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北方进入冬季后挂在口的一道风景线, 它既挡风保暖,又经济方便。小小门帘不仅是气候冷暖的风景线,还是人情世故、官本位的一道风景线。
大人怕小孩子莽撞,为 小孩子揭门帘;晚辈陪长辈,揭门帘的肯定是晚辈。为举手不便的人揭门帘是一种善举。为客人揭门帘是一种礼仪。
有一种揭门帘叫献媚——免官员高抬贵手。为官员揭门帘也是人之常情的事,无可厚非。但是,刻意的去献媚,献媚门帘到了争先恐后的极致,就变味了,令人不可思议了。
车站是社会的一个小窗口,就以车站候车室为例:先前是小官为大官揭门帘,后来是大大小小的官员都有了秘书之类的小人物,揭门帘的工作就被总是跟在官员后面的小人物抢先一步替官员高高揭起。再后来,揭门帘的事就由车站工作人员做了,有人专门等候着官员,官员一到,工作人员马上把门帘高高揭起,那些陪同官员的小人物,也就没有表现的机会了。小人物也跟着官员赏脸。这一举手之劳,是官员的面子,也显示出官员的尊贵。再后来,为官员揭门帘的事就被当作一件“十分重要”的事了。每当得知有官员大驾光临,就有人布置、安排、检查落实揭门帘的事。为官员揭门帘形成了一种规矩。有时候,人不可貌相,那官员脸上也没有贴个“官”字,工作人员难免疏忽发现官员;也有时候,官员不按时间来,或早或晚不一定。这也难不住工作人员,工作人员一旦得到官员光临的通知,就将门帘早早挂起,管他官员何时到,宁肯自己寒风刺骨,也不能在官员面前表现不积极。
愚以为,这种献媚的做法,也不尽是官员的本意。有报道说,四川省有一位高官在机场就断然拒绝秘书为其拎皮箱,此举大受媒体称道。还有我们敬爱的周总理生前在一次赴南方某地视察工作时,当地的官员精心安排周总理要接见的群众一律面迎风向,好让周总理接见群众时背朝风向,周总理发现这个“秘密”后,令所有群众集体向后转,周总理自己则站在风口讲话。细微的体恤,展现出周总理的伟大风范。为官者也要多个心眼,下次再出入公共场所时,看到那高高挂起的门帘,你们也留意一下室内人们那抱怨的目光。为官献媚的人也不能眼里只有官。
本文已被编辑[漠孤寒]于2005-9-10 16:11:01修改过
-全文完-
▷ 进入马超云雀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