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国庆长假,携妻作江南名城——九江一游。出发时,北国已是秋雨连绵,河水渐涨,漫山红叶,已感深秋季节。二十三个小时的舟车劳顿,到达九江时,却见细雨霏霏,轻烟笼罩,尚在初秋。找一干净廉价的旅馆驻下,就迫不及待地翻开地图册,寻找到要去的第一个游览景点——石钟山。
国庆长假使九江长途汽车站人头攒动人声鼎沸。排队购票,排队上车后,半个小时的路程,现代交通工具就把人们送到了石钟山的所在地——湖口县。湖口的街道并不长,三里大道,一路公交车,五角车费,石钟山那飞檐斗拱的山门已在眼前。站在陆地一侧的山门观望,石钟山并不巍峨,也不险峻,就像江南常见的小山丘,只是在万绿的葱茏中,显现着红砖碧瓦的亭阁,古朴庄重的碑塔,香烟缭绕的庙宇,加上游人那红裳绿伞的装点,使雨中的石钟山越发显得精美翠秀。
然而,泛舟鄱阳湖回望石钟山,峭壁临江,激浪拍岸,整个山体,如一口大钟,倒扣在鄱阳湖水中,冷兵器时代的战略要地、军事要塞之特征就非常显现。古代它曾号称“江湖锁钥”,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朱元璋陈友谅鄱阳湖之战,陈友谅在石钟山水域中箭,身死兵败;太平天国与曾国藩湘军激战,此山为重要据点:李烈钧讨伐袁世凯,司令部就设在石钟山。石钟山虽是座弹丸小岛,但怪石嶙峋,林木葱郁。若在晴日,登临纵目,长江、庐山、鄱阳湖尽收眼底,令人胸襟大开:长江浑水与鄱阳湖清水的交汇线,连绵悠远,泾渭分明,让人称叹不已。
这里曾是英雄洗马之地,这里曾是壮士磨刀之所。但是我今之行,却是因着苏东坡的那篇《石钟山记》而来。“江山名人两相映”,是石钟山得名的疑虑和美景引来了东坡先生,又是先生的文章使得石钟山名声远播。放舟石钟山脚下鄱阳湖水,依稀可见先生在月夜之下,驾一叶小舟,察看石钟山洞穴,探索石钟山得名的由来:依稀可见先生是夜回归,僧庐里青灯作伴,挥笔疾书的洒脱身影。
这是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六月,东坡先生在结束了将近七年漫长的谪居生活,被重新启用,由湖北黄州赴汝州上任,兼送长子苏迈去饶州德兴做县尉,路过湖口亲临石钟山时发生的事情。
石钟山的名字到底因何而得,历来有不同的说法。北魏的郦道元第一次提出了石钟山之所以以钟命名,是由于石钟山“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而唐代在江州(九江)任刺史的李渤却认为,山上的石头在被敲打时会发出声音,那便是此山得名的原因。而东坡先生认为,石钟山得名的原因,前人虽有不同的解释,但都不能令人信服。这是一个月明之夜,父子俩泛舟湖水,看到了月影里侧立千尺的巨石,听到了云霄间惊鹘的鸣叫,听到了山谷中鹳鹤令人心悸的啼声。他们发现了石穴石罅同风水相吞吐,发出奇特的声响。原来,石钟山下的岩石“空中而多窍”,波浪冲击石洞石穴,水石相搏发出钟鼓之声……,他喜不自禁,月夜归舟,把一腔情怀和思索凝聚在笔端,写出了传世之作《石钟山记》。
站在怀苏亭前,敬视着石碑上东坡先生的画像和《石钟山记》的铭文,伴着丝丝细雨,心潮犹如鼓浪湖水,澎澎拜拜。不谈《石钟山记》的思想艺术价值有多高,文笔有多么优美,仅就东坡先生是在经历了“乌台诗案”,身陷囹圄,又遭七年的禁锢生活之后,尚有这样冲波逆折不懈探索的精神,真让我等后辈敬仰:先生结合自己惨痛经历,在文章结尾,发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感慨,更让人深深思考!
正在思绪间,慕然身后传来一片亲切的陕西乡音,上前询问之,又是一群奔《石钟山记》而来的知音。将近千年了,一个伟大的人格,一篇不朽的文章,生前和身后都能引起巨大的回响,不知东坡先生在探索石钟山的疑虑、写作那篇文章时,可曾想到这样的结果?
雨中,我和妻面对石钟山站了很久很久,以至忘了回程的时间!
-全文完-
▷ 进入南山孤独人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