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老还童,这个词儿我是最近两年才理解。
这两年,爹来我这里的次数越来越多,每次风尘仆仆从老家赶来,在这里呆上三四个小时,就匆匆赶回去。印象中就在这里住过一次,第二天天不亮就走了。每次来,爹都用握惯锄头的拳头捶门,用生产队队长的嗓门喊“妮儿,我,恁爹,开门”,对门邻居从防盗门猫眼儿偷窥,看看这位目中无人的“大爷”来路。我们家就乱作一团,儿子喊“妈,姥爷”,丈夫喊“老爷子来了,快”,当闺女的自然三步并作两步拉拴开门迎接老爹。
爹来这里从不脱鞋,进来一股脑的冲着沙发方向走,坐下,掏出布兜儿的东西,2斤肥肉,1碗豆瓣酱,几个咸萝卜,几个菜窝头。嘴里数落着“我说才来过不来了吧,恁娘非让来,肉还是肥的香,萝卜疙瘩腌好了,脆铮铮的,红薯叶窝头配辣椒过瘾。”儿子的节奏也快,后边拿着拖把跟着爹的布鞋底,爹坐下他坐下,爹絮叨,他帮腔:“盼星星盼月亮盼到了姥爷来了,肥肉上午包饺子,妈妈最喜欢菜窝头。”然后就是掏出他所有的宝贝,电动摩托、飞机、卡通画,祖孙俩一起摆弄,吵吵嚷嚷,喧闹不止。
做饭的时候,爹喜欢守着我,搬个小凳子小学生一样,我就没话找话的问今年的收成,家里的情况,村里的变化,爹就滔滔不绝的给我讲活到现在还没见过种地国家不收税还补贴的事儿,说天上真会掉馅饼。老百姓日子好过着呢,忙时种地,闲时打工,里外都是钱啊。村里红白喜事不让大办了,原来太浪费了。村里张家的闺女出嫁了,李家的儿子才16就定亲了。。。。。。每次来的题材大致相同,但是每次我都耐心的听,时不时发表自己的看法,爹讲得更起劲。讲完了,饭也做好了。
每做一个菜,爹就说还是城里东西多,味道真好啊。我就明白爹的意思,每道菜做熟,我就端到爹跟前让他先吃,爹看着盘子说等会一起吃,我就喊来儿子,陪他吃。爹边吃边说我咋老了就成了你们小时候了?你们小时候,过年刚出锅的炸黏糕抢着拿,手烧得兹拉兹拉疼也不喊疼喊香。
八个菜做好了,祖孙俩吃了个遍儿。丈夫也购物归来,笑嘻嘻的对爹说来点二锅头吧,也不多喝,就2两,再吃几个饺子,爹最后总结三个字:真得劲。
吃过饭,爹不看电视,因为听不懂普通话。儿子会按照我很早调教他的去做,带姥爷“参观”各个房间。这是经过多次揣摩我得出的结论,好几次爹都是趁我忙做家务的时候,自己到房间转转看看,啥也不说,啥也不要,但是回家的当晚,娘就会打电话说你看你家东西不用都浪费了,你爹说不如拿回来呢。我当即答应,于是爹第二天又来拿走那些没用的东西,一个坏铝锅,一个节能灯。。。。。。这些东西还没有来往的路费贵,但是钱他不绝对不接的,他要这些东西,说扔了可惜,都是钱买的,还能用。。。。。。这两年,我当闺女的学乖了,悟性提高了,让儿子陪父亲“参观”,只要父亲相中的东西,他尽管拿走,其实我们都知道,家里有用的东西父亲从来不拿。父亲喝酒,送他好点的酒总是打架一样才肯接受,他说自己老了,喝这些好酒浪费了,还是待客用。每次听这些话,不是滋味,再贵的客人谁能比过自己的生身父母情深呢?何况爹已近耄耋之年。
在我和丈夫眼里,爹好像一个孩子,来家里他可以大声喊,大声笑,可以把鞋帮子的泥带到任何房间,把该说不该说的话都说出来让我们听,我们乐意听他说听他笑听他唠叨。
常常想起来小时候兄妹几个睡土炕情景,没有暖水袋,爹就趁烧锅做饭时,在灶膛两侧烧几块老土坯,用层层的破衣服裹着塞到我们胸口,抱着暖着进入梦乡。当年老土坯温暖着我们的心,如今我们用心温暖着老土坯,爹老了,但不管爹有多老,他永远都是那块老土坯,那块让我们小心呵护的宝。
-全文完-
▷ 进入静听窗外雨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