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大手,牵着你的小手。或许他从来都没有对你说过宝贝孩子我最爱你心疼你啊之类的话,相反总是严格要求你,于是你认为,父亲并不爱你……
直到有一天,你长大了。突然会从某件小事上发现了他不苟言笑下那颗爱你的心。原来,父爱是从点点滴滴的细节显示出来的;原来,他的内心一直都在因为世上有你的存在而柔软着;原来他宽厚的掌心,传递给你的是那永远不变的温暖。于是你更加眷恋他了……
----题 记
【一】
异乡。天已渐寒。又一个冬天快要来临了。
有阳光的日子。我把几床棉被从衣柜里搬出来,放在阳台上晒着,预备天寒时使用。正巧一位朋友来玩,看到我正在晒的棉被中有一床旧旧的军用棉被,惊叹地说:“怎么看你也不像是一个没有钱的人!为什么这么旧的一床老古董被还舍不得扔掉呢?要不我明天去买床一千多元的蚕丝被送给你,好吗?”
我笑着对他说:“如果你知道这床军用旧棉被是谁送给我的,在我的心中有多么的珍贵。你就不会叫我扔掉它了!”
【二】
尽管那床军用被已经非常陈旧,就连颜色也变成了暗淡的深色了,但无论我迁徙到哪里,都会带上它。即使是近几年到天气并不怎么冷的广东和海南工作时,我依然带上了它。
因为它是父亲在我上大一那年送给我的。
记得那一年刚离开故乡,到一座北方城市上大学。
大一过十六岁生日的时候,原来父亲答应休公休假到大学里帮我过生日的。可是到了生日那一天由于他工作繁忙没有成行,我望眼欲穿也没有盼到他的身影。
那年冬天来临的时候,由于年龄小,太想家了,又或许是因为从小习惯了在南方生活最怕冷的自己,脸、两只耳朵和一双手都生满了冻疮,既难看又难受。因此便觉得那座北方城市的天气特别地寒冷,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在电话里向父亲诉苦,埋怨他一直都不到那所大学看我,根本就不把他的女儿放在心上,眼里总是只有他的工作。
于是,那年的冬天父亲把他在部队里用过的那床军用被寄给我。还在我收到那床军用被时,在电话里对我说:“对不起,因为工作需要,爸爸不能够把一个大活人打包寄给自己的心肝女儿,只能够把爸爸的气味寄给你、陪伴你了。因为那床被子爸爸盖了多年,上面溢满了爸爸的气味。如果你再感觉到冷的时候,就把那床军用被,紧紧裹住你的身体,想象着那被子就是爸爸温暖的怀抱……”
从此,无论是独自一人在异乡求学还是漂泊,每当天气变冷,拿出父亲送我的那床军用被来盖时,便仿佛闻到父亲的温暖气息,于是,冬天便不再感觉到那么寒冷。
【三】
父亲虽然不在我的身边,可是他的气味却总在我的身边环绕,因为我从来都不能够忘记他!甚至不是冬季,有时候自己在生活和工作遇到不如意时,也忍不住把那床军用棉被从衣柜里搬出来闻一闻,总可以感觉到一种源于魂灵深处的心理慰籍。
我爱父亲,因为他是我的父亲,世间独一无二的!
可能是因为他工作繁忙很少在我身边的缘故,让我对他那无处倾诉的思念和无法报答的愧疚之感日增一日,年积一年。只会加深,无法减轻!
每当我不在父亲身边时,都会常常想起他,想起所有关于他的记忆。
就像妈妈说的一样,我在很多时候会不期然地想起父亲:尤其是独自一人在异乡漂泊时,走在陌生的街头,听到有人叫爸爸,都会不自觉地寻声望去,看着那满足的父亲再看看脸上写满幸福的女儿,感染着他们的快乐,满眼羡慕别人的同时,都会禁不住想起父亲的音容笑貌……
【四】
父亲身高一米八,高大魁梧、面容俊朗。
儿时记忆中的父亲总是一身戎装,腰带上别着一支弹匣容量八发的五四式手枪,腰板笔挺,英气逼人。
那时他还在外地工作。记得很小的时候,他每次回来休假时,永远是一副笑容可掬的模样。而且都会亲自下厨做我最爱吃的油淋茄子和红烧排骨给我吃。并且还总是在他从厨房里端出那两道炒好的菜上桌之时,笑着说他堂堂一个正团级干部亲自下厨烧菜,他的心肝女儿至少享受到了师级干部的待遇。以致于我后来在外面吃鲍鱼山珍时,都觉得远远不及他炒出来的那两道菜美味可口。
不过后来随着他的职务越升越高,工作越来越繁忙,在家里呆的时间越来越少,我所可以享受比他级别高的这种待遇的机会也越来越稀有了。但无论他的事业是多么地繁忙,对我生活、学习和工作等各方面的那一份关爱之心始终如一,从来就未曾改变过。
【五】
父爱如温暖的棉被。我爱我的父亲,不纯粹是爱他高大英俊的外表,还因为爱他事业有成和温厚淳朴善良的性情!
他令我眷恋的也不仅仅是他带给我的生活上的温暖,我更敬佩的是他出色的工作能力和为人处事的原则与方法。
父亲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后,主要分管工业和农业方面的工作。因此家里不时会有些工人和农民来上访。
为此,父亲特意主持召开了一个家庭会议,且对家人和阿姨约法三章:一、凡是上访的人员来家里后,必须马上打电话报告他。如果遇上他正在开会或出差的话,便先报告他的秘书;二、所有的上访人员来家里后,不许要求他们脱鞋换上拖鞋才可以进客厅。并且见到他们之后,不准摆出一副八点二十分的横脸。要主动倒茶,且要依照他们年龄的大小称呼叔叔、伯伯、阿姨等。遇上吃饭的时间一定要留来访人员就餐,路途遥远不能够赶回去的,要想办法帮他们联系住宿等等;三、所有上访人员送的礼物一律当场收下,并且详细登记造册。
对于前面两条我们当时听了都无异议,只是对最后一条无法理解。他便解释说,之所以要我们把所有上访人员送的礼物一律收下,并且详细登记造册。一是为了向纪检部门汇报;二来是因为那些来上访的人员中,绝大多数都是工人和农民,他们的经济收入都不高,很可能有的人还是倾空其囊才买的那些礼品。如果我们不收下的话,首先他们会认为我们肯定不会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和困难;其次那些礼品如果要他们拿回家再处理的话,很难做到原价转卖,只能够折价处理,势必就会导致他们发生经济损失。因此如果我们当场收下,至少可以在他们的问题和困难暂时没有解决之前,先给他们一些心理上的安慰;同时根据他们所送的礼物略高一些的价值折成现金以路费或补助津贴的名义退还给他们,效果可能要比当场拒收好得多。
虽然这仅仅是一件接待上访人员的小事,可是他严谨的敬业精神和那处处替旁人着想的周密逻辑思维方式,感染着我们每一个人。
在我的眼里和心中,父亲如温暖的棉被,他不只温暖着我,也永远温暖着他周围的人们。
【六】
父亲担任领导职务这么多年来,竟然从来没有一个人投诉过他!
除了敬佩以上我所提及的父亲几个方面的优点以外,我还敬佩父亲的博学多识。
父亲虽然是行武出身,却非常喜欢看书,只是不像我所看的书籍那么杂。他喜欢看的书籍多是军事、思想哲学、历史政治和管理之类。其中司马迁的《史记》、中国古代杰出的军事学家孙武的《孙子兵法》、唐浩明著的长篇小说《曾国潘》以及美国的斯蒂芬*p*罗宾斯的《组织行为学》和斯宾塞*约翰逊的《谁动了我的奶酪》是父亲最爱看的几本书籍。
《孙子兵法》是父亲在我上初中时向我推荐的书籍之一。只可惜我直到今天还像他有时候开玩笑时说我的那样:他的女儿这么多年来,除了还是只擅长于用小时候便会用的三十六计中的一计,即“走为上计”,并“深”得此计之“精髓”。遇到不如意的环境便想方设法离开,比如频繁地调动工作等。而其他的计谋则一概不会用,一点军事指挥管理才能都没有培养出来。好在还经常有他这个老臣在一旁提示我运用其余的三十五种计谋……
但我却认为父亲并不是他所自称的一般“老臣”而已,也不仅仅是一个生活中的慈父,而是我一直以来学习和工作上的良师益友。
记得当我第一次走上经济部门的领导岗位时,才二十三岁。因为缺乏管理经验,且比自己所主管的部门所有的职员都年轻,所以不敢大胆地开展管理工作。甚至我所管辖的银行里,有几个职员上班报完到以后便出去喝早茶、逛街购物,以致于经常出现客户营业时间到银行来却无法办理业务等现象,因此被上级部门的相关领导检查发现后自己遭到多次批评。
父亲知道此事后,并没有责备我,而是用孙武在《孙子兵法》的“军事篇”中言道的:“《军政》曰:‘言不相闻,鼓为之金鼓;视而不见,鼓为之旌旗。’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人之耳目也”一段话告诉我,在管理中,规章制度和管理方法及原则的确定都是非常必要的。他还用斯蒂芬*p*罗宾斯的《组织行为学》原理告诉我,建立科学严密的人事管理制度是一个企业得以发展的前提条件。并且他说,即便是玩一个小小的游戏,也会有相应的游戏规则,何况是一个部门。所以对部下的管理可以严格些,鼓励我大胆地开展管理工作。但他同时告诫我要“高调做事,低调做人”,因为“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眼高于心,人必毁之。”
【七】
2001年,我在中国工商银行某省某市的业务管理部门工作时,当时的国有商业银行正在筹备进行股份制改革、竞聘上岗和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等。
《谁动了我的奶酪》的作者斯宾塞*约翰逊博士是美国知名的思想先锋和畅销书作家,此外,他还是一位医生、心理问题专家,也是将深刻问题简单化的高手。在他清晰洞彻当代大众心理后,便在该书中制造了一面社会普遍需要的镜子———怎样处理和面对时代的变化和危机。
或许是为了让大家对改制在思想上有一个充分认识的准备过程,因此上级银行给下属银行的每一个中层以上的管理干部都发了一本《谁动了我的奶酪》,要求大家认真学习之后写出心得体会。
我将此书看过两遍之后,写了一篇读后感交给了行里的办公室主任。后来由于调离了工商银行系统,便把那本书放在故乡的书柜里,从此没有再看它。
但父亲却反复再三地读那本书。并且借用《谁动了我的奶酪》一书来励志,经常对我和哥哥提及此书,且告诫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快速、多变和竞争的时代,每个人都可能面临着与过去完全不同的境遇,人们时常会感到自己的“奶酪”在变化。各种外在的强烈变化和内心的冲突相互作用,使人们在各种变化中茫然无措,先是追问———到底是谁动了“我的奶酪”?然后对新的生活状况无所适从,不能正确应对并陷入困惑之中难以自拔。如果在各种突如其来的变化中,总耽于“失去”的痛苦、“决定”的两难、“失望”的无奈……那么生活本身就会成为一种障碍。生活的迷宫很大,倘若滞留在其中一角安身立命,不求进取,久而久之,年纪渐长,就“懒得变动”,或者是“没有勇气和激情”再去变动和追寻。最后当时代的变革来临时,便会陷于被淘汰的危机。
而世事变化本无常,最简单的应对方法,那就是把跑鞋挂在脖子上,时刻准备穿上它,在千变万化的世界里奔跑追寻。
因此,每一个人都应该要努力学习,不断进取。况且我们已经进入了后学历时代,在这个每一分钟都需要与人竞争的社会里,随着信息时代新知识的膨胀性发展,人才处于不断的折旧中,而学习则是防止人才“折旧”的最好办法。只有不断地充电和开发,所具有的知识和技能才能完成再生和利用,否则这种“易耗型资源”将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耗殆尽。
受他的鼓励和思想灌输,我后来又在繁忙的工作之余,通过全国联考,攻读了某重点大学的工商管理(mba)硕士学位,且学到许多新的专业知识和先进的管理理论与方法,受益非浅。
【八】
父亲喜欢看《曾国潘》,是因为里面描叙了一些湘人确实有点能耐,处在乱世都能清廉的情景。
他时常对我们说:清官难得,清官难当。不毁名誉,不害别人和家人!就不会断头,亦不会有牢狱之灾!
他还说:人吃五谷粮,世有千种人。有人贪财,有人贪色;有人图享受、有人图快乐;有人图名誉、有人图实惠;有人满足现状,知足常乐;有人贪心不足,蛇吞象……
而自在、轻松度日才是人生真正的快乐!
正因为他的言传身教和循循告诫,因此他的儿女至今依然能够和他一样洁身自爱。
所以说在工作和学习中,父亲一直都是我的良师益友,我爱他,永远眷恋他,爱他。
【九】
“昨晚,我又梦见爸爸了。”
明哥哥笑着说我:“昨天又看到什么触动你了?肯定又是看到了那一床你爸爸送给你的军用被了!你呀,标准的恋父情结!”
他总是这样说我对父亲的感情,并且替我分析:从有记忆的时候开始,我们家就是典型的“严母慈父”,外表清秀的母亲在儿女面前大多数的时候都是一副严厉的神情。她的严厉和苛求甚至有时到了不尽人情的地步;而高大英俊的父亲在我的面前永远是笑容可掬。所以因为对母亲埋怨的意念,改而放弃了母爱,转向父亲的爱,从父亲处希望获得自己所缺乏的男性满足心理,形成女儿与父亲之间,存在着爱的情绪依附状态。
而且他说从小太受父亲溺爱的女孩,都会产生一种“恋父情结”。还说这是我心里的一个软穴,我一笑释然。
【十】
“恋父情结”( electra complex )———在朱智贤主编的《心理学大词典》这么释义:“女儿亲父反母的复合情绪。弗洛伊德把小女孩对父亲的深情专注,想把母亲置诸一边,取代她位置的愿望,即‘爱父嫌母’的潜在愿望,称为恋父情结。”
“恋父情结”,在精神分析学始祖弗罗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中,按照弗洛伊德的说法,一个女童放弃把母亲作为首要爱的对象,而转向爱父亲,并对母亲抱有反抗的敌意。这就是精神分析学意义上所谓的“恋父情结”。
常常看到身边走过的老人们悠悠闲闲的哼着曲,聊着天,那么的悠闲自在,我就会想,要是爸爸能够退了休在我的身边,该多好啊,他一定也是其间悠闲的一员……
即使偶尔看到年纪大些的男人,也会联想到爸爸原来患胆结石时因疼痛而走路蹒跚的样子,不由自主地帮他人,由此换来人们或赞许或诧异的目光,只有我知道那是自己的恋父情结在张扬。
但生活总是给人很多的缺憾,让人无法填平,只会越陷越深,就像我每次想到父亲时的心情一样。我知道今后的日子自己还会依旧眷恋父亲。
【十一】
多年来,我始终摆脱不了的那些做不完的梦:总是父亲那慈爱的面容和他对我无限的关怀呵护及父女欢聚的快乐场景。我愿意做这样的梦,虽然在异乡梦醒以后带着几许怅惘与凄婉,但很美丽。因为,这是我的欢乐世界、我的温馨港湾,这是被父爱包围的一种温暖的感觉。
相信很多女孩在成长的过程中,都表现过亲父疏母的恋父情结。即始终无法与父亲实现心理分离,而总是像个小女孩那样将父亲当作神话来依附,不能够从心理上断乳。
那床旧旧的军用棉被我永远都不会丢弃,因为上面有父亲的味道。那是我今生最喜欢和最眷恋的气味。
或许我对父亲的眷恋之情真的像明哥哥依据精神分析学人格理论帮我分析的那样,与弗罗伊德提到的“恋父情结”心理特征相吻合。
“恋父情结”,我的割舍不下的“恋父情结”!我不管它是一种人格发展理论也好,所谓的病态心理也好,反正我眷恋自己优秀的父亲,永远眷恋他,爱他。
并且我喜欢有这样一种“恋父情结”相伴,一生一世,永远永远……
本文已被编辑[夜无眠]于2005-10-12 11:28:49修改过
-全文完-
▷ 进入冰凤凰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