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小心点击了烟雨红尘的网页,成了烟雨红尘的会员,又是一不小心交了一个叫红轩的小朋友,成了烟雨红尘的编辑。
以前不当编辑时,看文章大都是一目十行的浏览式,除非是能够吸引我眼球的精品。现在当了编辑,就得认真审稿,我做人做事的原则是:不做则已,要做就要尽己所能好好地做。所以审稿时,我宁愿少审几篇,但一定做到认真。当散文版的编辑才几天,但感触良多。
见到很多优秀写手的美文,既是审稿又是学习的过程,心情很愉悦;碰到略带稚嫩的文字,想到自己那些不堪的文字,心中多了一层会心的笑,并发誓以后发文要好好炼一炼才行,不过能不能做到就天晓得了(轻笑)。遇到有些很随意的稿件,退稿怕打击作者的积极性,不退怕影响读者的胃口,审这些稿,我化的时间比正常的文章长得多,感觉不是滋味。你要问我,这样得文章到底是退还是不退,我的回答是肯定的:退!
读散文从小学就开始了,而且经典的还背得烂熟,为的是想得到老师的一声赞。写散文是与读散文同时起步的,那时候叫做作文,为的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慢慢地读的多了,写得多了,被那些神奇美妙的文字所吸引,对散文也就越来越喜欢了,尤其是喜欢读别人写的散文。至于散文应该怎么写,倒是从来也没去思考过,对于散文的理论文章从来都不去看,因为太枯燥、太抽象。自己写散文也是凭直觉,凭以往对文字的积累。因为当了编辑,审了一些稿件,就想到怎样去写散文这个话题,本来是想留着给自己看的,怕发出来让大家见笑,写完后觉得还是发出来共同探讨,才有利于共同进步,就这样,我厚了一次脸皮发了出来。
文学创作很难,散文创作自然也不容易。小说有故事情节可依,诗歌有优美韵律可借,唯有散文无依无靠,其特点就是一个“散”字,让你无从下手。这个“散”要做到形散而神不散,否则,就会像脱缰的野马没有了头绪,或者像飘零在大海上的小船没有了方向。按照这个推理,好像是文学创作中散文最难了,那是你误解了我的意思,我一点没有要抬高散文,打压其它文学体裁的意思。
散文因其“散”而难作,也因其“散”而比其它文体要来得自由,它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借用诗词中的韵律、小说中的悬念、戏剧中的对白、杂文中的议论为其所用,可以说散文是一种融各家之长的文学体裁。例如音韵节律是对诗的严格要求,而散文只要语句通顺,适当注意句子的长短和阅读时的抑扬顿挫即可,不必去强求音律韵脚。
散文究竟要如何去写,就像它那天生特点“散”一样难以归纳,没有一定的模式,如果你要按一个模式写下去,一定是死胡同一条。据一个例子,我在读书时,背了很多杨朔的散文,他的作品确实很美,政治性非常强,他能把情、景、政治三者溶于一体,真的很佩服他的才华,但这也是最大的毛病,他的散文感觉模式化了,读多了就会腻。还有余秋雨的也是,我十分佩服他的才华和自信,他的文化苦旅我是认认真真地读了,可以说是很崇拜,但后来他出的书,我就再没认真地去读过,原因是他的散文和杨朔一样模式化了,就像是再好吃的菜,上得多了就会腻。杨朔、余秋雨无疑是成功的,借鉴他们成功之处,是很有必要的,如果深陷进去苦学他们的模式,一定会让你进入死胡同里去的。我想,要写好散文,大概需要练好这么几个方面的内功:一是多观察身边的事、物、人,积累写作的素材,然后尽量的把它提炼出来,就好比把废铁锻炼成钢一样,重在“炼”,才能出精品;二是广览各种文体,诗、小说、戏剧等都要涉及,都要去看去读,这既是练习语言文字的基本功,也是为借鉴其它文学形式充实散文的途径。真所谓“内蕴感情,外修文采”。
写散文要注意些什么?我的看法是,一是要真,二是要有感而发,三是要有人格。
“真”是散文创作的基本要求,要有自己的特色,写真实的思想情感,不要写虚伪的东西。文革期间,很多文章有这样的情节,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管是老的小的,都能从头脑中出现毛主[xi]的诗,并高声朗诵,困难就迎刃而解了,让人觉得可笑。但“真”也不仅仅是自己内心所想,那是日记,网上有人发文,通篇几百个字,都在写“我想他,我爱他,我离不开他,他是不是也在想我,我哭,我伤心,我泪流满面……”文章就在伤心和泪流满面中结束,不知道他想表达些什么,宣泄些什么,我想,散文不能等同于日记。我建议你去看看《浮生六记》,虽是记录一些起居游玩之事,但有其真性情、真趣味。
有感而发是检验散文耐读性的最好的注解,因为外在的事物可以让你触发一些灵感,可以写出诗一样的情感,画一样的意境,史一样的沧桑,谜一样的妙境。譬如像苏东坡的《赤壁赋》、朱自清的《背影》和《荷塘月色》等。这些都是我想追求的境界,但似乎像是空想一样。东坡曾过说:“随物赋形”,这就是散文写作最好的注脚了。
人格是创作任何文学艺术的前提,古人说:“作文先做人”,文字功底再好,而文章之中时有脏话出现,就会让人生厌,觉其“文如其人”,文章就好不到哪里去了,不看也罢。
散文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美”字,如山水小品要表现自然风物的古朴秀丽之美,文物名胜要达出其内在的文化底蕴之美等。散文的美,表现在真情、意境、趣味、风情、文采等方面。散文的形式可以嬉笑怒骂、可以幽默感慨、可以文以载道、可以琐事追怀、可以模山描水、可以叙事抒情,不一而足。但最中心的问题,是要明白庄子的“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的道理。因此,我认为,写散文不在于大篇长论,以简练可读,平淡有味为最佳。我建议初学散文的朋友,可以去看晋人的短简片语,看看明人的随笔小品,一定会有很大帮助的。
总之,散文创作,能做到散而神凝、小而情真、短而思秀的境界,我想一定是达到化境了,我心向往,但总感觉有些空想之意味,因为一提笔就感觉自己无法做到。
关于散文,有太多的话题,可以探讨。以前从未去想过这些问题,因为烟雨和爱好散文的缘故,通过网络这个交流方便的平台,来实现一下自己少年时代的梦想,与文学爱好者共同交流。
为了共同的爱好,为了活跃烟雨的散文创作,我就在这里献献丑,抛砖引玉,希望能和共同爱好的朋友们进行探讨,请朋友们随意道来,留下你的真知卓识,让烟雨里的散文质量更上一层楼。
-全文完-
▷ 进入步月寻花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