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孤风、残月、雁门关无求

发表于-2005年09月15日 中午1:00评论-2条

从不曾也许以后也没有机会踏上那苍凉的土地,我是一个臆想者。骨子里对于寂寞与荒凉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依恋使我在这个秋天的夜里不得不想到了它。它就像一个我挣不脱又离不了的影子时时萦绕在内心的深处。而又将是一个月圆之夜了,在这秋风萧条的日子里这沉寂千年的呐喊却愈来愈强烈像一个魔咒逼着我去写下它。被一个想法压抑着终究是很难受的事。就且扬起我思绪的帆,写一段就算是让自己解脱的文字吧。

雁门关,一个因战争而兴起,因历史而没落的地方。滚滚尘土中隐藏着的过往如同那史册上一页页的血泪顺着那光阴的变迁化做了一道清烟逾越过大雁都望而却步的峻岭消散了。惟有这一座班驳的石城还停留在这里见证着往昔。这样一道消瘦的门在漫长的时间里却隔着一段段生死,一场场分离。或许它本身的的存在只是一个象征,象征着一个国与国的交界,一个民族与另一个民族的尊严。这边青山绿水,琴棋书画,那边黄沙飞扬,金戈铁马。而这样一个战略要地就汇聚成了一个朝代强盛与衰弱的焦点。就如同一个跷跷板的道理,要不是我高于你,要不是你高于我,再则就是虚伪的停留在了中间,忽悠、忽悠的等待着时机。

远从战国的赵武灵王就在这里重兵把守以防外患近到抗日战争属于这里真正宁静的日子实在是少的可怜。也正是这一幕幕血肉横飞的背景下曾走过一个个壮丽的身影。战国赵牧在此用精兵良马,巧设奇阵,诱敌深人大败匈奴十余万。秦国大将蒙恬拥兵三十万由此出关“北击胡,悉收河南之地”(即河套地区),把匈奴赶到阴山以北,并且修筑了万里长城。汉高祖也受过那匈奴白登山“七日之辱”汉朝名将卫青、霍去病、等都曾驰骋在雁门古塞内外,多次大败匈奴,立下汗马功劳,更有那“飞将军”李广令匈奴魂飞胆丧。汉元帝时奇女子王昭君也是从这儿前簇后拥,浩浩荡荡,出塞和亲的,为着江山社稷将自己嫁予了漫漫黄沙,凄凄古道,牺牲了自己一生的幸福换来这江山几十年的太平。我可以想象那一双在黑夜中遥望明月,呼唤着家乡的泪眼,但是终还是渐行渐远,最后化做了嫣红的瞬间流落在了时空中。唐代薛仁贵于鬓衰之年吓退突厥,树大唐雄威。却也有后晋石敬瑭向辽国自称“儿皇帝”,割燕云十六州与契丹之辱。北宋爱国将领杨继业绝食为国把杨家将的英明大大的书写在了天地之间。

归究这远去已久的种种,剥去它或壮烈或羞辱的外衣,我们心灵最能够体会的却是最人性的一种震撼。拭目望去,那浩浩荡荡出征的战士,散去的征尘后又有几个人回来?这血洒疆场的悲壮后又隐藏着多少哭泣的灵魂。也许这是一个民族的祭坛为了自己的尊严和利益必须牺牲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而如今再回头看这山河,看看往日被我们视为死敌的那些人们在今天不是和我们流淌着同一个国家的血液,拥抱着同一个明天吗?而悲哀于曾经我们的双手都沾染过对方的鲜血,彼此的铁骑都践踏过对方的心口。如果我们逝去的祖先能看见是不是会报以深深的缄默呢?

时间到了近代,八国联军进占北京,无能的清朝在雁门留下了匆忙逃跑的足迹。:“五世同堂真富贵,一心念佛见如来”想必光绪这个亡国之君在写下着样一个联句时心定是冰冷且无望的吧。

而1937年英勇的共[chan*]党又在雁门关下袭击了日军阳明堡飞机场,炸毁敌机二十四架。向世界表明了一个不屈的国家对侵略者那种永不屈服的精神。过去也好,现在也好,将来也一样不会改变。

现在这里已经荒废了,不再是杀戮的战场更不会是观赏的景点。人们来这里是接受一种洗礼,回望经过的历史那种深重的灾难,更是来清醒,记得曾经发生的一切,更牢牢的握住所有中华儿女各个民族间相亲相爱的手。并一起在蓝天下祝愿我们的祖国永远强盛。

此刻我心中的雁门关是空虚的,在暮色中游荡着的孤独的风,一轮冷清的月,和一座荒废的城。就请你还是这样的颓废下去吧。没有烽烟,没有血腥的山,没有边界、没有门的雁门关才是最美的哩。

本文已被编辑[梦天使]于2005-9-15 16:54:51修改过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无求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梦天使点评:

很有理性的一篇文字,读罢全文,不由得想起了那历历往事,或喜或悲。或许正如作者所说,就这样的颓废下去吧,空灵而自然的雁门关,才是真的最美!

文章评论共[2]个
恋尘叶子-评论

好文章!欣赏!at:2005年09月15日 下午5:56

世外桃园-评论

走自己的路!期待更好! 
  【无求 回复】:谢谢  [2005-9-16 19:36:42]at:2005年09月16日 下午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