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无事可做,到网上溜达一圈,不看则罢,这一看差点傻了眼,网站里不但论坛增多不少,其它则更是五花八门,花样百出,充斥视线。于是不免对其堪忧。
国人喜欢玩花招。街上小偷,车上骗子更是绞尽脑汁。没想搞文学也可来点“绝招”,先是网诗论坛推出什么“招聘会员”。会费数百,尚不少。结果此举吸引众人眼球,这吸引到是不坏,坏就坏在这些人脑子机灵。灵机一动一下子就“复制”,“克窿”出什么“桑干河文学特约记者”、“北方文学艺术联合会签约作家”、“轩辕文化报特约记者”、“可可快乐文学奖”等等一批n个数不胜数的协会什么的,更有什么“牛顿文学奖”排列其中。这些东西,实在令人括目瞠舌、不敢恭维。
写诗几年来,之前我大都以邮寄方式投稿为主,但常因消息不灵而无处可投。最近上网有新发现,随便点个“文学”二字一搜,网页里便弹出成百上千个文学论坛地址,顺手点开,真可谓“蕴花一现、妙具其中、应有尽有,奇妙无穷”。各种诗歌选本,文学大赛尽现其中,征稿消息遍地皆是,欣喜之余,投了几首自我感觉良好的作品,等候佳音。谁料3分钟未到,对方就有回复:
“某某诗友,尊作大函收阅,经编委会研究决定,同意尊
作收入《某某诗歌选本》,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望履行:
1、……
2、……
……
《某某诗歌选本》编委会
某年某月某日 ”
此事宜不泛入选者订购三本五本十本八本之类,交钱数百。我当即晕而不倒。文章题目恐怕对方都未看清且在3分钟内就“经编委会研究决定”,其办事效率可见一斑。丧气之余,吾逃之夭夭。又将此诗转贴进几家看起来很大气的文艺论坛,结果不外乎如此。于是令吾顿醒,次日便拟一份“《某某诗刊》创刊号征文启事”往各论坛一贴,果然不出所料,文章不断,整片诗坛热血沸腾,吾感时机已到,效仿他刊收费上百即可发文,结果此举引来众客攻愤。吾手段远远不及他人,自认倒霉。遂远离网吧,罢矣!罢矣!
(注:此文纯属本人娱乐所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个人的事。)
翁笑雨 于 2005年9月12日深夜 戏作
本文已被编辑[li心有千千结]于2005-10-12 19:18:07修改过
本文已被编辑[li心有千千结]于2005-11-15 14:59:31修改过
-全文完-
▷ 进入翁笑雨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