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轻地摊开那无端的心情,竟可铺成许多文字,有诗有歌有画,一页一页细读漫卷,赞叹花香、风韵、草色、月光、柔情……,在这样的日子里行吟,心满意足地问候心情。 ——题记
寻诗
早醒。心血来潮地从柜子的最底下,翻出尘封已久的运动衣裤,出去晨跑。
早晨的空气似乎有些香甜,那空气因一夜的温馨,禁不住放出阵阵的香。晨风如水,凉冰冰的感觉,让人满身舒畅,早已没了睡醒时的慵懒之态。
踢踢腿,弯弯腰以后,就沿着单位大院里的大道慢跑。道边的两排高大的白玉兰,像两支去执行任务的队伍,向我身后跑去。那整齐划一的姿态,让我变成像是在检阅的将军,那雄赳赳的队伍,随我跑步的速度时慢时快,阳刚之气顿时在心中涌现。
看见白玉兰那光溜溜的枝上,挂满了那含苞欲放的花芽,我慢慢地停下脚步,变成了原地踏步。也许再过一个月,在某个清晨,当你面对这一排排的白玉兰,你会惊叹于那满树满枝怒放的白色之花,那是怎样的白茫茫一片的银花?是怎样的一种意境?
我想起学生时代,天天带一本薄薄的唐诗或宋词去晨跑,在操场上跑上几圈后,就会一路小跑到学校的后山,找一个僻静之处,一边来回地走动,一边大声地吟诗读词。享受完那晕晕乎乎的诗情词意后,背着双手,自认为已然是太白、东坡再世。于是,寻花觅草找灵感,看着眼前那一抹早霞,像轻柔的飘带,似雾一般地挂在树梢上,却偏偏编不出一句诗词来。没奈何,只好再背一遍太白的“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和东坡的“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静无泥”,算是做完早晨那如诗般的功课了。然后,身轻如燕地飞回宿舍。
今天情形有些像那时候的光景,看着那挺拔的白玉兰,却又偏偏编不出一句诗词来,而且也没有随身带上一本唐诗或宋词,那曾经烂熟于心的太白诗、东坡词,也已随那岁月的流逝大都遗忘在学校的后山上了。我拼命从脑海里搜索诗情词意,“天寒红叶稀”,那是唐朝的,“冷香飞上诗句”那是宋朝的。唉,为什么我就寻不到自己的诗呢。
我在地上捡了一片带露的枯叶,闻了闻,清香依然,我轻轻地把它放回泥地里。然后,蹲在地上顺手拿起一截断枝,在树荫下不长草的泥地上,迅速地画了一棵树,简练的树干,淡淡的疏枝,线描的薄叶,凝露的洁瓣。我站起身拍了拍双手,看着那心中臆想的树,竟朦朦胧胧地写在地上了,脸上即刻露出得意的笑。哈,就算李白、苏轼在,他们也许会吟诗,可是,他们会想到作画吗?他们能画出我心中的那棵树吗?
喝茶
迈着轻快的步伐走向办公室,心中想着领导们从来都不过问我去不去办公室上班,只是要求我带上手机,有事可以找到我就行,就冲这点自由,就让我心满意足了。又想起与同事们和谐相处,相互援手,从未有拆台之举,更是值得庆幸。领导的信任,同事的宽容,让我心静如水。于是,我忙时闭门不出,闲时呼朋唤友饮酒作乐。轻笑一声。
一进办公室,先烧上开水,然后打开电脑,打扫卫生。一切准备停当,水也开了。于是,泡上一杯茶,坐于电脑桌前,点击烟雨红尘的网页,轻轻地吮一口清茶,慢慢地浏览烟雨里的美文,清茶配美文,真是心静如水,思绪却像自由飘动的云。
我喜欢喝茶,而且喜欢喝好茶,色、形、味不佳的茶,我是坚决不喝的。我不但喜欢喝茶,也喜欢看关于茶的小品文,那些短小的文章,也像那清纯的茶一样,透着缕缕清香。正如梁实秋先生所说,喝茶,喝好茶,往事如烟。
喝茶不必喝名茶,名茶一般是假的多,最好是喝深山里农家门前的茶,茶叶受阳光充分朗照,在月色中时时沐浴,享受春风的吹拂,承吸了冬雪夏露的精华,不仅接受天地之精气,更承受农家主人的关爱,因而,长成了青碧的色,柔嫩的形,清芳的质,用山泉点茶轻泡,新茶如处子,清灵可爱,情意浓浓。
我喜欢喝绿茶,一可以品味,二可以观形,很是惬意。喝绿茶,茶盏最好用瓷的,样子要清爽大方,千万不要用大红大紫大绿的。轻轻地泡上一杯茶,平端起茶盏,细细地吮呷,人世间的烦情俗事抛开一边,品味那淡淡的、清涩的茶味,管他什么往事如风、五湖似烟。
经常在大江南北跑,喝过不少的名茶,譬如西湖龙井、太湖碧螺春、六安瓜片、武夷山岩茶、安溪铁观音等名茶。名茶虽好,但价格太贵,炒作太烈,数量太少,喝名茶,让我感觉不到平和的享受。不如喝一些不知名的深山里的清茶,更有情、有意、有味。
轻轻地撮几粒茶片
投进宽口的青瓷杯里
滚烫的开水撩动缕缕清香
轻泯一口,茶沉丹田
一杯清茶将思绪勾来
西风吹来萧瑟的秋声
将那日月乾坤寄梦于
那小小的青瓷杯里
-全文完-
▷ 进入步月寻花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