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黎明时的月光和星光,总给人一种温暖,一种慰藉,一种希望。因为从玻璃窗透进房间来的一点点光明,是大地上人们早起的信号,是灿烂阳光的前奏!
年过五十,睡眠少了,往往在黎明四、五点钟醒来。渐渐地我体会到“秋宵不肯明”的无聊滋味,所以经常早起去散步。
时值深秋,地里的庄稼都收完了,人们还在熟睡中。常常走过十几排房子,几十排房子也看不到一扇亮灯的窗户。四周漆黑,万籁无声,只有满天闪烁的星辰,颗颗璀璨,是那么熟悉、自然、亲切、温馨……时常把我带回从前的记忆中去。
幼时的夏夜,祖母带我在院子里乘凉。她虽然不识字,但经常给我讲牛郎织女的故事,并指着星空,让我认识银河、牛郎星、织女星、勺儿星,还教我一句顺口溜“银河掉角,要穿棉裤、棉袄。”后来才知道,银河掉角说明季节要变换了。
小学自然课上,老师教我们认识星空图。晴朗的夜晚,我缠着哥哥帮我找猎户座、天狼座、大熊星座,小熊星座、北极星……有一次,我发现有一个小亮点在移动,哥哥告诉我,那是人造卫星。当时,我感到太奇妙了。
六十年代初期,家里没有钟表,祖母几乎每天清晨都要起来看星星,然后再决定是否起床。有月亮的时候,她总要隔着小玻璃看,祖母还告诉我,“没五不没六”。意思是说,农历十五的月亮天亮时就落下去了,而十六没落下去天就亮了。“二十二、三,月亮正南。”那是说农历的二十二、三,月亮到了正南,天就亮了。她还教给我顺口溜,“大二小三”,是新月出来的日期。“三十儿,赶个小集儿。”是说农历的月末清晨残月要出现的。“十五、十六正青春,十七、十八得了病,十九、二十归了阴儿。”告诉我农历的这几天,月亮出来的规律。
下乡期间,由于我天性活泼,一些老农经常提出问题来“考”我。“正月十五纺棉花,一纺纺到三星正晌午。你说这个人勤快吗?”我随口就说,勤快。“哈哈!不知道了吧,正月十五,你看看就知道了。”原来正月十五天一黑,三星就在南天。又有一次深秋的晚上,我们加班去浇地。大家都感觉夜太漫长了,盼望着早点天亮下工。我不经意间说了一句话,什么时候天才亮呢?一位老农笑着说:“看三星。三星中午了,天就亮了。”他的话是真的吗?我半信半疑。果然,三星到了中午,黎明就到了。
几年过去了,我结婚生子了。在孩子还不会说话时,我就教他认识日月星辰了。上小学学习了《数星星的孩子》,晚上他观察了北斗星的位置,并再三叮嘱我清晨叫醒他,再看看有什么变化,是怎么变化的。我当然允诺了。
转眼,我已经是祖母了,小孙女活泼可爱。我依旧在她还不会说话时,就开始教她认识日月星辰,观察月亮的变化。现在她已经三岁了,也象老师一样给我九十岁的母亲认真地讲述,今天的月亮象小船,是弯弯的;今天的月亮是半圆的,象一条西瓜;今天的月亮是圆圆的,象个大玉盘……
看着这辽阔的星空,它很奇妙和美丽,而且是永恒的奇妙和美丽。
东方地平线有些发白了,天空中的星星还依然璀璨。渐渐地,一扇一扇的窗户错错落落地亮起来了。星星一颗又一颗地隐去了,最后只剩下启明星。它将完成“阳光先行者”的使命,我也结束了愉悦的晨炼。
-全文完-
▷ 进入阿雪追忆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