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人们碰到一起,打招呼时说:“吃了吗?”
后来路遇,改成了:“你好吗?”
今天相逢,在大部分的人口中又变成:“怎么样,现在过的好吗?活的快乐吗?”
由物质到精神,关怀的内容发生了本质的变化。
然而,快乐的理由呢?
很多人的回答是:“享受生活呀。”不同的是他们的快乐有不同的渊泉——一个小学生说:放假了最快乐,可以看电视,可以睡懒觉,可以玩了。”一个下岗工人说:“如果可以找到一份工作,我就快乐死了。”一个上班族说:“什么生时候到退休,可以快乐的享受生活。”一个操劳了一辈子的母亲说:“全家人健健康康,平平安安,比什么都让我快乐。”一个老太太说:“我如果能再活几年看到,看到儿孙满堂,就是福气,那就更快乐了。”至于我呢?是随心所欲的想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只要活的充实,活的随意,活的就快乐。
但在现实生活中,现代人时常心为物役,有太多的患得患失,因此,错过了许多的快乐和幸福。有许多人强调说:“我不知道怎么才能快乐,我就是不快乐。”
是的,这些出自自然,发自内心快乐的感觉真是太少了,甚至许多人找不到令自己高兴的事,找不到快乐的理由,于是人们就花钱找乐来代替,不快乐的人多种多样,主要是人们在情感上无法放松,想得到的东西太多,这就破坏了人们内在的自然成分,打破了人们的许多规律,每个人心中的压抑感都大大的增强了。人们追求的目标,被经济社会的浪潮一再的拔高,没有房子,想房子,有了房子的 ,想大的房子,有了大房子,发现还有更好的房子。没有私人汽车,想私人汽车,有了私人汽车发现还有那么多比自己的车更好的车。这一切都深深的压在人们的心里,使人比已往更加的贪婪,更加的不满足。而心情反而变的很糟,很坏,十分的脆弱。
向四周看看,和别人比较已经成为了经济社会中,人们生活的一种习惯方式,越来越无法摆脱,人们都在拼命,都在为一个“外物”而活着。
在这种情况下,人的生活中老是没有“完美”,你已经很有钱了,可是还有比你更有钱的,你已经活的很不错了,比你生活的好的人又有的是。于是,你还是快乐不起来,这样一比,不如别人,根本快乐不起来。天长日久,这就成了一种心理上的问题。
经济社会的残酷性,大概不在于贫富的差距,贫富的差距会永远的存在,而且还会越来越大,问题是,人们在比什么?如果是比钱,比谁富有,那么人人都不会有好日子过,因为比来比去,你总不会是第一。这就会使你不快乐,使你无端的遭受莫名其妙的打击,这打击是来自你自己的内心。
人的心其实是自然界最遥不可测的欲海,有了电视机,还想要电冰箱,手机,空调,汽车,房子,别墅……然而人心也是最容易满足的,一句句宽慰的话语,一张张温暖的笑颜,一个个会心的眼神,一声声真诚的问候,一个个良善的祝福……就是一根根棒棒糖,一棵棵开心果,一直香甜到我们心里,使我们 回到快乐的童年。
快乐起来的理由有万万千千,这是一种内心的调整。现在人们已经开始比快乐,比轻松,比长寿,比健康,比谁活的更自在。
-全文完-
▷ 进入女人花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