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埙”字在大多数人眼中可能要归于生僻字了,就像这种乐器本身一样,虽经过烈火的煅烧,然而最终冷却了下来,成为一团冷冰冰的陶瓷,成为了一种被冷落了的乐器。
确实,现在真的很难再听到埙的声音了,尽管它的声音是那样浑厚与悠长,它的旋律也能让人体味到一种辽阔与茫远,然而这些似乎都只留在了很久很久的古代。
我不知有多少人像我一样向往那种陈旧的古调,至少我渴望了解埙。
终于有一个机会,我看到了一个人在卖埙。虽说有大有小,色泽花纹也不尽相同,但终究只是一个带着孔的圆壶。虽说精巧,却没有想象中那么神奇,这真是那种古人喜爱的乐器吗?
我请摊主帮忙吹奏一曲,他答应了。浑厚悠长的古调在我耳畔响起,似乎把我带到了长
安的古城下,把我送到了涛涛的黄河边。其实他吹的并不是很好,有点跑调,我过了好一回
儿,才分辨出他吹的是那曲“阳关三叠”,然而,我却感到了一种难得的欣慰。
我买了一个我最喜欢的埙留作纪念,尽管我并不回吹奏,但看到它我就仿佛听到了那撩
人情思的古调。我开始喜欢上了这种乐器,开始为中国的古人而骄傲。
遗憾的是,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曾听到过埙曲,也未曾遇见过会奏埙的人,只有脑海中不
时响过那曲古老的“阳关三叠”,倾诉着千年前细雨古城的凄冷与寒凉……
认识箫是在李白的那首词中:“箫声咽,秦娥望断秦楼月”。然而只是在听过箫声之后,
才知道大诗人为何要用那个“咽”字。
箫声凄婉,哀怨,曲曲扣人心扉,声声动人思绪。箫声如同伤感的人们在倾诉心伤的故
事。箫的旋律与其说是奏出来的,不如说是呜咽出的。
在那个“宫商角徵羽”的年代,箫也曾跻身于钟鸣鼎食之家,也曾陈列在市井伶人之阁,
从“妆台秋思”到“关山月”,声声箫声也不知呜咽出古人多少凄婉与哀冤的情愫。
然而与埙相比,箫现在的情形也好不到哪里。如果说埙来自泥土注定了它的凄凉,那么箫呢?由翠竹来而来是不是就一定要孤寂呢?
我曾看到一些教人吹箫的乐行,这多少让我的心头掠过一丝欣慰,然而学的人却不很多
呜咽的箫声响过零散的片段之后最终趋于沉寂。也许只有苏学士文中的“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才能让以后的人们领略最真实的箫声了如果现在还有“二十四桥明月夜”,是否还会有教吹箫的玉人呢?我的感慨和杜牧当年的相似,只是原因不同。
我不知道现在埙箫的古调为何会如次沉寂。是不是在历史的旋律的演奏中遗失了这两个浑厚与凄婉的音符呢?也许吧,毕竟我们遗失的太多了……
也许是因为世界变了,城市不再需要高墙来束缚,人们的故事,也未必要用那遥远的古调来讲述。埙,它的声音太过浑厚,低沉,追不上如今轻快的旋律;箫它的调子太过凄婉,哀怨,违背了人们寻求愉悦的心情,它们终究成为了被冷落的一族,只得躲在不为人知的角落,回顾着往昔梦幻般的辉煌。
街上到处可听见电子音乐,人们正用它来诠释着时尚,还有那些不时而至的西洋乐声,
有人以此来展示着高雅。
我有些悲哀,为那渐远的古调,也为我们所遗失的一切,不知何时古韵重回,埙箫也不再寂寂无声……
本文已被编辑[shihan123456]于2005-8-20 12:28:09修改过
-全文完-
▷ 进入天际浮云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