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秋”,在中国的文字史上有着相当长的历史。甲骨文里,“秋”像一只蟋蟀,大概古人造“秋”字的时候忽然听到蟋蟀在欢快地鸣叫,灵感一闪,顿有了此字。“秋”经过甲骨文、金文、小篆的演变,到隶书的时候就变成我们现在看到的“秋”字,而程邈当时又在想什么呢?
古代对四季的认识是模糊的。距今三千五百年的商代只有春秋两季的划分,当时的秋季包括现在的秋冬两季。古文“冬”是在周代后期出现的,像太阳被锁进在一间封闭的房子里。
屈原在《离骚》中有“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其弟子宋玉在《九辨》中说“秋既先戒以白露兮,冬又申之以严霜。”意思是白露告诫人们秋天到了,然而到了现代,却不以此为标准。
(二)
在一本厚厚的汉语辞典,可以搜寻到许多“秋”的足迹。“秋波”,比喻美女的眼睛像秋水一样清澈,因而苏轼诗中有“佳人未肯回秋波”;而“秋水”一词在王勃《滕王阁序》中有一句流传千古的美句“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还有一个成语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那就是“秋后算账”,大概被人吭过的人都会如此抛出一句,威胁不一定立竿见影,但对方也不敢胡作非为。
如今,时间已经过了立秋,但炎热的天气还让人感受不到秋的气息。因而,想象丰富的古人又造了一个词——秋老虎。老虎的屁股是摸不得的,当真是令人拍案叫绝!
(三)
到了秋天,也就到了收获的季节。“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播种下去的种子,秋天结果就可以收获。金秋时节,勤劳的人民将汗水洒在太阳下,洒在田地里。从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开始,每当收获时,人民就要举行隆重的“告秋”祭祀活动,把收获的喜讯告诉祖先或自然界的神灵。这种秋收季节祭神的活动,在中国一直延续了好几千年。
然而,古代文人面对秋天和秋色,看到萧条的景象,往往发出“悲秋”的感叹。如范仲淹在《苏幕遮》中说: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读此诗,当中写尽了未归人在秋天的怀乡之情。到了元代,读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却是另一番滋味“枯滕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而在刮风下雨的时候,林黛玉的一首《秋窗风雨夕》淋漓尽致在笔尖流出“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倘若宝玉看到此文,又会是如何感想?
然而,并非所有人对秋天会产生悲凉、伤感的情绪。刘禹锡在《秋词》中说“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秋高气爽的日子,一个人或约好友二三,走出平时的生活圈子,接近大自然,心情一定会随之开朗。
到了现代,非常喜欢《故都的秋》。西山的红叶,满山的枫树点缀其中,那是一幅何等的画面,只能在文字中欣赏和想象。秋风扫落叶,《淮南子》说:“见一叶之落,而知岁时之将暮。”时光匆匆,当我们走过一年的四分之一,留在我们心中的又有什么呢?
(四)
说到秋,不能不提到中秋节。中秋节作为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一直以来是人们团聚的日子。中秋节还远着,月饼的广告在电视上打得火热。中秋节那一天,通常会在庭院摆一方桌,放上圆饼圆果来祭拜月神。然而,中国人拜月神却是自然质朴的如朋友见面相揖,并没有犹太人、阿拉拍人那样慎重。
小时候,奶奶在中秋节那一天,必然会对着圆月念念有词一番,都是一些祝福的话。我们兄弟姐妹几个,年龄差不多,眼睛早就盯上供在桌子上的月饼,不知月神知道又会是怎么样的?古人关于中秋佳节的诗词,最喜欢苏轼《水调歌头》,宋人胡仔曾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馀词尽废。”(《苔溪渔隐丛话》)
深夜,对月饮酒,并吟之: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可惜,我是一个俗人,终做不到一大词人的风范。作此文,支持征文活动。
-全文完-
▷ 进入北方的雪狼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