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徐神仙的传说(三十一)蕉下鹿

发表于-2005年10月18日 早上9:25评论-3条

三十一、黄殷士武夷蛇咬 徐真人显圣疗伤

至正二十六年夏历丙午年(公元1366年)间,金溪县有个叫黄殷士的老先生,年近六十,信奉朱子理学,据说朱熹曾在武夷山生活、讲学长达40多年,遂慕名来到福建行省北部武夷山区,考察南宋理学巨儒朱熹的结庐讲学遗址,欲探寻一代理学巨匠的文风流韵,看是否能找出些与跟他同时代的金溪青田人氏——心学创始人陆九渊(号象山)理学异同的根源所在。

踏入武夷山这片神奇的热土,只见碧水丹山分外妖娆,三十六峰逶迤苍茫,碧绿清透之中盘绕着九曲溪涧,夹岸森列的群峰千姿百态,山中的岩洞星罗棋布,茂密的森林遮天蔽日,浓荫匝地,幽谷、溪流、瀑布、峭壁、悬崖、翠竹、苍松、历史文化的积淀把这神秘、静谧的自然王国融合得天衣无缝,宛若一幅鬼斧神工的天然山水画卷。黄山之奇,桂林之秀,西湖之美,泰山之雄,华山之险在这里得到尽情的展示,怪不得这里会被誉为“道南理窟” ,列为道家的“第十六洞天”。

黄殷士一路行来,细细玩味这山不高却有高山之气魄,水不深却集水景之大成,涧不长却赋自然之野趣,洞不奇却具幽眇之灵气,岩不凸却生险峻之风情,感到不可思议。难怪古越族人会在这繁衍生息,西汉朝廷会册封这里为天下名山,闽越王会在这建造王城,历代的名儒显宦、文人墨客和禅家会在这盘桓留连。他被这迷人的景观所陶醉,被这南北文化交融之地的历史渊源所倾倒,被朱夫子选择这里潜心做学问的睿智所折服。于是,他静下心来,沉迷于文化考证的事务之中。白天,饿了,他就随便吃些自带的干粮,拟或采摘些野果充饥;渴了,就一掬清泉,喝个痛快。晚上,走到哪里就随便找一处岩洞歇息。

一天晚上,黄殷士老先生正在岩洞里睡得迷迷糊糊,忽然觉得脚上有点痒兮兮的,便伸手去搔,猛然间,好象手指似被什么东西蛰了一下,剧烈的刺痛使他马上惊醒起来,借着明亮的月色,看见一条碗口粗的毒蛇慢悠悠的向洞外游去。“糟了,被蛇咬了”,黄殷士惊恐万状,他迅速撕下一条衣襟,把受伤的手指用布条扎紧,然后赶紧走出洞来,想到溪涧边寻找瓷片,刮洗伤口,可还没等他走到山溪边,人已昏倒在路旁。

不知什么时候,黄殷士悠悠醒转,发现自己依然躺在岩洞里,也不知此身是在人间还是在地府。他清醒的记得,自己被毒蛇咬伤,曾想撑着去刮洗伤口,可还未及水边,就已昏迷在这更深人静的偌大山上,看来是万无生还的希望的,料不到自己平生并未做什么恶事,竟会在这将近花甲之年,做了异地他乡的孤魂野鬼。想到这里,不由老泪纵横,放声悲号。

“黄老先生,你为何悲啼?”

黄殷士突然听到人语声,惊愕得收住啼哭,循声而寻说话之人,望见洞口坐着一个人影,在月光下看得不甚分明,及至走近,看清说话的人是穿了一身白衣的徐祥可——囦默真人,又吓得不知所措。他知道囦默真人早在四年前就已逝世,自己和他生前很是友善,他出殡时还到送葬呢。他怎么会在这儿,难道是他的魂灵来看我,看来,我也定是到了阴曹地府来矣。

“你,你怎么会在这儿?”黄殷士问,“这是阳间还是阴间?”

“我就住在这大山里,离这不远的凌霄峰灵岩就是我的家,我路过此地发现你昏倒在路旁,把你扶回到这里。”真人说,“你已昏迷了三天三夜,我已经替你除去蛇毒,现在没事了。你还是好端端的活着,怎么会说是阴间?”

黄殷士说:“你不是已经过世了么?又怎么会住在这山上?”

真人说:“那是你搞错了,我根本没有过世,只是搬过家而已。”

黄殷士疑惑起来,难道真是我搞错了,遂不解地说:“我明明到蒲塘送葬的,这是怎么回事?”

真人说:“是你搞错了,你高烧了几天,可能烧迷糊了,我这不是好端端的在跟你说话吗,你不相信,什么时候可到我住的地方去看看。”

黄殷士说:“可也没听说你会治蛇伤呀?”

真人说:“没听说并不等于我不会呀?”

黄殷士说:“那倒也是。这次多亏真人救命,大恩无以为报!”

真人说:“也是你命不该绝,才会遇到救星,否则,碰到恁般毒蛇,被它咬伤,休想留得性命。”

黄殷士说:“托您鸿福,得以苟延性命,实属三生有幸。”

真人说:“先生过誉。天已黎明,我要告辞了。你的蛇伤已快痊愈,有空时可到我住处来坐坐。”

黄殷士说:“老朽定当登门拜谢!”

真人说:“拜谢就免了,先生能屈驾光临寒舍,诚然是蓬筚增辉,不胜欢迎之至。”说毕,起身一揖而行。

黄殷士起身相送,真人边走边制止他说 :“先生免送,请留步,请留步。”

黄殷士说:“真人好走,好走。”

真人离开不久,天已大亮,黄殷士走出洞来,活动活动了筋骨,感到身轻体爽,精力充沛,一点都没有伤后的虚弱感,恢复得如此神速,真令人难以置信。他有点“一朝被蛇咬,三年怕草绳”的心态,被蛇咬怕了,想结束遗址考证工作,提前下山回去。想起真人临走时邀自己去玩,自己也理当前去拜访,一是为感谢救命之恩,感谢他对自己昏迷几天的悉心照顾;二是被真人搞得糊里糊涂,想去探听虚实,看到底是咋回事。想到这里,遂收拾了一下简单的行囊,准备拜访完真人即便下山。

走离洞口不远,就遇到几条岔道,正在左右为难不知走哪一条路时,发现前面不远处有一个砍柴的樵夫,黄殷士喜出望外,连忙走过去问路:“ 借问老弟,去凌霄峰灵岩往哪里走?”

樵夫说:“沿中间的那条小道,一直往前,到了山角拐弯处,再上一个坡就是。”

黄殷士说:“多谢老弟指点。”

樵夫说:“请问老伯,您去那干啥?”

黄殷士说:“我去那拜访一位朋友。”

樵夫说:“没听说那里有人居住呀!”

黄殷士说:“不会吧,我那朋友亲口告诉我,他住那里的。”

樵夫说:“您没听错吧,很少有人到那里去,据说那里有点奇怪。”

黄殷士说:“确确实实是在那,我没听错。你说那里有点奇怪是怎么回事?”

樵夫说:“我也不大明白,您去看看就知道。”

黄殷士说:“不管怎样,我都要去看看,否则,对朋友不住。”

樵夫说:“那您老走好。”

黄殷士说:“谢过,谢过。”

黄殷士按樵夫的指点,循着路径往灵岩而来。愈往前走,路便愈加难行,且不说山路崎岖不平,杂草、树枝占满了道路,而且根本就没有行人走过的痕迹,到最后,简直就没有路,他只得在茅柴中乱钻。他感到纳闷起来,怪不得樵夫说这里无人居住,原来是真的。那囦默真人又怎说他就住在这呢?

好不容易走进灵岩,黄殷士累得有点老眼昏花,气喘吁吁的,喘息未定,看见岩洞深处似乎有五个人在那端坐,等到走近一瞧,却是一排五人盘膝打坐,个个面目栩栩如生,屏神静气的,中间一座正是玉府雷师囦默真人徐祥可,其余四位他不认识。黄殷士以为他们正在打坐练功,故没有吭声,过了良久,看见依然寂静无声,只有开口说话了:“老朽特来拜访真人,不意真人正在练功,打扰,打扰。”依旧是无人理会,他又说了两声,还是无人答理。他想,就是入定也不见得这么死吧,白居易写过“中宵入定跏趺坐,女唤妻呼多不应”的诗句,可也不是就不应呀。没办法,他只好伸手去拉真人的衣袖,谁知真人随手而倒,黄殷士吓了一大跳,赶紧扶住,不料竟轻如空衣,至此,黄殷士方知此乃真人仙蜕,原来真人脱蜕于此也。早先救他乃是真人显圣,怪不得他说自己住在这里,而樵夫却说这无人居住,原来是这回事,说不定樵夫也是他变化的。

黄殷士将真人仙蜕扶正,恭恭敬敬地拜了三拜,且边拜边说:“不知老朽何德何能,竟蒙真人现身相救,您的大恩大德将铭记在心,没世不忘并将传及子孙后代。”拜罢出来,循原路而回,未行及多远,偶尔回头,但见灵岩氤氲郁闭,红光烂漫,已不辨路径。行至向樵夫问路处,樵夫已杳然不见踪影。黄殷士回到家后,向人说及此事,后来有本县庠生周迪欲再度寻踪,已无迹可寻。

本文已被编辑[一碗凉茶]于2005-10-18 10:48:46修改过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蕉下鹿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一碗凉茶点评:

美丽的传说故事.不知接下来又会怎样,期待中:)

文章评论共[3]个
蕉下鹿-评论

请审核的编辑将我的题头(二十一)改为(三十一),麻烦了。at:2005年10月18日 早上9:31

世外桃园-评论

又一只蝴蝶飞进我的窗口,模糊了我的视线,潮湿的心已是泪水涟连。一篇文字,都可以把我带到那无尽的思念之中。 at:2005年10月18日 下午3:40

藤上漫语-评论

精辟  喜欢 at:2005年10月18日 晚上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