一样。农民吃着麦子做成的种种食物时,眉里眼里都含着感激,款待客人祭天祭地祭祖先祭鬼神,全都用麦子。高梁把果实挂得很高,但却有谦逊质朴的美名:它那通红的果实,像关公的脸一样给人以信赖感。谷子的果实细小而众多,它很像一位慈悲而多产的母亲,伟人毛泽东曾与它留下了一张著名的合影,这是其它庄稼所没有的殊荣,——毛泽东是一位喜爱谷子的领袖,他曾说过“小米加步枪”这句话,他的伟大是和谷子(小米)有密切联系的,毛泽东怎么可能和地瓜之类的庄稼合影呢?芝麻的形态像一架精致的梯子,花与果实不停地向上攀登,这给不善于幻想的农民以美好的希望——芝麻开花节节高。大片的油菜开花时,浓烈的金黄色花铺展成一大片谁也搬不动的黄金,蜜蜂和蝴蝶为它们忙碌着“花的事业”。大豆成熟时最有味道,小枕头似的外壳包着圆圆的果实,风一来便摇动得哗啦啦响,这叫“大豆摇铃”。还有花生、玉米等等,它们都是品质很好的庄稼。土地因它们而有意义,农民因它们而有充实的人生。城里人只知食用它们,却不喜欢不珍惜它们。城里人只知有粮食,却不知有庄稼。随手扔掉馒头的一定是城里人,而农民看见一粒米也会弯腰捡起来。你不喜欢我,我也不喜欢你。庄稼厌恶城市,厌恶城里人。庄稼从不进城。
庄稼占据大片的土地,只留出田埂或沟渠给那些草。庄稼的远祖其实也是草。庄稼与草共存是不用奇怪的事。草们知道庄稼的尊贵,就谦卑地缩在庄稼留出的地方。薄荷、婆婆丁、猫耳朵、狗尾巴、酸溜子等等,这些草纠缠在一起生长,它们没有计较的余地,草大都会发出强烈的气味,也不知这些气味有什么用。那么多的庄稼却几乎说不出有什么气味,只能笼统地说它们有一种清新的气息。清新,这能算味道吗?庄稼不屑于张扬外在的味道,它看重的是内质。只有在农民的舌尖上,它们才会透露出蕴藏很深的味道。它们很像农民,或者说农民很像它们。
庄稼是农民的宗教和哲学。
-全文完-
▷ 进入点滴人生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