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李渔在《芙蕖》中说道“日蒸日上,日上日艳”,描写莲的生长之态。周敦仪也把莲比喻成“花中君子”,“出污泥而不染”,其《爱莲说》也让世代君子文人爱不释手。更有甚者,以莲自居。自古以来,对莲之爱尤其可见。
莲,文称芙蕖,现在又多指荷,藕等。藕为餐桌上美食,莲子又是一道丰盛之拌料。农家中,在年节之际,多有一道“银耳莲子汤”,使用银耳(去火之品),莲子相辅,煲之。味道鲜美,滋甜可口,既是补品,又是去火清热之佳品。这时所取莲子以成熟为准,进口中,柔柔软软。莲全身是宝,莲子,藕入食,莲子心(老莲之嫩牙)入药,莲叶成农家用物(多用年食羔中的包裹物),莲花,香味清淡迷人,多以观赏之用,陶冶人之情趣。我甚爱莲。
老家附近有条河,以前叫藕河,而如今却改为沙河。孩童时候,这条河多产莲藕,藕肉多内空,味质鲜美,天然生长,多为人之爱。这条河与其他的湖泊相连,远远看去,象倒写的8字。而在河与湖泊的中间地带,多为闸门,是涨水时泻洪之用。河水清澈,四周是良田围绕。有水的地方便有鱼儿戏耍。岸边,杨柳依依,微风阵阵,河面吹皱一丝涟漪。柳影入水,在阳光的闪耀下,伟岸迷人。岸边的青草把触角深入水中,与游鱼为伴。偶尔间,那随水荡漾的青草,刹似游鱼的胡须。等人儿走过,游鱼迅速钻进水底。水面又拨开涟漪一阵。仿佛清风吹开的青丝。
河里长满了莲藕,以前还是“小荷才露尖尖角”,而现在确是一片“碧莲天”。
好雨时节,我便拉上一群朋友,来藕河里来采摘莲子。
我们一群孩子们从家里搬来油盆(俗称)。虽说是盘,但比一般的盘大许多,他成椭圆行,全防水的木料所制。涂上桐油增强防水之用。油盘酷似小船儿,但无船两头尖锐,多为采摘水面作物之用。把女孩子装在油盘里,荡漾上去,我们男孩儿们都习水性,年龄小的就留在岸边,剩下一两个女孩们照看。大人门从不担心我们的安全,孩子们的水性都不错。
壮实的莲子在中央,在岸边的只有些不饱满的家伙。有荷的地方水不怎么深,但泥松,很滑。我们游到荷之处,事先挑到最饱满的老莲子来采,把采摘的莲子放进女孩儿的油盘中。偶尔能碰见一些奖赏,那便是鸡刨子(水产作物。稀少,外多刺,质味美,杆为下酒菜。富含维生素)。水中我们有时被某东西刺下,但这并不是坏事,有了鸡刨子的发现。大家在采莲子的时,边向女孩儿示笑,以炫耀我们的特奇巧,更有本领高的,能潜水几十米远。我也炼就了水面睡觉的功夫,在水中飘荡,只是愉快。
孩儿们一般不破坏莲叶,只有少数的顽皮儿,不习水性的,采摘岸边的荷叶,每每,我们都讨厌他。采摘过来的莲子,我们在一起挑拣,质地大的留着去街上卖,带些回家。一些成了我们当场的奖品,口中之食。我们把莲子换来的人民币多半换成上学的书本或者纸笔。这些采莲的哥儿们如今有点成了孩子的爸爸,有点的去外地了,这些采莲的女儿们有的成了人家的媳妇与孩子的妈妈,有的命归黄泉。
后来,藕河中的莲荷因为人们大肆挖采莲藕而绝迹了。我求学的几年,听说河里经常淹死会水的孩子。因为上头的小工厂,河水也不再那么清澈。探访回家的时候,曾经去过一次那条,如今,除了些光杆的树干与枯萎的草外,那里还能寻找青绿身影?
每当路过老地的闸门,那咆哮的河水,我仿佛听出,河水哭泣的声音。他在向我宣泄怒号与抗议。
联系辛丑:jzmbangong@sohu·com
-全文完-
▷ 进入辛丑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