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读诗杂感南山孤独人

发表于-2005年08月04日 上午10:44评论-3条

苏东坡先生有诗云: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到得原来无别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这首诗的字面意思是:庐山的烟雨和浙江钱塘潮水是壮美非常的人间景致,在没有亲临其景观赏评品之前,胸中有着巨大的企盼。然而,等到亲自目睹耳闻之后,体会到的却往往是与原有期盼,有着一定程度差别的遗憾。在这首诗里,东坡先生好像犯了诗家的大忌,短短的28个字,就有14字个完全相同。但细分析起来,两个字面完全相同的句子,意境截然相反,意义完全不同。前一个“庐山烟雨浙江潮”,讲的是诗人尚未见到,但是却完完全全存在的人间圣景,是澎拜于诗人心间,产生着巨大诱惑的神圣。后面一个的“庐山烟雨浙江潮”,讲的却是诗人观赏评品归来,对事物感知之后,在心中产生的认识。这种手法,非大手笔不能如此炉火纯青。

人生常有这种境遇;小时候望着飞奔远去的汽车,就把乘坐或驾驶小汽车当作自己心中的美丽向往。现在因公因私,经常坐车或驾车,目标是实现了,却经常感受的是骨酸肌痛。90年代初,看到大款们腰挎bp机,手拿大哥大,非常羡慕,曾暗诺我若有这些物件,定会很好爱护。现在有了自己的手机,却又经常犯愁,因为现代科技日新月异,淘汰更新,人心无止境,把当初视为心上之物的东西,看作了平常。常听人们说“看景不如听景”,实际上揭示了这样一种心态:当那些被自己思维蒙上神秘光环的幢景,又被自己的视觉和心臆揭示时;当那些心目中一致期待向往的目标,经过努力已经达到后;当那些鼓荡着人们去拚搏去纷争的诱惑成为现实时,那些曾使你神往的美丽都在你的心理上成为过去,或化为一丝幽怨哀愁,或成为寻觅新目标的基石。

然而,无论事物什麽结局,要想对事务有所感知,必须有感知事物的经历。有了经历,才能有所感受,有了感受,才能发出感叹,这感叹,或慷慨,或委婉,或荡气回肠,或婉转凄楚,都是立于经历的基础之上。假如,东坡先生只对庐山烟雨的迷梦缥缈、对钱塘潮水的波澜壮阔如雷贯耳,而没有亲自去观看体会,那他的胸臆就只能存储在“未到千般恨不消”的意境中,没有体会的快乐,没有感受的遗憾,只在原地停留,永远不能升华到一个新的企盼中去。

其实,人生就是在这种不断的升华不断的企盼中,体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构筑着自己一生全部的可能幸福。“幼年时父母的慈爱;童年时好奇心的满足;少年时荣誉心的树立;青年时爱情的热恋;壮年时奋斗的激情;中年时成功的喜悦,老年时受到晚辈敬重的尊严;以及暮年时回顾全部人生毫无悔恨羞愧安详满意的心情,”都是从一个企盼到另一个企盼,行进着,经历着。人类世界就是在这种企盼、努力、实现、感叹到再企盼、再努力、再实现、再感叹中,循着一条探索的道路一步步走向未来的。

行进吧,经历吧!经历多了就有了阅历,有阅历了就能对世上的事情洞察的更清楚。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南山孤独人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漠孤寒点评:

路要一步一步走,饭要一口一口吃
吃着碗里,看着锅里,贪心不足啊

文章评论共[3]个
阿燕-评论

看了你的文章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可能一切的向往和幻想并非那么美好,只因为没实现,所以才是完美无瑕的,想象中的东西永远那么神秘,令人向往,就象人们常说的,得不到的,永远是最美的。呵呵,谢谢你的文章,喜欢!!!
  【南山孤独人 回复】:谢谢阿燕了。欢迎对我的拙作批评。
[2005-8-5 20:12:06]
  【阿燕 回复】: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到得原来无别事,庐山烟雨浙江潮。---这首诗原来我并未读过,不过自从看了你的文章,突然我就喜欢上了,我已将它永远的记在了心里。
[2005-8-6 8:12:11]
  【南山孤独人 回复】:其实这也是生活的哲理。谢谢您。 [2005-8-6 21:29:52]at:2005年08月04日 中午12:05

赵海量-评论

得不到的总是好的,这就是人的心态
  【南山孤独人 回复】:得到了就不珍惜了,这是人的共性。谢谢了。 [2005-8-5 20:13:16]at:2005年08月04日 中午1:30

柴立中-评论

佛家言得道的三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第三种境界即大智若愚。
  【南山孤独人 回复】:柴兄:谢谢您的点评。我们还需要深深的修炼,才能达到那个境界。欢迎点评。 [2006-4-27 10:02:46]at:2006年04月25日 中午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