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静坐电脑前,一个字一个字地敲打着自己的心情时,总难以割舍童年的记忆,一如汹涌而来的海水淹没了我的双眼,浸透了我的心房,让我感到呼吸困难,让我感到头痛。那些让人痛苦、让人窒息的日子,留在我心灵深处的,是一个永远无法抹平的伤口。心中难以言说的悲苦加上生活沉重的压力,使得我时时处于一种麻木的状态。
童年,原本是鲜花盛开得娇艳欲滴的年龄,原本是充满阳光和希望的岁月。然而,这一切对于我来说,只是水中月、镜中花,就如梦中的天堂那么遥远;由于历史的原因,我成为了地主的黑孙子,整天我的爷爷和父亲被批斗得身心交瘁,无力照顾家庭。而我母亲身体差得让人担忧。我和我的弟妹,常常看着我的父母亲而感到难过,尽管每天饿得受不了,也从不敢在父母亲面前撒娇。只是尽力为他们减少一点烦恼。俗话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在那些日子里,我已经习惯过早地承受了太多不该在这个年龄承受的苦难和痛苦,我不仅要照看着弟妹,还要劳作,每天为着吃饭而四处奔波、而绞尽脑汁。我5岁学会了做饭炒菜,6岁学会了插秧割 ,剁猪草、喂猪食,10岁学会了犁田耙田,每天都要做许多的农活和家务事。更让人难过的是,当别人背着书包上学时,我家却连5元的学费也拿不出来,我哭了,哭得很伤心,当然这绝没有让我的家人知道。但我绝不甘心就此罢休,我背着我的父母从别人家借了学费上学去了。父母恨恨地打了我一次,边打边流泪。我对父母说,只要有学上,我什么苦都可以吃,什么气都可以受,什么活都可以干,我向他们表态,这学费我一定会想办法还清的。我的母亲紧紧地抱着我说,苦了我的苦命的儿子啊。从此,为了上学,我不得不每天很早起床,做好饭、喂弟妹,煮好猪食、喂好猪,然后匆匆扒几口饭,就带着弟妹去上学。每天放学后,我又得和弟妹扯猪草或是砍柴回家,回家之后,又要做饭炒菜,又要喂猪喂鸡,又要帮父母干农活,还要到田里捉鱼上山挖药材换钱还账。尽管很累,尽管在家里没有时间学习,但心里亮堂,因为有了知识的精神支柱。我特别珍惜上课的时间,聚精会神地听课,但是我的弟妹总无法让我安心学习,尽管我花了很大功夫,但是学习成绩一直很差。好在我的老师知道我的家底,才允许我带着弟妹上学,才每天利用课余时间辅导我学习;而且看着我弟妹仨人穿得很是破烂,也常为我们缝补衣裤,看着我吃不饱,常常做得好菜给我们仨人吃。这也成为了我一生中最为珍贵的记忆,我发誓,长大了,我也要当老师,也要当这样的老师。正因为我的执着、我的痴迷,我的父母才无论家里如此的艰难,还是想尽办法让我读了下来,我的学习成绩也就一天天的上来。后来我的家境有了一些改观,但仍然是贫困,我仍然是边学习边做农活。后来,我实现了自己童年的梦想,从乡村中学考进了毛泽东同志的母校省一师,毕业后,我哪也不愿去,回到了自己家乡的中学当了一名乡村教师。我祈望用自己的微薄之力,为那些想上学而上不成学的贫困孩子贡献一点力量。每年我都要资助几个学生,以我的经历教育他们,人穷但志绝不能短,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心中的理想。而后我离开了那所学校,考进了市教育局当了什么所谓的干部,,考进了市政府当了市长的秘书,但无论在哪里,我一直没有放弃对农村的关注,一直没有放弃那些养育我的农民,一直尽心帮助穷人家孩子。这也是我一生中无法割舍的情怀。
人生就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河,在前进的途中,有风,也有雨;有浅滩,也有深渊;有乱石,也有坦途。但无论有多大的风雨,无论有多曲折的路途,河流终归汇集成大海,汇集成浩如烟海的人生舞池,任你飞翔、任你驰骋。童年是河流的源头,没有经历过风和雨的磨练,没有经历过苦和难的摔打,是不完整的人生;法国著名画家凡高说过,苦难是人生最好的老师。也许挨过苦、受过难、吃过亏,是人生中最大的一笔财富。我深深地感受到,正因为我的童年充满了苦难、挫折、失败和欺凌,才铸造了今天一个坚强、自信、从不怕输的我。
-全文完-
▷ 进入徐玉成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