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香了,故乡的沟沟岭岭,一溪两岸定然又浸润在这浓郁、醇厚、清新的芬芳之中,这芬芳也定然将那童年的记忆飘进我的梦萦。
故乡是个山村,树是大自然给村民最慷慨的馈赠,山前山后有的是树。爱树、植树、护树也自然地成了父老乡亲的传统。桂花树更是以其特有的魅力,或自然生长、或人工栽种,深深地扎根在故乡的土地上,遍布了故乡的山山壑壑、田头地角、溪岸路边。而老屋后那两株在大约三尺围的桂树,更是香馥了我童年的每个日子。
故居是座有七八十年历史老屋,老屋是带两个天井的典型的江南民居,我们同宗的五家人一起居住着。屋后则长有一排排的树,有桃、李、桔、橡、樟、柏、松、竹等树种,童年时有躲在大得三人难合抱的香樟树,树洞里捉迷藏记忆;有在冠盖亩余的橡树下底下拾橡子,再打成橡子面作粮作菜的记忆;有在青翠的毛竹下寻根挖笋及卖桃贩李的记忆。
然而,每逢金风送爽、稻熟棉白、桔红粟黄的时节。那桂花偷得香天飘溢,香彻屋前屋后、屋内屋外时,才是最让人兴奋和激动的。两树桂花,一树是金屑点点、一树是银霜层层,绿叶中纷呈出一份高雅、一份华贵。虽然那时还没读过“山中月寺寻桂子,钱塘江上看潮头。”、“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等唯美诗章,但同样的被这种醉人的天香所痴迷、所陶醉。
家乡没有折桂的习惯,也告诫我们小孩不准折桂枝。而是待到桂花快要零落之际,将桂树下打扫得干干净净的,再在树四周滩开晒箕将落下的桂瓣一一收集。
在母亲们的巧手下,从此桂花就能香满我们生活的每一天,渴了喝杯有桂花点缀的菊花茶;逢年过节吃顿桂花年糕;宾来客至烫壶桂花酒。更有中秋品桂花饼、元宵吃桂花汤圆,、重阳尝桂花酥糖的习惯,就这样,将一年的日子牢牢地浸润在浓浓的桂花芬芳里了。
有一年我却犯了大忌。桂花刚开放之际,我一早起来偷偷地满满的折了一抱桂花,有金桂、银桂,带到了学校里。那天是晏老师的生日,我们老家在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人们根本没有过生日送花送朵的雅兴。而晏老师是位上海下放的知青,她每年的生日正是桂子飘香时节,她曾与我们说起过,在上海每逢有家人或朋友生日,就会买一枝半束鲜花相送。晏老师是我最敬重的老师之一,对我也特别关照,她生日我别无所赠,就给她送来了一抱桂花。
那天中午回家时,由于小伙伴们告发,我被大人们轮番的骂了起来。心里委屈的我又不肯以实情相告,一个人气呼呼的回到了学校。后来大人不知从哪里得知缘由,下午上课时,教室里竟然摆满了桂花。
……
又是一年桂飘香,我那纯朴善良的父老乡亲,我那慈爱可敬的老师们,你们好吗?
-全文完-
▷ 进入攸舍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