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气节学识 道德风范南山孤独人

发表于-2005年08月05日 晚上8:36评论-0条

虽然非常急于领略海南那碧海蓝天、椰林婆娑、红槿花绚丽的旖旎风光,但是,当机场的大巴在椰树夹道的公路上疾驶时,眼前出现的却是想象中海口的“五公祠”和“五公祠”里敬奉的五位人杰;脑海中翻滚的是“五公祠”二楼的大柱上,凝结着一代人杰精神风范,抒发着由此而引发回肠荡气情感的那幅楹联。这幅楹联是这样写的:

唐宋君王非寡德 琼崖人士有奇缘

是的,若不是唐宋王朝那几个昏君寡德,何以有五位官居宰相、副宰相,并且忠心事君、心在社稷的人杰或携家带口或抛妻离子,在自然环境上的险恶、心理上的凄风苦雨中,长枷披锁,千里押解,被人驱赶着渡过风高浪急的琼州海峡,来到这当时尚属荒昧的岛屿。若不是海南这块土地的接纳,琼崖人士怎能有缘在这天涯海角之地看到位极人臣的高官,看到这些忠臣孤子的精神风范道德文章,从而为他们修庙立祠祭奠他们的英气并传之久远。

在历史的一段很长时期,尽管中原大地已经有千年的文明教化,但海南还属于荒蛮之地;尽管在西汉、东汉曾经有两个“伏波将军”在南中国大地上横刀立马、开拓疆域时光顾过海南,但是直到三国孙权想南征海南时,还有人劝阻道:“殊方异域,隔绝障海,水土气毒,自古有之。兵入民出,必生疾病,转相污染,往者惧不能返…”,孙权不听,南行将士,死者十之八九。基于这种险恶的自然环境和人们对天崖海角心理上的障碍,朝廷的当权者们就把流放到海南视作比满门抄斩差一点的、严厉的惩罚。就这样,历史演进到了唐朝宋朝,就这样,五位气节学识很高的人杰来到了海南。

第一个来到海南的是唐武宗时任过宰相的李德裕,他的父亲是唐朝的名宰相李吉甫。李德裕宦海数十载,是唐朝牛、李党争中李党的领袖,有很高的道德才学,力主削平藩镇,在党争中失败,被流放到海南。拖家带口,不仅自己贬死崖州,还留下后世在这海天一角。接着来到这里是南宋初的李纲,任过宋高宗时的宰相。书载:“纲负天下重望,以一身用舍为社稷人民安危”,主张抗金,被高宗流放到海南的万安。十七年后,曾两度担任高宗时期宰相,因主张抗金,与秦桧闹翻的赵鼎蓬头垢面地被押解到了海南。到了海南还不能解秦桧的心头之恨,时时摧残。门人故吏不敢再与他书信往来,他一直在疾病和饥饿中挣扎,在岛上过了三年,为了不让秦桧再迫害他的儿子,他绝食而亡。史载:“每宋使至燕山,(金人)必问李纲、赵鼎安否。其为远人威服如此。”自己敌人都佩服的人,却被自己为之献身的朝廷陷害,真让人欲哭无泪。与赵鼎同案的是曾任副宰相的李光和曾任枢密院编修官的胡铨,他们在赵鼎绝食自尽的前后被押解到了岛上。李光是一位不畏权贵的中鲠刚直之士,他的案子祸及五十余家,和他一块来到海岛的长子先他而亡,秦桧对他的迫害不断升级,他受的痛苦更加惨烈,但终不与奸相秦桧合流。胡铨更是一生反对议和,力主抗金,在秦桧权力正炙手可热之时,他上书皇帝,请诛杀秦桧,以谢天下。他们在岛上留居了很长时间,受尽了折磨,直到秦桧死后才回到大陆。

我想这五位人杰是怀着一腔恨来到这里,然而,还有一个人是怀着一腔冤来到海南的。尽管“五公祠”里没有给他塑金身,但他确实在“五公祠”的前身金粟庵里住过,现在“五公祠”里还有纪念他们兄弟俩的祠堂。这个人就是名垂千古的苏东坡。苏东坡是继李德裕之后来到海南的,但是我始终不明白,为什么在“五公祠”里没有他的金身塑像。是他的年龄不大吗?非也!他第二次遭贬流放到海南时已经六十多岁。是他的官做的不大吗?非也!在北宋他也曾做到相当副宰相的位置。是他在海南的时间不长感情不深吗?非也!当他第二次遭贬乘船从京城南下,一路连贬四级,好不容易在广东惠州盖起了房子,把儿孙接过来准备享受天伦之乐时,一纸令到,让他渡海。到海南,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衣食住行都受到严重的困难。他在海南居留三年多时间,自己耕种,自己酿酒,自己采药,连写字都要自己造墨,受尽了非人的磨难。然而,就在这个磨难之中,他完成了对《尚书》注解,完成了对陶渊明最后十五首诗的和韵,完成了对他儿子人格和文化的培养,与当地的百姓了建立深厚的友谊,留下了大量的诗篇。当他蒙赦从海南北返时,他对这段人生经历的总结是: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大巴的车轮飞滚,满眼的桄榔、椰树、红槿花绵延不断。一个奇怪的念头伴着空调的凉气突然涌进心头:假如这五位大臣是武官怕死,文官爱钱,没有一点职业道德、没有一点责任感、尸位素餐的官员,那还有这个“五公祠”吗?假如苏东坡是一个见风使舵、迎逢谄媚、阿谀奉承的封建官僚,那么今天还有从南到北纪念他的馆堂吗?他们身上还有那凛然不可浸犯的浩然正气吗?继而又想,正是他们所受的良好教育,使他们成为一个有职业道德、有责任感的人,完成了自我道德的塑造,当历史需要他们的时候,就能够舍弃“小我”完成“大我”,把自己定位在历史进程中的一个时段上。

至此我完全信服了林语堂先生的那个论断:“人的生活,也就是心灵的生活。这种力量形成人的事业人品,与生而具来,由生活中之遭遇而显示其形态。正如苏东坡在潮州韩文公庙碑所说:‘豪然之气,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恃生而存,不随死而亡矣。故在天为星辰,在地为河岳,幽则为鬼神,而明则复为人。此理之常,无足怪者’”。

苏东坡和五公永远活在这蓝天碧海椰林婆娑的世界里,此理之常,无足怪者。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南山孤独人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Zippo点评:

气节与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