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古人对于中秋的很多诗词歌赋,觉得都很美。有一首使我感到有点特别,因为它是一首很有哲理并充满感悟的古诗。由此,我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传统的中秋还需要补遗。在这里,我将这首诗录出来,和大家共享——
陇城秋月满,太守待停歌。与鹤来松杪,开烟出海波。
气笼星欲尽,光满露初多。若遣山僧说,高明不可过。
——[唐]无可。
这首古诗,窃以为妙在“气笼星欲尽,光满露初多。若遣山僧说,高明不可过。”这几句上,并引发我对中秋在人间情绪盈满的时候,越发的想到需写几个字了。
依据可供查阅的文字记载,中秋的这轮月至少已经走了2700多年的漫长旅程。这轮月,在重复中跋涉盈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同时,却又在重复中见证着生命的演绎和历史的变迁。这轮月,送走了多少离人的团圆之梦,迎来了多少悲欢离合的故事!
事实上,传统的中秋是一个有着美丽传说的节日——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杵药,等等;传统的中秋也是一个心灵回归的节日——从西周到今天二十四个朝朝代代的历史浩卷里,都存留着因生活而被迫放逐的心灵在不断地吟诵着对于故乡亲人、朋友爱人的深深思念与无尽的缅怀——无序而繁杂的缠绵,不休而永恒的眷恋,以及漂泊中心情的疲惫,和渴慕中美丽的长大与顾盼!
有时候纳闷,一年的三百六十五天里月圆的日子很多,为什么单单中秋的月圆竟让人如此的重视和牵肠挂肚呢?我反复的想着,终于感悟到这种萦怀源于对于秋天丰收的感动;源于一年的辛苦,终于可以在这个季节告一段落并收获了一个轻松和有空间的心情。所以说,圆满滋生于生活的感恩,而不是仲秋的原因与虚无缥缈的传说;所以说,那些杜撰出来的动人故事,也是真正的生活在这个季节、这个日子垂满枝头的心情达到圆满境界的一串果实。
然而,传统的中秋还应该是一个感悟的节日——“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对于月圆的感悟放在中秋,是有着特殊的意义——一是你有时间和三季的积淀感悟;二是因它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值得;三是清风送爽中会有一个宁静而不烦躁的心情;四是接受丰收时心理的承受力要大于往常;五者秋雨洗过的天空比往日更显碧蓝和舒展,适合做开阔的思考。
“满招损,谦受益”要求我们别轻视身边的每一个人——
《秦昭王谓左右》有这样一段历史云:“昔者六晋之时,智氏最强,灭破范、中行,帅韩、魏以围赵襄子于晋阳。决晋水以灌晋阳,城不沉者三板耳。智伯出行水,韩康子御,魏桓子骖乘。智伯曰:‘始,吾不知水之可亡人之国也,乃今知之。汾水利以灌安邑,绛水利以灌平阳。’魏桓子肘韩康子,康子履魏桓子,蹑其踵。肘足接于车上,而智氏分矣。身死国亡,为天下笑。”
魏王的狂妄自负,竟然毫不顾忌地谈论如何使身边的左臂右膀、捆于同一战车的战争伙伴在它日意欲的灭亡之策,其结果将自己葬送在异国他乡,衣襟同盟之间。而大好河山,庙堂宗祠也被毁于一词、一言、一心事耳,真是可悲!
“满招损,谦受益”要求我们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老子》22章中所说的:“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从现实意义上讲,《老子》中的这段话并非全是消极的说辞。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为避嫌,这里只说远处的事例),中国历史上有一位人物冯道,在五代十国的乱世中,曾事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四朝九帝,居相位二十多年后晋被契丹灭亡,又媚事辽太宗。其人在波峰浪尖上左右逢源、八面玲珑,始终高官厚禄,成为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不倒翁”之一,被著名史学家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称之为“官僚的最高典型”。
冯道的成功,和自敛有着很大的关系——对下在稠人广众之间,与庶民同甘苦,共患难,世碑为兢兢业业之士,煌煌中功让三分于民;对上在行为之间,噤若秋蝉,谨小慎微。遇如此见风使舵之人,工于心计之士,其上下左右前后远近的凡夫俗子,岂不钦佩有加,极尽彪炳!
“满招损,谦受益”要求我们检点不足,放眼前程——
有这样一个记忆犹新的报道:“曾有一个‘影后’之称的明星生活骄奢淫逸,为人骄横跋扈,丝毫不知收敛隐藏,积怨无数,结果被抓住把柄,身陷牢狱、身败名裂。另有一个号称“中国第二首富”的人自负狂妄、玩弄政治、口无遮拦,结果惹出众多麻烦,一落千丈,正象有人对他评论的:‘政治是你玩的吗?’做人不易、作官凶险、作富豪更加危险,‘高处不胜寒’,是因为高处的人极易自满大意,极易轻视对手轻视危机,而且极易招致他人的怨尤妒羡,如果不时时刻刻有那种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戒惧谨慎心态,那么从高处跌下来结局就会更惨。”
关心新闻的人都知道这是一个真实的报道,我们不用怀疑。而从其中的分析里,我们充分感受着虚怀若谷的重要。
“气笼星欲尽,光满露初多。若遣山僧说,高明不可过。”厚实的人生,其厚度和深度是需要有些城府的,物极必反,曲尽见直。所以说,怀存一点谦虚的空间,细心一点做人的道理,自敛一点发生的行为,反思一点生活的起伏,对于人生不仅是快事一点,而且对于整个社会程序的规范运作,也会大有补遗!
中秋,一个使人感怀的日子!中秋,那一轮浩瀚中饱满的玉盘里,盈满着唐诗宋词、汉赋元曲和人间百态的苍生!
-全文完-
▷ 进入秋过留痕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