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门隐高寺,仙梵近庐峰。涧外探龙窟,溪边蹑虎踪。”一颗虔诚崇敬的心情,数句古人优美的诗句,秋风细雨,两张雨伞,我和妻来到东林寺。
东林寺坐落在风景如画、秀丽巍峨的庐山西北麓,居九江市16公里。它创建于东晋太元九年(384),是一座千年古刹。高大的牌楼,庄严的山门,巍峨的殿堂,尚未进入,就已感到寺院的肃穆,佛祖的威势;一环清流,绕寺而行,河水清澈见底,河床乱石,姿态各异,具都圆润无棱,想是千年岁月,也已使这清流山石,具有了佛的灵性;白雾轻幔,笼罩群峰,更显寺庙袅袅如在仙境。
购得一把香火,进入寺庙山门,我和妻不禁眼前一亮。一池莲荷,深翠残白,在秋风细雨中,张显着生命最后的绚丽。池中莲花座,供滴水观音像,通体素白的观音,却更如出水芙蓉。走过多少寺庙,拜过多少佛殿,大多有山无水,即便有水,也都被称作放生池,作为我佛慈悲,生命轮回的行善地。唯有东林一寺,不仅有山,而且有水,不仅有水,而且有莲,花开时节,荷香阵阵,庄严宝地,平添妩媚氛围。
赶快翻阅旅游指南,方知这座莲池也已千年,东林寺鼻祖慧远大师与山水诗人谢灵运等高士,仿佛教经典所述净土莲池形状,开凿水池种植莲花,并以莲名社,借莲喻宗,使东林寺成为中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以来第一座种植白莲的佛教道场。眼前这座莲池占地1050平方米,是"文革"之后恢复修建。
越过莲池,一巍峨大殿竖于眼前,“大雄宝殿”四字苍劲有力,殿内建筑规模宏大,金碧辉煌,5米多高的三世佛,泥塑镀金,安详端庄,线条柔和,透漏出法力无边之谦和。殿前两颗罗汉松,苍劲挺拔,枝蔓婆娑,虬杆郁茂,引人入胜,据说是当年的开山鼻祖惠远法师亲手所植,业已千年有余。树旁石碑,刻明朝闵孝庆所书"六朝松"大字。游人穿梭,流连于此,真应了“影堂”中那幅对联:“莲花独寻千载后,松柏犹香六朝前”。
信步庭院,护法殿、神运宝殿、三笑堂,具都殿堂高大,丹碧映辉;殿内所塑之弥勒、文殊、普贤、阿难、迦叶等神像,具都精雕细镂,栩栩如生。神运宝殿后,满目苍翠,一丛修竹;修竹之下,一眼泉池,水从石罅间涌出,晶莹清澈,似玉浆淌泻,又似明珠滚动。游客至此,总要打起一竹筒泉水,饮上几口。泉旁的石碑上镌刻着三个刚劲隶书大字“聪明泉”。
“真是好山好水,神仙的洞天福地呀”!妻说:“游其他寺院,所见皆是青砖黛瓦,紫衣青灯,一派灰蒙。而东林寺,整个庙堂修建宏伟,庭院树木,高大葱郁,红砖碧瓦,相互辉映,但都好像是最近才建造的”?
是啊,妻说对。寺后香炉峰上的那座宝塔,寺内东南角上的九头樟树,都曾见证着东林寺的风风雨雨。千百年来,东林寺几经兴衰。现在所见的建筑,包括那座宝塔,都是1978年以后修复兴建。而这一切的复兴,除过社会力量之外,当被人们铭记的,是那位被称为东林寺中兴大德和尚——果一法师。
大和尚果一法师,俗姓刘,湖北松滋人,1922年生。在东林寺将成荒芜之时,1961年受庐山管理局宗教科之请,入住东林寺。率僧众垦荒,换回寺产,并逐步修复殿堂,至1965年寺院渐具规模。“十年浩劫”中被迫离开,至1978年再度回寺,仍含辛茹苦,中兴东林。先后重建大雄宝殿、天王殿、玉佛藏经楼、五百罗汉堂,莲社祖堂等大型殿堂三十余栋,收回山林土地三百余亩,就是这位果一法师,为了修复寺庙的山门、牌楼,当地人阻挠,浇了法师一身粪尿,法师硬是靠他的慈悲善怀,感动了当地的人,才使得山门巍峨,牌楼壮观,使净土祖庙重辉。祖庙重辉后,为了弘扬佛法,果一法师倡导,开办了江西佛学院,开办了佛学杂志。法师生前曾任江西省政协常务委员、江西省佛教协会会长、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等职。
游览名胜,缅怀历史,凭吊古人,总想要得到一点精神上的什么收获。古往今来,多少诗人学者,诸如陶渊明、李白、白居易、柳公权、李北海、苏轼、黄庭坚、岳飞、陆游、徐霞客、康有为等都相继来过东林寺,并在此留下了许多宝贵墨宝和诗篇。寺中现有《唐经幢》、《护法力士》、《柳公权东林寺残碑》、《李北海东林寺残碑》、《王阳明游东林寺碑》等珍贵文物,都只说明了过去。我今之来,目睹了东林风物,却更神会了果一法师的不懈精神。只有在逆境中不丧失意志,不自甘堕落,不妄自菲薄的人,才能在精神和物质上修成正果,达到新的境界。
带着身心的收获,撑着两张雨伞,雨中我和妻回到九江,还要准备明天的行程。
-全文完-
▷ 进入南山孤独人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