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毒瘤,自己已然是那癌细胞了(3)想海的河

发表于-2005年07月25日 晚上11:04评论-3条

乡政府是最低一级的政府机构,一级政府所应有的职能部门东粮乡乡政府全有。乡干部由于分工不同,在不同的职能部门担任不同的工作。工作的不同造成了乡干部之间很大的差别,有些乡干部的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全是公配的,而且用旧了可以花钱换新的。女乡干部在东粮乡还不能有什么大的发展,最多找到村里的村长要求批几间房的地皮,盖起一处院子。而一个男乡干部在东粮乡如果有一个好的工作口,胆子再大些,那有多大的私心,就能获得多大的实惠。

主管乡镇企业的一个乡干部盖房子,只要是乡镇企业生产的东西,都可以不用花钱买,而几乎盖房所需的所有材料,在东粮乡都有生产的乡镇企业。乡镇企业大都是私人的资产,个人当然不会亏了,最后用的所有材料全顶了乡镇企业管理费,这样就没有任何的个人损失了。有些在东粮乡工作了多年的男乡干部,在东粮乡几乎都有住房、门帘房好几套。这比他们在东粮乡几年来挣的工资高出好几倍。这只是普通胆大的乡干部在东粮乡的收获。

如果那些有职权的领导在东粮乡存有私心的话,那在东粮乡就会更有收获了。据说,只要有村委会开发盖楼房,那乡政府的主要领导就会有楼房,有的在任领导可以有几套楼房。从1995年以后,在东粮乡这种不正之风似乎更严重了。在东粮乡如琳见识了一位对自己的贪心和私欲丝毫不加掩饰的副乡长。这位主管乡镇企业的副乡长姓唐,是从一个县城的乡镇企业管理局调到东粮乡的。来东粮乡上班的第一天,就随经委到各个企业进行年检工作。来到一个生产面粉的企业,临走时让面粉厂的厂长给他往车上放两袋面,说是他家没有面了。如琳对这位唐乡长的初步印象很不好,认为做为一个乡长,他的所作所为与他的身份很不相称。后来东粮乡有一个叫走路营的村委会,由于村民告状太厉害,东粮乡乡党委罢免了村长和书记。在村委会正式的村长和书记产生之前,东粮乡乡党委派唐乡长和另一位乡干部兼任走路营村委会的村长和书记,管理走路板村委会的日常工作。唐乡长利用这次机会,让他的侄子在走路营村干工程,乘机捞了很多钱。村民们看他比以前的村领导还要贪,就又告状,有关部门审查村委会的帐目,有些帐对不上,唐乡长竟能把乡政府给他买的摩托车顶到了村委会的帐里。不得以,乡党委把唐乡长从走路营村委会抽回了乡政府。乡政府曾多次派乡干部兼任村委会的工作,像唐乡长这样的工作表现在东粮乡还是首次,应该是属于比较严重的问题。不知什么原因,这件事情在东粮乡就不了了之了。唐乡长主管东粮乡的乡镇企业工作,乡经委是管理乡镇企业的职能部门,唐乡长经常拿一些条子到乡经委报钱。一次唐乡长又拿了300多元的条子找经委的小张报销,小张说没有钱,小西村的会计还欠500元的培训费没交。唐乡长就到小西村和会计要了500元,回来和经委的小张打了个招呼就算完事了。在东粮乡象唐乡长这样敛财有术的人大有人在,象唐乡长这样丝毫不加掩饰的人仅此一人。唐乡长仅仅是个副科级干部,却买得起自己的私车。这种消费水平已经远远超过了他正常的收入了。

从古至今清廉的官一直被老百姓欢迎和传颂,有很多的人也确实想做一个清官。可是有时整个社会大的一个不良风气的环境,让一个人的思想观念不得不变。如琳在东粮乡认识了一位科班出生的副乡长,他是如琳所接触的领导中最没有私心、工作能力和工作热情最高,是让如琳最佩服的领导。他在东粮乡工作了多年,如琳认为他是东粮乡几任众多领导中最出色的一个领导。如果这样的领导当担重任的话,那他一定是个清官。这个乡长叫陈龙,在东粮乡工作多年以后,由副科升为正科调走了。临走时,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如琳听到了陈乡长的一席话,使如琳感慨万分。他说一个单位里有好几个领导,如果主要领导是一个清正廉洁的好官,处处做出好的榜样,那这个领导班子可能是一个好的领导班子。如果一个领导班子大多数的领导是有私心贪欲的官,其中个别的领导想做个好官是不可能的,因为大家都贪,你如果不贪的话,你根本不可能在这个领导班子里立住脚,其他人会想方设法把你扳倒。你跟着大家一起贪,大家彼此相互维护,都也出不了事,又能升官又能发财。由此可以看出不论是做人还是做官有时都是很无奈的。

蓝明市郊区政府就存在严重的用人上的不良风气。据说在郊区花2万元可以买一个副科级职位,花3万元就可以买正科。如果你找对人,花了钱做了官,那你花出的钱很快也就回来了。所以很多的人通过各种的关系想花钱做官,做官就是为了有权,有了权也就有了钱了。这就是贪官污吏久治不除的原因,是老百姓逐渐对中国共[chan*]党失去信心的根本原因。自古百姓与统治者就是水与舟的关系,水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根治腐败是中国共[chan*]党兴党兴国的根本保障。老百姓对整个社会的腐败现象既痛恨又无奈,最后不得不去适应。现在有相当多的老百姓认为办任何事都应该给当权者送礼才可以办成,即使是办顺理成章应该办的事,也应该花钱送礼才能办成。这样才算合理。如果没有花钱送礼就办成了事,那反而成了不正常的事了。

如琳月月按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各项经济指标任务数做着各种报表,并把任务数按比例分解到各个村委会,村委会再按任务数给如琳报基层报表。这项工作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就这样重复着。任务数如同发面的馒头一样直劲儿涨大着,其增长的速度已经不符合正常发展的逻辑关系了。如琳感觉自己就象是在吹气球,气球越来越大,眼看就要爆炸了,可自己却不能停下来,只能一直吹下去,直至气球爆炸为止。越干这项工作如琳的心理压力越大,越不知道今后如何去做好工作。

后来国家为了抑制统计工作中的一些弊端,出台了《统计法》。可《统计法》在基层具体的工作中如同虚设,从上至下的各级领导都是要求保证完成任务的。村委会的统计员对越来越大超出实际好几倍的任务数也是不能接受,很有看法和想法。《统计法》刚颁布,上级有关部门专门给各级统计员做宣传工作,并发给每个统计员一本《统计法》。那个月各村的月报表都没有完成任务数,如琳汇总后如实上报,任务数没有完成。结果报表被上级主管部门退了回来,并通知乡长任务必须完成。乡长要求如琳重新按任务数再做报表。如琳做完报表后又要求各个村委会按任务数补基层报表。村委会的统计员拿着《统计法》,说这是违法行为,可又不得不做。如琳开玩笑说,如果因此要坐牢的话,东粮乡所有的统计员都逃脱不了,到时大家在一个牢房里,都是熟人肯定也挺热闹。

《统计法》出台后,对统计工作也就开始了检查工作。经历第一次统计大检查时,如琳紧张得一夜没睡,不知会是个什么结果。第一次来东粮乡检查统计工作的是省级和市级两级乡镇企业部门和统计部门,一共来了六个人,他们用了一上午的时间把村级基层报表和如琳的过录表相对,最后亲自汇总过录的数字,再与如琳上报的各种报表相对,结果当然没有任何的问题了。因为所有的工作都是根据任务数的要求而倒做的,肯定过程和结果是完全一致了。

经历过第一次统计检查后,如琳再也不怕检查了,她知道所谓的统计检查只是走个样子,只是一种形式而已,不可能真正检查出问题的。如琳有时怕检查,可又希望所有的问题都能被查出来,使这一问题彻底得到解决,从此使乡镇企业发展的浮夸风得到遏制,她今后可以实事求是地做统计工作。

由于乡镇企业发展的浮夸风越来越严重,给乡镇企业的正常发展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国家开始强调乡镇企业发展的实事求是。蓝明市从上到下也一再强调乡镇企业统计工作的实事求是。于是领导提出了两手抓的战略方针,既一手抓生产,所有的任务数必须完成。一手抓统计工作,乡镇企业发展的统计工作必须实事求是,不能虚报漏报,弄虚作假。不知道领导在会上说这番话时是不是感觉到矛盾,具体做事的统计员却感到非常矛盾,可最后的结果还是所有的任务数全部完成。只是具体统计工作者的心理压力更大了,在日渐加剧的矛盾心情中月月年年重复着同一件工作。如琳希望能有机会改变现状,自己可以干些真实有用的实际工作。

1996年初,全国进行乡镇企业统计大检查,东粮乡是全省第一乡,属检查重点。由国家、省级、市级三级政府的检察部门、乡镇企业管理部门、统计部门对东粮乡的乡镇企业工作进行全面的检查。乡级工作当然查不出问题,检查组就去村委会和企业检查。检查组的成员大都是行家,问题当然都查出来了,村委会上报的经济指标数没有来由,企业上报的完成数比帐面上反映的数大好几倍。检查组的人认为问题很严重,把所查出的问题都做了认真的记录。

如琳想这次问题不得不解决了,三级政府的检查组检查出的问题肯定要重视。最后一切照旧,只是提出了要逐渐把乡镇企业发展中的水分挤出去。乡镇企业又出了一个挤水分的新名词。据说,乡镇企业发展的成绩不能推翻,如果承认了乡镇企业发展的不真实,那就是对几届各级领导政绩的否认。乡镇企业发展的浮夸风依然继续。1995年后,乡村集体企业越来越不景气,一个一个地纷纷下了马,而任务数还是一个劲地长。于是乡镇企业又提出了加大私营个体经济的发展目标,从报表上看,一个小卖部一年的营业收入可达到十大几万,一个个体运输户的平均产值可达几十万元。东粮乡1995年的现价总产值为175102万元。1996年现价总产值为257000万元。

有一次,乡长拿着年报问如琳:“我们乡全年实际的现价总产值是多少?”乡长也知道他手里拿着的报表上的数是假的,他也想了解全乡的真实情况。

如琳苦笑了一下,无奈地对他说:“各村的报表都是根据任务数做的,我把基层报表汇总后的数就是您手里的报表数,也是上级给我们下的任务数。实际的情况没有人知道。”乡长摇了摇头,走了。

看着乡长离去的背影,如琳有些悲哀,自己月复一月,年复一年辛苦地干着统计工作,做为乡长手里按时拿着月报、年报,他却不能从报表上了解全乡乡镇企业发展真实的情况,更谈不上为领导的工作安排提供理论依据了。这样的报表一级级汇总上报,最后成为决策者决策的依据时,那造成的后果是可想而知的。

如琳下定决心不再干乡镇企业的统计工作了,1997年如琳不再干统计了。

乡镇企业经常根据发展的需要提出新名词,1997年底又提出了乡镇企业发展的统计新口径。如琳不干统计工作后,觉得从思想精神上放下一个大包袱,一下子轻松了,她觉得自己的呼吸都比以前畅通多了。

郭明最近去外地查一个案子,走大约半个月的时间。如琳有很长时间没有见自己的三位好朋友,她给她们打电话要她们过来陪自己过周末,而且不许她们找任何理由不来。几个好朋友时间长了不见,彼此之间都十分想念,接到如琳的电话很高兴,说好周末下午都来如琳家。

如琳刚来东粮乡时,全乡政府的乡干部一共也就三十多个,其中年轻的乡干部有十几个。自从提出机构改革后,通过各种关系进入东粮乡乡政府的人就接连不断,短短的几年时间就使东粮乡乡政府的人增长了几倍。有相当一部分人在东粮乡乡政府是以工代干,不是国家正式的干部。几乎提出精简机构的同时,就有政策规定转干就此冻结停止了。以前转干这项工作没有停止时,在东粮乡乡政府没有几个人能从工人转成干部,因为只有符合了一定条件的人才可以转成干部。自从提出了转干工作冻结停止了,从1996年年底到1997年,在东粮乡乡政府稍有办法的人都由工人转成了干部,只有那些老实巴交的人还是工人。据说只要花3000元就可以从工人转成干部。这是社会的一种怪现象,越是政策要限制,要阻止的事情,越是有人要不择手段地去实现。而越是政策不允许的事情,有些人办起来越是畅通无阻。政策都是为了推进社会的发展而制定的,而有些政策在具体的实践中根本起不到它们应该起的作用,反而成了某些掌握政策的人手中敛财的有效手段。这种腐败是最可怕的,是最直接影响老百姓对政策制定者的信任的。如琳对这种不正常的社会现象想不通,甚至根本不相信,她不相信会有那么多人办成政策所不允许的事情。

如琳从学校走向社会有好几年了,她在东粮乡乡政府工作的年头也不算短了,可她对东粮乡乡政府实际的工作环境和具体情况还不是十分了解。她的思想观念还和在学校时一样,相对东粮乡乡政府的实际情况来说,显得太单纯太正规,这注定她一时还不可能适应东粮乡乡政府的复杂环境。

如琳刚一不干乡镇企业的统计工作,和如琳关系不错的同事李大姐就提醒如琳,如果如琳想有一个好的工作岗位,就应该赶紧用钱找主要的领导活动要求。如琳天真地想,领导应该是根据工作的要求和个人的综合条件来安排工作的,自己只要尽力干好本职工作,领导会合理地为自己安排工作的。再说如琳就算是想用钱活动关系,也不知道如何去做。她一边帮助新统计工作,一边等领导为自己安排新的工作岗位。

周末很快到了,这天下午如琳没去上班,她买了好多的水果和几个好朋友爱吃的各种零食。如琳最不喜欢做饭了,她的烹调手艺挺差。如果等朋友们来了,让她们去饭店吃饭,她们一定又要说如琳。如琳决定在家吃涮羊肉,这不需要什么手艺,只要让门口的火锅店配好锅底,用家里的电火锅就可以了。如琳买了5斤最好的羊肉片放进冰箱,还买了1斤速冻虾仁提味。她买了好几种蔬菜、豆腐、粉条、鱼片、肚丝,一下午跑了好几趟街,好在卖东西的地方离如琳家不算远。如琳还买了一大瓶香槟酒,她终于不用再干虚假的乡镇企业统计工作了,她认为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情,她今天要和自己最好的朋友庆祝一下。

如琳忙了一下午,才把该买的东西买全。不到5点钟,如琳正把蔬菜洗干净装盘时,若岚第一个到了。她穿黑色长裤,乳白色半风衣,新剪了短发,似乎瘦了很多。看上去依然气质高雅,光彩照人,还是那样的美丽漂亮。新剪的短发让她增加了几分精练。如琳一开门与若岚对视的一瞬间,从她眼睛里看到了隐约的忧郁。

没等如琳说话,若岚看到了如琳摆在茶几上一大堆好吃的,她伸开双臂紧抱了如琳一下,亲热而又夸张地说:“如琳,看来你准备了足够多的糖衣炮弹要来对付我们。”

如琳把若岚拉进屋,从鞋柜里拿出一双拖鞋,让若岚换上,随手把若岚脱下的风衣挂到衣架上。说:“我今天特意去风味小吃街跑了一趟,专门买了你最爱吃的糖杏干儿、阿梅爱吃的山楂糕、还有莲子最爱吃的满口香瓜子,当然也买了我最爱吃的花生糖了。我们四个都爱吃水果,我买了现在这个季节可以买到的所有水果,我还买了一大瓶香槟酒,要你们和我一起庆祝我终于不用再做那虚假的数字游戏工作了。”

俩个好朋友坐在沙发上,如琳往放好茶叶的茶壶中倒满了开水。把装满糖杏干儿的盘子放到若岚面前。说:“星期二开会宣布我的工作由我们办公室的小马接替,我先帮助她熟悉工作,以后再为我安排具体的工作岗位。我和领导说了好几次了,想换一换工作,我在东粮乡想搞自己的专业是不可能的了,我只是想做一些实实际际真实用的工作。单位的李姐说,我如果想有一个好的工作岗位,就应该马上花钱活动。我真是不知道如何活动,再说我不相信做为领导,在具体的工作安排中会没有原则。不管如何,我能不用再干乡镇企业统计工作了,我非常高兴,郭明出门不在了,我要让我最好的朋友们和我一起高兴高兴。也不知道你们最近都在忙些什么,三个人有差不多半个月了,谁也没和我联系过。”

若岚说:“我真的很忙,几乎每天都做手术,有点时间我就想好好睡觉。我最近总休息不好,也没顾上和你们联系,连郭明出门我都不知道。他这次出差又是因为什么案子?走多长时间?”

如琳说:“听他说,省糖厂花了三百多万元从古巴进了几十火车皮的原糖作为全年的主要生产原料,一路上经过很多城市,换了几次火车头后,居然莫名其妙地失踪了。丢了这批原糖材料,省糖厂只能破产了。糖厂的领导报了案,省公安厅非常重视,让专案处作为重案尽快破案。郭明和他的几位同事分组去火车沿路经过的城市调查,希望能发现有利于破案的线索。如果顺利的话,走半个多月就回来了。真是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在这样的太平年间,一列火车的原糖就可以莫名其妙地丢了。听起来就象在说笑话,可这却是千真万确的事情。”

若岚一会的功夫,就把一盘的糖杏干儿吃了一大半,一个劲地喝水。如琳给她剥了一个香蕉,若岚水果里最爱吃香蕉了。若岚咬了一口香蕉,接过如琳的话说:“如琳,看来你经历了这几年的工作锻炼,思想观念还和在学校时差不多,太单纯正规了,这样是不行的,你今后一定还会因此而苦恼的。我们现在不能用正常的逻辑思维方式去看问题和想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常规下应该是正常的事情却寸步难行,成为不正常的事情。而那些看似不正常的事情,就能畅通无阻,成为最正常的的事情。我刚开始也不能接受和适应,现在好多了,能做到把所有的事情都看得很平常。刚去省医院时,看到有些医护人员敢明目张胆地收取病人的红包,收了红包后,就对病人就特别好特别用心。我很难理解,医护人员的职责是救死扶伤,他们在领取正常工资的同时居然还能心安理得地收受病人的红包。有些医生甚至还向病人索要红包,有了红包后才会用心为病人看病。我想我今后做事一定要有原则,决不要病人的红包。做一个尽职尽责的好医生。结果事情的发展并不是我自己能控制的,我的病人经常给我红包,我不想接受都不行,好象我不接受他们的红包就不会给他们好好看病的。尤其是给病人做手术时,病人的家属非要给你往兜里塞红包,这样他们的心里才会塌实。刚开始从兜里掏出病人的红包心里很不安,觉得自己不应该接受,总希望能给病人退回去。尝试了几回都没有成功。病人似乎认为医生收了红包就会为自己用心看病,自己的病就会很快好起来,这才是正常的。如果医生不收红包就为病人好好看病,反而是不正常的事情了。医生的白大褂有两个大兜,非常方便往里放红包。我从不用手接病人的红包,而且我对给我红包和不给我红包的病人,尽量做到一视同仁,尽好一个医生应进的职责。我现在对这一切都习以为常了,病人的红包已不再让我心不安了。这是医院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不是个人的能力所能改变的,你只能努力让自己改变思想观念,去适应这一切。如琳,你也一样,你应该弄清楚东粮乡乡政府的实际现状,让自己适应这一切。既然单位的李姐提醒你拿钱活动,那她一定对你们单位的情况非常了解,认为你有活动的必要。我想你也做不了这些事,那你今后可能会面对很多不如意,你就要学会很好地调整自己的心态,能坦然地面对一切。”

正说着话,门铃响了,如琳打开门,身穿名牌时装的阿梅提着个红头盔走了进来。一见若岚非常高兴,一边换如琳给她拿出的拖鞋,一边说:“若岚,我正打算和我们家王彬去你们家找赵俊帮个忙。”

如琳接过阿梅的头盔放到桌子上,说:“你们俩先说着话,我把菜准备好,我们今天吃涮羊肉,阿梅,我买了你最爱吃的山楂糕。”说着话,如琳去了厨房,厨房门开着,可以听得见外面的说话声。

若岚看着神采飞扬走过来的阿梅,说:“阿梅,买摩托车了?”

阿梅坐到沙发上,不无得意地说:“我刚花13000元买了辆日本原装进口女式摩托车,样子漂亮又好骑。”

若岚把吃山楂糕的塑料叉子递给阿梅,说:“如琳特意为你买的山楂糕,你吃点,看上去很新鲜。”

梅接过叉子,一边吃着红润的山楂糕,一边说:“我们家王彬从蓝明市钢铁厂调到工商局后,一直还是工人,工商局都是干部编制。我们老公公正在找人活动,想给王彬转干,可这项工作已经冻结停办了,只有市长签了字,才可以办成。你们家赵俊在市政府工作,想请他帮帮忙。”

若岚说:“我也听说了,最近转干的人很多,赵俊好象为别人办过。你直接去找赵俊,他跟你也很熟,一定会帮你的。”如琳在厨房听到了俩人的对话,走出来接话道:“我听说只要找对关系,花3000元就可以转干,我们单位很多人就花钱转了干,我以为这是人们胡说,看来这是真有其事了。怎么可能发生这种公然违背政策的事情?”

若岚叹了口气,说:“如琳,我不是跟你说了吗,你不能用正常的逻辑关系看事情,那样你肯定想不通。据说有一大批人花钱转了干,这样有人就又依靠政策发了财,有人花钱从工人变成了干部,这些人都因为办成了政策所限制的事情而得到了好处。这就是现实,看似应该不正常,却是正常得不能再正常的实际情况了。如琳,普遍的社会现状不是个人的能力所能改变的,你既然改变不了现状,你只能适应现状,否则你会被碰得头破血流遍体鳞伤的。看来你的思想观念急需改变。”

阿梅赞同地说:“若岚说得对,我们四个人当中,看上去数如琳大方开朗了,其实数她思想保守古板了,都参加工作好几年了,想法还这么天真。”

如琳不服气地耸了耸肩,说:“我不认为我不对,做人都应该有原则,我不打算改变我自己。”

若岚还想说什么,门铃响了,莲子挺着大肚子和刘欢生一起走进来。一进门就说:“刘欢生不放心我自己来,非要陪我一起来。如琳,我们可是一家三口都来陪你渡周末了。”

四个好朋友和彼此的丈夫都相处得很惯了,见了面从来也不拘束,如琳和刘欢生开玩笑说:“刘欢生,你是不放心媳妇,还是不放心儿子?我买了你媳妇最爱吃的满口香瓜子,好给你儿子加强营养。”

一边的莲子已经坐到沙发上吃起了山楂糕和糖杏干儿。刘欢生笑着说:“莲子现在就爱吃酸的,不怎么爱吃香的了。如琳,你买的满口香瓜子只有我多吃点了。”

四个好朋友在一起时总是欢声笑语不断,今天又有幽默随和的刘欢生参加,气氛一直很活跃。吃饭时,刘欢生“砰”的一声打开了香槟酒,一边往杯里倒酒,一边说:“为了如琳脱离苦海。为了我那即将出生的儿子。为了若岚的老公早日当官。为了阿梅更加时髦漂亮。我们干杯。”饭桌上气氛达到了最高[chao]。

吃过饭后,阿梅非要玩麻将牌,如琳把饭桌收拾干净,连碗也没刷,就摆上了麻将牌。莲子挺着大肚子不能长时间坐着,刘欢生和三个女将打了八圈麻将牌,结果他一个人输了个一塌糊涂,三个女人全赢了钱。刘欢生一个劲叫苦,说是三女一男就是送礼。直到晚上快11点了,几个人才离开如琳家。阿梅骑着摩托车先走了,刘欢生他们三个人拦了一辆出租车。如琳看着出租车走远了,才上了楼。

郭明回来了。他和几位同事是被单位叫回来的。他们几个人出去很有收获,拉原糖材料的火车沿途经过的所有城市火车站,他们全去过了,已经发现了一些线索了。正当他们要进一步调查侦破时,省公安厅将他们紧急召回。回来后才知道省糖厂的领导已经撤案了,说是他们已经知道原糖的下落了。同时,有上级领导暗示省公安厅,要他们不要再管这个案子了。此案就这样不了了之了。省糖厂也从此陷入了困境,后来宣布破产了。

这个案子成了郭明心中的一个迷,他经手办过很多案子,这是让他最想不通的一个案子,眼看就要侦破了,却停下来不再查了。糖厂的这批原糖最后也没有找回来,可糖厂领导为什么会撤案?说是知道原糖的下落。郭明专门去糖厂调查了这件事,糖厂的厂长显得很无奈,对郭明说是省政府一重要领导要他们撤案,原因他也没有说。据说,这件案子和一位国家领导人的老婆有直接关系,所以不能再继续查下去了。郭明办过很多案子,有时为了破一个案子,他不知道要费多少周折才能侦破。当案子最后水落石出,罪犯被绳之以法时,郭明和同事们心里那个痛快,所有曾经有过的辛苦、曲折、危险和痛苦都已不再重要了,有的只是一种成就感。这也是郭明深爱这个工作的原因所在。象这样明明可以破的案子,却不能再继续查下去了,郭明心里总是接受不了。总觉得是把应该做完的事没有好好做完。

知道郭明曾经去糖厂调查过,专案处处长专门找郭明谈话,要他从此再也不要想这个案子了,否则就会给自己找麻烦。处长一直很器重郭明,他找郭明谈话一定是为郭明着想。如琳听郭明回来和自己说起这个案子,更是难以理解,简直是不可思议。她不相信在如今法制日见建全的中国会发生这种闻所未闻的事情。她不由地想起若岚的话,如今整个社会的大环境就是一种畸形现状,我们不能以正常逻辑思维的方式看问题和想问题。如琳想难道自己真的是思想观念陈旧保守了,落伍了,适应不了如今的社会了。她想不通,她坚信从古至今一直是邪不压正的,对对错错是是非非最后总会有个正确的定论的。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想海的河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毛四 | 荐/毛四推荐:
☆ 编辑点评 ☆
毛四点评:

期待!:)

文章评论共[3]个
li心有千千结-评论

加油;)
  【想海的河 回复】:谢谢鱼儿!:) [2005-7-27 21:12:33]at:2005年07月26日 早上8:41

一碗凉茶-评论

支持,呵呵,期待下文!
  【想海的河 回复】:谢谢凉茶兄,你终于来看我了:)酷夏里,看见你真爽!握手。 [2005-7-27 21:11:46]
  【一碗凉茶 回复】:偶是MM啊:) [2005-7-27 21:13:30]at:2005年07月26日 上午11:45

如莲花般开落-评论

这两天上来得少,没想到姐姐写了这么多了!感觉特别沉重!
  【想海的河 回复】:别沉重。只是故事。都是我真实的感受。辛苦妹妹了,看了我这许多字。 [2005-7-27 21:10:03]
  【如莲花般开落 回复】:姐姐更辛苦!我只是读,你还得写不是?别回了,你快写新的吧! [2005-7-27 21:12:26]at:2005年07月26日 下午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