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徐神仙的传说(十八)蕉下鹿

发表于-2005年08月20日 清晨7:17评论-1条

十八、恼世人玉帝震怒 求火神金陵弭灾

至正九年(公元1349年)到十一年间,祥可常到吴楚一带游历。

一日,祥可来到六朝故都——金陵,一看果然名不虚传。那石头城龙蟠虎踞,雄峙江南,风景绝佳。著名的秦淮河上灯光船影,五彩缤纷,笙歌盈耳,惹人注目,河畔的酒楼茶馆,描金画檐,绣花帷幕,五光十色,追欢取乐的人们趋之若骛,猜拳斗酒之声不绝于耳。更有那台城外明净荒寒的玄武湖,莫愁湖水面上矗着美丽飘逸的莫愁女,酿着幽幽古味的鸡鸣寺,寺后那口令人扼腕叹息的胭脂井,“高台犹以‘雨花’名,一片山无草敢生” 的雨花台,一片绝壁,危亭翼然的燕子矶,…… 把这六代豪华的金粉之地,占尽形胜的东南重镇,点缀得如锦如画,一派歌舞升平。

祥可在聚宝门至通济门一带的繁华热闹街道上溜达,走累了,来到世德堂书铺歇息。正悠闲的喝着香茶,漫不经心的看着店门外过往行人,忽然,一个身材高大、须发皆紫赤、虬髯豹眼、仙风道骨的人映入眼帘。祥可一惊,这不是火神祝融吗?他来凡间何事?

他迅速走出店门,暗暗尾随其后,到一僻静无人处,赶上几步,作了一揖道:“山人这厢有礼了,敢问星君下界为何?”

祝融停下脚步,回礼答道:“我奉玉帝之命,前来焚毁金陵。”

祥可问:“为何要焚毁金陵呢?”

祝融道:“只因此地人心不古,世道日衰,相互残杀,暴殄天物。故天帝震怒,特发此旨,要我前来。”

祥可道:“就不能网开一面么?”

祝融道:“小神不敢违背天命!”

祥可道:“帝命虽不可违,然我今日有幸得遇星君,还望看我薄面,想法周全一二,山人不胜感戴!”

祝融道:“此事甚是为难!”

祥可道:“固知星君为难,然上天亦有好生之德,万望星君曲全!”

停了半晌,祝融道:“大仙想办法弄些柴草,在门前广为堆放,看到时能否蒙混过去。”

祥可道:“此法甚好,但不知刻限何时?”

祝融道:“切记,第三日正子时。”

祥可拜谢道:“多谢星君垂怜眷顾!”

火神作别而去。

祥可回到书铺,告知掌柜,火速印发传单,广为散发。要求各商家店铺、居民住户在第三天子夜离开居室,谨防火灾,同时多多搜集柴草,堆在门前空旷之地。

掌柜遵命而行,并派出所有的伙计四处散发传单,告诫居民市肆千万当心,依此而为。

到了第三日子夜时分,大火果然骤然而起,接着,刮起了大风,风助火势,火借风威,一时间,所有堆放的柴草垛尽数燃烧起来,金陵城内火光冲天,喧哗嘈杂之声充斥于耳。到了这时,人们这才相信传单所言的确非虚。有那不信的,门前未堆柴草,房屋顷刻化为灰烬。

再说,那天祥可向祝融求情时,刚好有两人结伴路过身旁,听到了一些谈话。其中有个人不以为然,他想,好好的一座金陵城,会有这等事!我看他二人也不像什么鬼神仙,纯粹是故弄玄虚、耸人听闻,根本不予理会,结果葬身火海。另一人半信半疑,觉得防患于未然也没什么不好,权且试试,反正也没花费什么,无非是拾些柴草,如果万一真有这回事,也好消灾避难。直至真的灾难降临,看到那人被烧死了,才恍然大悟。

他到书铺找到祥可,盛称其德,并询问祥可前日与之说话者为何人,祥可道:“彼乃火神也!”

那人问:“先生何以知之?”

祥可答道:“看其相貌奇异,因故询问,方才知之。”

那人随即四处宣扬,说有一活神仙化解了金陵一场大难。等到众人蜂拥来到书铺欲向祥可报答救灾之恩时,人已不知去向了。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蕉下鹿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古草
☆ 编辑点评 ☆
古草点评:

作为连载小说,
字数应该在2000字之外。
期待更好:)

文章评论共[1]个
辛丑-评论

内涵饱满,有趣!:)惹人喜读:)at:2005年08月24日 晚上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