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修养三步曲
一个人呱呱坠地,就开始要接触这个世界。小的时候,一个人的心思是很纯真的,还没有是非的标准或者利益之争,那种单纯的心态和混沌的原始之气是契合的,因此,很多学者大儒都很羡慕孩童的那种单纯而快乐的心态,如同一块洁白的纸张,没有受到多少尘世的污染。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进入成年人的人生阶段,人就生活在很多的利害冲突和理智当中。有人说,中年人的生活历史是一段内心交织着灵与肉、痛苦和无奈的呐喊的历史,这话,我信。
坐在窗前,看着落日,有老婆有儿女,朋辈难得再象以往一样浪迹街头,酒楼欢呼,而是彼此有自己的事情,相遇时欣喜一番,然后,还是忙着照顾老婆或者孩子去了。哎~~寂寞!无奈!难道这就是人生的规律。
一个人在单调的朝九晚五里,渐渐的心上落满了灰尘,时时勤拂拭的时候,又觉得拂拭不出一粒尘埃。可是心灰意懒,你却又不能说出什么关于工作好坏的理由。生活本就如此。
岁月流逝,而功名和理想、爱情和青春、希望和激情,一起在心中慢慢的化为虚无。天堂在左边,地狱在右边,可是自己就是不能达到哪个快乐的境界,很多人注重修养,企图返朴归真,象孩子一样的心无城府,一样的自由快乐。孩子的好,好在他的快乐和自由。
可是,孩子的快乐,是因年少无知,是因为不谙世事,是因为还没有接触世界和接受了太多的知识,所以天真而快乐。一个人长大了,如果老是象孩子一样蒙昧,那连生存都会成问题,还谈什么快乐和自由?
人们羡慕“赤子之心”,赤子之心并不是没有善恶,而是贵在自然和天真。本真的情怀才是修养所要追求和达到的。一般来说,到什么年龄阶段有什么样的成熟度,要比较自然一些,一个人如果有三十岁的年龄,却只有十三岁的智商,就要招来一些麻烦。年少老成没意思,老顽童虽是难得,但如果出于矫情,就容易变为老天真啊。呵呵!
“处世无奇但率真”,所以修养的三步曲,和人追求真是很相关的,因为真即是自由,自由是所有的最高的境界。就算制度吧,判断它的好坏,最大的理由也是,是不是可以提供最大限度的自由。何况人乎!!?
传统的儒、佛、道,在修身养性的步骤和过程上,有惊人的相似性。最明显的是佛家的三境界之说:“山是山,山不是山,山又是山”。从山是山到山又是山,似乎钻了一个很大牛角尖,绕了一个圆圈,起点又回到终点。实际上前一个山是山和后一个山是山有着天渊之别啊。前一个是天然的,后一个是人在复杂的各种社会关系当中,经过人事上的种种磨练,终于从沾满了红尘的心上又返朴归真,在人情世故和自由的天性当中取的了平衡和和谐。前面说过,人是按照发展的规律成长着的,不可能“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和秋冬”,用与世隔绝方式,象鸵鸟一样把头埋在沙子中装作什么也看不见,这种自欺欺人的方式是行不通的,也是不可取的。惟有通过修养,慢慢的剔除嫉妒、吝啬、眼红、恶毒、狭隘、自大、傲慢、冷酷、势利、屑小、自卑、贪婪、孤僻、阴险等不良的心态和毛病,从而养成宽容、智慧、博大、明朗、从容、真诚、礼貌、仁恕、慈悲、快乐、平和、温暖、大方、乐观、爱敬等良好的品德和心态,成为一个有人道的利人利己的人。而这些品质并不是不可以达到的,他可以经过修养达成。他还可以消除我们心内的魔障,因为我们不快乐,很多时候也是因为自己内心的重重障碍,使我们的心灵蒙尘,或者让自己生活在嫉妒、仇恨和盲目争夺的境地中。
禅总认为一个人不能采取逃避的态度,因为就算是到了天涯海角,人的本性也是一样的,“天下乌鸦一般黑”说的过分了点,但是基本人性是一致的,生命之快乐与否,不在于你要刻意去选择多么好的环境,因为你在好混竟中,照样要面对同样的人性和新的矛盾。所以,快乐和品质,不是有环境决定的,仅仅在于你心地是否光明。心如同一块田,“种豆结豆,种瓜得瓜”,如果你是用阴险恶毒的手段取得功名富贵,由于本身心地的不干净,人们也只会对你采取相应的态度,你也会受到不良心理的毒害。身份高而愤怒不断,也不是没有的事啊。所以,维护好心田是很重要的。
用一句话总结,可以很简练:“自作自受”,作好受好,作不好受不好。这样的话似乎也不太科学,但是结合生活,难道就没有道理吗?
儒家的朴、存诚、通泰三种境界的修养,实际上也不过是看山三境界的另一种说法而已,而道家的“地天通”、“绝地天通”、“天人合一”,其实也是从另一种角度来说的。儒道重天,认为天有清明健康之正气,人通过修养,不断去除心灵上的邪魔之气,就可以和正气合一,达到快乐和健康的境地,达到最终的“和”。
是啊,要是不和,老是生气,老是和人过不去,老是整天气愤,或者老是嫉妒眼红,那叫什么生活啊!是吧?
一个西方的哲学家曾经说:“一个人如果不当艺术家,或者当政治家,军事家,那么他就必须当一个搬是弄非的人,否则他会发疯,因为感情和生命能量是需要宣泄的。——或者就做一个正直的人,并且在修养中养成崇高”。我觉得这话是很经典的。我一直坚持这样的一个观点:一切为了生活。至于尼采的对,还是韩非子重要,那纯粹属于哲学游戏,何必当真,彼此相好、骂架、生气、吃饭,睡觉、压抑、高兴、恋爱、喝水……这些普通的日常生活才是我们修养的下手处,西方有一首歌叫做《无穷动》,这些也才是我们生活中的无穷动啊。
能够从平穷、富裕,不顺利、顺利等当中,努力的亲近人,不去逃避,在修养和磨砺中终于变的简单而平和,心里安详而愉悦,可以说,已经得到修养的益处了。因为,生活也许其实很简单,只是有可能我们的各方面的修养尚不到位,把它弄复杂了。
《易》经所提倡的简易之道,就在这里吧。
-全文完-
▷ 进入樱花渡月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