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赭山游记大胡子

发表于-2005年08月11日 下午6:06评论-1条

从未出过远门,这次因为一件公事可以到芜湖一游,心中自有一番说不出的畅快。如饮了甘泉似的,泉还未下肚,而肚里早已清香流泻了。芜湖在江南,而江南一直都是我心中一个期待已久的梦,而今此梦就要圆了,怎不令人大呼快哉。

火车在新建的长江大桥上呼啸而过。长江,这条二十年来一直奔腾在我心底的长龙终于奔来眼底,看那辽阔的水势宛如一条白练直通天际逼人双眼,不由得想象起她千百年奔泻的姿势是何等的痴情与执著,她绵远的生命养育了两岸多少生灵……

思绪还在想象里自由的奔驰,火车却在一瞬间冲过了大桥,隔着厚实的车窗玻璃那奔腾的水流声还依稀可闻。就在这一瞬间突然发现长江岸边挺立着一架大山,赶忙回头看去,烟雨中大山在浓雾里越发显得安静和神秘。对坐的一位女孩对我说:“这就是赭山,挺拔宏伟,山上的风景好美的。”我以前似乎听说过这个山,但印象不深。这时听她这么一说不禁有些仔细地看去:赭山陡峭的山脊如一把利剑笔直的插在长江边上,仿佛一位古代的侠士温柔的呵护着他脚下的女人;长江蜿蜒的流泻把她的腰身舒展的更加开阔鲜活美艳动人。我原以为赭山只不过是座红色的大山,必然不会有什么妙绝的风景,否则依它的地理位置和战略角度早就名扬江南了,不然哪有据着天险而至今默默无闻的道理呢。如今亲眼看见赭山的风貌,原先自以为是的想法一扫而空,赭山披着一件江南特有的服饰,长衣婆娑地在风中舞动,流动的浓浓翠色好似要随奔泻的长江绝尘而去。

在住处安顿好已经到了下午一点,安师大的接待老师很是通晓人的心思,主动给我介绍了一通赭山的历史并要亲自做向导领我上山,我自然是十分高兴。有这么一位熟悉赭山的人同游而且还是个诗人不用说这一路就要变成诗路花语了。赭山紧邻学校原本可以从南门直接上山,可这位老师说:“上山一定要从正门的,而且这样走还有一定的道理呢,以后你就会明白我为什么这样做了。”我半信半疑的跟他上了辆公交,走了大约两站路后又跟他下了车。他边指着路边说:“那就是正门。”我的劲头一下来了,大步飞奔过去。第一眼看到的是一方半亩大的水塘,水面上浮满了碧绿的睡莲。此时睡莲花正开,粉红中夹着一丝白,颜色搭配的养人的眼。微风拂水阵阵清香直扑鼻孔直沁入心脾,说不出的舒服慵懒漾满全身。塘畔半卧着一头老牛,灰如泥土的皮肤不仔细看还以为是真的呢,只是不知道那调皮的牧童哪里戏耍去了?大山就在这水塘外的几十米处渐渐隆起,然后挺拔成一个可以俯瞰全城的高度。不用说爬山了,单就大山本身的气质禀赋就是多么的富有诗意啊。

不走修好的道,专挑无路的草径,没想到事先未商量,我俩却选择了同样的道路,真是不谋而合,这一来可比早先亲近多了,看来这位先生也是性情中人啊。我一边爬一边说:“你们芜湖人真幸福啊,城中放着这么大的一座山,不要说闲时游玩的方便惬意了,那出奇好的空气就让人羡慕得要死了,好象在城市中放入了一个绿色纯天然的大空调,这样的城市就是住上一辈子也不让人厌烦。”先生得意的说:“是啊,不光这座山,城中还有大小两个镜湖,也是涵养空气的好地方呢?”“镜湖,听这名字就知道水一定非常的清澈了,清如水明如镜吗?”先生说:“你猜得还真对。等下了山,我在领你去看看。”大山在起始处还很平坦,时常能看见一块块平整的剖面,大概留有其他的什么用处并未栽树,露着黄红色的泥土。往上山势开始陡峭,树木多起来,偶尔有一两个树干直径惊人,猜想或许有百年的树龄。此时已经寻找不到道路,满山都留有早晨大雨冲刷的痕迹,有的低洼地方天长日久形成了一条条沟壑纵横的山沟,沟旁铺满了黑褐色腐烂的树叶,脚踩上去滑溜溜的,更是难登。走到近处能清楚得看见沟底部显露着黄红色的岩石,又一次在我的脑袋中证明着赭山的含义;头顶上大树伸展出浓密的枝叶如一把绿伞遮住了夏季的骄阳,蝉不知在哪棵树上悠闲的鸣叫,我猜想:它一定叫着爽啊,爽啊……虽然山路是那么难行但满身不见一滴汗,人们常说避暑避暑,看来大山确实是消夏的最佳去处。

空山常闻鸟语,赭山静得能听见人们细声细语的交谈,有时从山下的赭山公园隐约还飘来几声黄梅戏的曲调,唱的是著名的《打猪草》选段,演唱者字正腔圆,向导打趣得吟道:“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摇头晃脑先生味十足。不觉间已到山顶,睁大眼睛细看又是一番美景:山顶原是一座平台,二十平方大小,四周环设大理石石凳。中间包裹着一座八角小楼,楼约三层十几米高,可拾级登上楼顶,一观全城山水。和先生在石凳上坐下,聊了会闲话。中间的空挡几个老头老太也有说有笑悠闲地上得山来,我不禁在心底暗暗的惊讶芜湖的老年人身体真是强健。哪能不登楼观城呢,走过狭长的台阶,回环处但见翠影琳琅诗意顿生。立在楼顶,俯瞰江城,高楼林立起伏如画;西眺长江,满目银浪熠熠生辉,真有李白睹长江而发的“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之感,胸中浩荡之气奔腾狂泻呼之欲出。

下山走的是另一条路,绕过“观云亭”古色生香的楹联,就看见一级水泥路直通山下。一幅木刻楹联写得很是精彩,可惜只记得半句八字,这里不提也罢。只记得路口有一处高高的牌坊,上书“江山入画”,细想也是实事求是,此山共彼江的确是幅绝妙的山水。问先生可有诗,先生笑而不答。山腰建有一处“中山堂”,不知是纪念谁?问先生也不知。就如此一级级走下来,山势渐缓,知道快到山脚了。一路见游人不断,老人居多,小孩次之,都眉飞色舞喜笑颜开。我问先生原先不从近处上山,可是怕下山累人。先生说:“一半而已,还有个好去处要领我去,就在眼前。”

我顺他指引的方向看去,只见一片古色古香的庄园矗立不远处。遂加快脚步上前去,一眼看见那匾额上用遒劲的行草写着“翠明圆”。原来是一处仿苏州的园林,我一下来了兴趣,以前光听说苏州园林如何的了得,今天到要亲眼看一看它的佳处。这一看到是真正吓了一跳,简直美得怀疑不是身在人间了。偌大一个园林静悄悄无人打扰,犹如一个温婉可人的江南女子正在娴静安卧。我们都不敢贸然制造响声,惟恐这样会惊扰了她的美梦。惊入眼帘的是一方活水,水清如镜,耳畔听见哗哗的水流声但偏偏又寻觅不见。沿着一铺竹桥走去,小桥吱呀吱呀的轻响,流水在脚下轻快的唱歌,桥栏随意的悬挂着些大红灯笼,微风吹来细微的摇晃很有些情致。竹桥忽而铺在水面,忽而跃在假山之间,忽而山穷水尽,忽而又柳暗花明。水边,不知从哪里搬来一架江南特有的风车颇有些写意。岸上,十几个木制的小屋亭亭玉立,想来大概是供游人消暑之用,也许是情侣爱之巢吧……

还得从这幻境中走出来,毕竟“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但心神早已烙上了江南的烙印不得回归,也许是给火车上的小女人偷走了吧。这一次的行走将是我重新认识生命的开始,一切都归

于江南,归于诗意的心灵。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大胡子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流泪的木偶点评:

文笔自然,只是显得有些拖沓不精练了!
期待你的更好。

文章评论共[1]个
陪peipei-评论

盛夏游赭山镜湖,是享受,谢谢大胡子给我带来享受了哦!
  【大胡子 回复】:想不到背景换了还挺漂亮的,和你的话一样中听。 [2005-9-21 16:39:10]at:2005年08月11日 晚上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