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随着那一场又一场淋漓的雨,缓慢的渗透进这个季节。空气中似乎都有了一丝秋的味道,也许明天走出去又是一片骄阳,但此刻的感觉,忍不住轻叹:天凉好个秋了。
在南方,这份秋的感觉并不浓,只是有些许秋意罢了。但qq上女儿的衣着,便可以很明显的看出,秋已经在故乡不仅仅是“意”了。女儿穿着那套大红的唐装外套,胸前有朵大大黑色镶金边的花。头上也扎着两朵大大的红花,连着她无邪的笑靥,整个就是花团锦簇了。
也许是因为摄像头的原因,那衣服在镜头上显示粉红色。看见她象模象样的戴上耳机,脆脆的叫了声“妈妈”,问她“天天,你是不是穿新衣服了?”
“没有。”女儿告诉我。
“那你穿的哪件衣服?怎么妈妈以前没见过?”我又问她。
也不知她在那头咕噜些什么。没有听清。再问她就烦了,一边摘耳机,一边叫“妈妈”。还以为她叫我,便巴巴的应了。谁知她把耳机给了二姐,说“我不跟她讲了。”然后便不再理我,独自一人坐在那儿啃梨了。
后来问了二姐才知道衣服在视频里变色了,还是之前那一套。再叫她过来听电话,她亦不肯了。
她叫二姐“妈妈”,这是我尚未离开她之前她便如此。只要我在,她便不叫“妈妈”,叫“姨妈”;我不在,连同大姐及嫂子都成了她的“妈妈”。
(一)
二姐告诉我,前两天女儿去她家玩。
她一声声的叫“妈妈”,二姐问“天天,你是谁家里的?”
“你家的。”女儿答得很快。
“我家的,我家的就姓刘呢!”二姐公爹故意逗她。
“不,我姓陈,我不姓刘。”女儿毫不迟疑。
“那你爸爸妈妈是谁?”二姐问
女儿准确无误的说出我和先生的名字。
“那你就不是这家里的。”二姐说“这家里的姓刘,你看小哥哥也姓刘。”
“我是这家里的,你是我妈妈。”女儿一边说一边用手指点着房间里的几个人“你是我爷爷,他是我小哥哥!”
是与不是,在那一刻似乎真的不重要了。我知道二姐给了她母亲一般的呵护,而且因为女儿的淘气,小哥哥也挨了不少打。
(二)
女儿喜欢看电视。有一次打电话回去,她接了电话,叫了声“爸爸,妈妈。”便心不在焉的应付着我们。后来干脆把话筒递给舅舅。问小弟原来她在看电视。居然是《杨门女将》。
我说“她看得懂吗?”
“谁知道她,还看得很入迷呢?”小弟告诉我
“还说呢,上次去镇上,看到里面一个演员打的广告。她居然指着说‘姜大牙’(我不知是否是这几个字,但据弟弟说是剧中的人物名)”小弟在电话里告诉我。“弄得满车的人都笑。”
想想那打广告的明星,肯定与剧中的不一样了。但女儿居然能认出来,且说出名字。不能不让我感到惊奇了,在那一刻明白,女儿真的在慢慢长大了。
(三)
一次,二姐带她去镇上玩。
只玩了一会,她便说要上厕所。好在镇上有开店的同学。二姐把小东西领到卫生间上厕所。
上完厕所出来,小东西一边走一边说“好臭,搞卫生不过关!”且皱皱小鼻头。
二姐以为听错了,忍住笑问道:“你说什么?”
“好臭,搞卫生不过关!”女儿响亮的答道。
二姐笑倒,指着同学说:“听见没有,人家嫌你们的厕所臭,说搞卫生不过关呢!”
同学亦笑,再问女儿说的什么,女儿亦同样回答。
满屋子人皆笑。
(四)
小孩子都贪吃,女儿并不例外,似乎更甚。
那日,女儿向她外婆要零食吃。
“没有,哪来的吃的。”外婆说。
“去买,商店里有。”女儿一点不含糊。
“拿什么买?”外婆也问她。
“钱,拿钱去买!”女儿告诉她外婆。
听见二姐说起这事,便想起女儿只有一岁多时。要吃零食了便会闹着要出去,到了超市便不闹了。只是女儿不贪心,不管什么东西,只要有一点便可打发。而且不会一定非要某种东西,你可以和她商量。
(五)
转眼,女儿马上要过三岁生日了。远在广东的我,并没有寄任何东西回去。不是不想,而是不得已。在这一刻,更深的体会到生活的无奈。
对于女儿,我的心里只有深深的愧疚。生活让我在不断的奔波中,放弃了做母亲的权利,放弃了看着自己女儿成长的快乐,也放弃了女儿对于我的依恋和信任。
现在的女儿,即便我回家,她也一定不会就认同我是“妈妈”。在她的浅意识里,或许二姐还更是“妈妈”。但不管怎样。只要女儿能够平安健康的长大,便是我最大的幸福。
我想女儿生日的那天,我会打电话回去的。但是,我到现在也不知道,自己能够对她说些什么?能够对她承诺些什么?
想到此,心里就会难过。但生活不会因为我的难过,而停滞不前。只希望,我们一家人能够尽快的团聚。让家象个真正的家。
天天,希望明年的生日,妈妈和爸爸可以陪你渡过!
-全文完-
▷ 进入恋尘叶子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