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问起影响你的人谁都可能遇见到,而对我影响的人是我高中时期的三位良师。
1987年,我迈进了永强中学就读,有幸遇到了我的第一位良师-----项洪文老师。那年他刚从大学毕业分配过来,个子不高,但眼镜后面的目光睿智,浑身每个细胞都充满青春活力。
开学不久,学校学生会进行换届,项老师要我参加演讲竞选。一个从农村来的学生,如巷弄底的娃-----没见过世面,这样的情况根本没有弄过,我心里犹豫不决直打鼓。项老师见我这样心中有数了就鼓励我说,我看你行,没有试过怎么知道自己不行呢!那信任的目光一直看着我第一次踏上演讲台站在大众面前,直至我的演讲竞选结束。我顺利的当上学生会宣传部部长,高三时当上学生会主[xi]。至今,我一直为有此“光辉历程”而沾沾自喜。
期中考试过后,项老师来找我说,你去写一篇历史小论文。天呐,我一直认为那是高深的东西,是专家的权利。我能行?没关系,我帮你找资料,相信你可以的,项老师果敢地说。他马上搬来一大摞的历史资料,给我定了题目《诌议孔子之思想》,并要求在一星期内完成。此时已经没有退路了,只好硬着头皮上,真是赶鸭子上架。那星期里东拼西凑,我勉强凑成一篇5000字左右的文稿交给项老师。第二天早上,项老师把文稿还给我要我重新抄写。我打开一看,只见里面用红笔圈圈点点、加加减减,文稿已是面目全非,我特感动。文稿三易其稿,每一次项老师总是极其认真的修改。后来,小论文在市里获了奖。也正有这次经历,为我后来的写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高二时,项老师的由于历史会考成绩优异被换到高三去了。我的第二位良师-----徐国聪老师。学期开始不久,徐老师来找我说,下星期你来上一节课。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要我上课?我会吗?没关系,我给你资料,你先备课,可以模仿我的教案。在徐老师的期待的目光中,我颤微微的答应了,那个时候也不知道那星期是如何度过的。当我第一脚踏上讲台时,发觉自己的腿有点软,心有点乱,眼睛一直不敢看同学,只盯着教案照本宣科。当我看见徐老师那赞许的目光时,我的心才开始安定下来,勉强把这堂课完成。下课后评课,想不到我得到了教师和同学的好评,他们从另一个角度肯定了这节课的价值:准备充分,内容详实。我知道大家是在给予我鼓励,给我自信。
在以后的日子里,徐老师经常带我去同学家家访。难忘那促膝长谈的夏夜,难忘那灵昆同学家之行,难忘那徐老师家的饭香,难忘徐老师那句,不要看我的手是凉,可我的心是热的。
高三时,学校进行文理分班,我自然选择了文科,也就遇到了我的第三位良师-----闻柏林老师。由于要参加高考,时间紧,任务重。闻老师为管理班级起早摸黑,为教学废寝忘食,为我们学习费尽心思。高考那三天,恰逢1990年意大利世界杯足球赛,对于我们这些足球迷来说是一个盛大的节日。当时,我们要在温州参加高考的,住在旅馆,旅馆里有电视机,大家都在半夜起来看球赛,早把高考抛在脑后了。闻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每天夜里都挨“家”挨“户”查访,语重心长的说,球赛过了今晚,明天还有可能重播,可高考对有人来说一生一世可能只有一次,大家应该为自己的前途着想啊。闻老师的话犹如晨钟暮鼓,惊醒了梦中人。
如今,我已经走了教育之路,走上了学校领导岗位。多篇论文在《文汇报》等十几家报刊杂志上发表;自己参加区、市里语文说课、优质课评比多次获奖;散文随笔也常见于报端。每当看见这些,我一直在内心里感谢我的三位恩师,对我的传道、授业、解惑!
-全文完-
▷ 进入wqfp8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