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常常习惯于把他认为珍贵的东西首先储存到记忆里,然后,才小心翼翼地收藏到家里的柜橱中或者保险柜里。在我书桌的抽屉里就存放着一块带指痕的陶片,它是我记忆深处最好的珍藏品。
十年前的一天,我和几位朋友到河南古商殷遗址去游玩,顺便寻找商殷文化的遗迹。中午,在荒凉的土堆上休息时,一屁股坐到这块陶片面前。不过,我开始并没有注意到这不起眼的小东西,直到身边的一个朋友轻轻拣起它,仔细端详的时候,我才留意它的真面目:苍灰色,薄胎,清晰的细绳纹路之间,竟然还烙着一枚手指的压痕。这个漫长的中午,我一直沉浸在这位对古玩有一定研究的朋友对这块陶片细致的解剖之中。他分析道:陶片是典型细绳纹灰陶,细绳纹是用缠满细绳的木板拍打上去的,纹路具有防裂和装饰两种作用。至于那枚指痕,可能是不小心碰上去的……一幅幅绚丽生动的远古生活画卷,许多从未领略过的文化知识,如同汩汩清泉,从小小的陶片里流淌出来。
独对陶片,我眼前浮现出一个完整的粗陶罐,细绳纹间印着一枚明朗的指痕。以它的粗糙不难判断,使用它的肯定是穿布衣、食草根的奴隶。这个奴隶和众多的劳动着一样,在奴隶主的压迫下,夜以继日的劳动着,创造了中华民族灿烂的古代文化。而这个奴隶所有的财产也许只有一个粗陶罐。尽管它异常粗糙,却是主人的心爱之物。夏天,盛满清澈的溪水;冬天,储存赖以糊口的粮食瓜菜,甚至,在少有的丰年,还用它装过腊肉,存过米酒。后来,它随自己的主人长眠予地下。有它的陪伴,主人感到踏实和欣慰。久远的故事,无法推想,平凡的陶片却可以把自己展示得清清楚楚,几千年前,它为人类的生活分忧,几千年后,它破碎的肢体,使我打发掉一个枯燥的中午,给我的记忆增添一道永恒的滑痕。
端详着那枚清晰的指痕,我推测,造这个陶罐的很可能是一位手艺不熟练的小徒弟,他因为在罐体上留下指痕,遭到老师傅的严厉斥责。尽管年轻的他为此耗尽心血,最终还是没能弥补这一点缺憾。我的思路很容易顺着这个方向游走,可能,我那时正在从年轻开始走上成熟吧,知道“指痕”是成长经历中不可剔除的印记。我的工作中、生活里,“指痕”点点,得到的是温暖的手和宽容的目光,这是时代的差异吧?我感谢陶片给我历史的思考。
很久没有打开抽屉了,但几千年前的指痕始终鲜活地烙在我的心里。
-全文完-
▷ 进入点滴人生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