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刀:
整个七月,心头仿佛只剩下了一个雨字。先是在告别六月的急雨以后,让心情伴着酷热随七月一起流火,而闷热中的思绪,却又是时时会有一种莫名的懵懂,如同外面的日子,精彩而又无奈。闲暇的时候静静回望来路,总想细细打点一下未期的行程。然而可笑的是,匆匆中竟然说不出何处有欣喜何处有失落。你说,这是不是也算是一种悲哀?
似乎在每一个漂泊的人心中都有一份殷殷的期盼,盼什么,一时又说不清,也道不明。这些天,单位的人员有些调动,来了新的面孔,走了熟悉的身影,虽然都是一些普普通通的同事,可是看到别人背上行囊到另外一个环境的时候,总是会想:明天的我,又会是在哪里?古语有云:居安而思危。如今我这小小的安定,也只能权且当作一个旅程中的驿站了。
总说不清这来来去去的日子里,怎样才是告别,怎样才是结束。当暂时没有了喧嚣真正坐下来想写一点文字的时候,往往会有一种茫然,仿佛手中的笔也不知所措。凌乱的文字却不能写尽凌乱的心情,一时之间,竟也不知道该再说些什么。
这样的心情很可笑,你一定又会说我是过于敏感于生活中的小事情。也许是吧,有时候连自己也说不清自己的这种性格是好是坏。于是没事儿的时候就去网上下载一些过去的老歌,任思绪随之飘荡悠游不知所踪。
这些天在临睡前读一些记述和评论古人的文章,至于你所推崇的《花间集》,我却一时不知哪里去找。说起读书,我记忆里的苍白不只是在自己浅陋的文字中会彰显,在我们的谈话中你也会发现,言辞短缺的我只是说了一些无关紧要的话而已,想一想,能结识你和兄长,真是此生的幸运!
忙于奔波、忙于生活,人们的生活方式大同小异,作为不是专业却又总想着写一点东西的我们,总是会有许多无奈。那一天看到一段有关诗人的评述如下——
诗人就是诗人,诗人的最佳生存方式,就是写诗;凡诗人:其感情特点有三:一,沸点低,容易冲动;二,脆度低,容易沮丧;三,耐力低,容易泄气。
看完后,心头有些震动。因为自己偶尔也写几首不成器的分行文字,虽不能唤作诗人,但毕竟与诗有些关联,自省吾身对照,还真有些如此。不过虽可怕却也不以为然,毕竟我等不是诗人,那些随心情而来的文字,总是很快就流云一样的被风吹散了,能在哪里留下一两句来,真的是难说。如此,我也实在是俗得很了。
这么一寻思,禁不住想笑,再想一下古时的那么多文人墨客,若看到这样的评述,或许会生气的吧。不过我想,大不了不学李煜那样的只顾品诗赋词丢了江山,我们大可学一学曹操。这老兄很会打算,一方面不忘作诗,一方面还赢得了一片天下。只是,我等的写作,偶尔的一两句会不会被人念起都很渺茫。毕竟只是一介草民,不可能像刘邦那样功成名就,挺胸腆肚的喊上一嗓子大风起兮云飞扬,也会成为流传千古的佳句……
如此一想,着实可笑。
还有就是你对诗歌的写作方式,让我一直不敢苟同。我认为诗歌写起来应该是一气呵成的,如果一首诗要放上三天乃至更久的时间才能完成,这实在是有些不可思议。哪里会有那么持久的情绪,再改的时候一定会没有了当初的感触,心情变了,意境也变,越改,越不是样子了。我是这样想的,虽然你总有自己的理由,而我的想法,还是要给你说出来。
前面说到了雨,也许真的是雨季的到来,让思绪婉转了许多。受你和兄长的影响,我的小说总算是迈出了第一步,虽然还不知会写成什么样子,但终究是开始了。断断续续的写来,竟也有了近万字的收获,回头看一看,还真的有些不敢相信是自己写出来的。
这些年来,一直都有写小说的冲动,但是总不敢动笔,担心会因为手法的不熟而浪费了题材。写这个小说之前,一方面是受你和兄长鼓励,一方面是早先的一位诗友的话让我有些了悟。我想,对于写作而言,还是不要过于追求形式和手法技巧,如果能善于在朴实中行文,于无技巧处彰显文字的魅力,那应该就是真的返璞归真了。
基于以上的想法,我动笔写《又逢一年雨蒙蒙》,题材源于生活,我想还是让其还原于生活,虽然不是先锋和另类写作,但也要尽量有自己的个性和特色。这样琐碎的文本或许不会有多少人喜欢,但因为是源于心灵的文字,至少还能给自己一个安慰。如你所说,我们本就没有什么功利的想法,能写出来,就是一份收获。仿佛痴迷的只是写作的过程,至于写完以后会怎样,似乎成为无关紧要的了。
时光就是这么匆匆,细细算来,我的行程至今竟然已有三个月了。临行前曾许诺每日记下一些心情文字送你,而今回头看看,竟成了一些杂乱无章的写作,只有这份信札还在给我一分提示,我曾许诺给自己的兄弟什么。
看看日头在雨中隐了又现,七月也已随流火将尽了,侧耳聆听,依稀似有八月的脚步正列着方阵铿锵走来。
八月是庄严的,也是走向成熟的季节。愿你的生活像八月一样走向完满!
2005-7-30窗外小雨纷纷
本文已被编辑[银剑书生]于2005-7-31 17:17:06修改过
-全文完-
▷ 进入银剑书生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