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深刻的认识或者敏锐的感觉,一切博大的智慧或者瞬间的体悟,都是由理解造成的。
理解阳光的人,自然不会因为背对阳光时所看到的阴影而抱怨它的光明;理解篝火的人,自然不会因为靠近篝火时所受到的炙烤而责怪它的温暖。
真正理解生活的人,就不应该一味想着要走现成的宽阔而平坦的大道,因为生活的本质就是一条只有走着才能向前延伸的小路,正像鲁迅先生说的:“其实地上并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理解生命的人,就不应该想着要欣赏自己的脚印,因为生命的本身就是靠把脚印留在身后而表示它的存在。
患过病的人,才能真正理解病痛;历经磨难的人,才能理解苦难。同情心和怜悯心的产生,首先必须唤起人们对自身经历过或正在经验的某种感受的回忆或迁移。同病者之所以相怜,正是由于彼此理解对方的心情;两个在死亡边缘挣扎的人最容易互相救助,其主要原因正在于对对方处境的理解。人的最原始的品质,其实才是优秀的品质;人的最优秀的品质,都是由理解培养而成的。
尊重父母的前提是理解父母的一番苦心,报答父母的基础是理解父母的一片爱心;给别人认错的前提是理解对方受到无辜伤害时的委屈,原谅别人的基础是理解对方前来道歉时的慌恐,理解是对等的,否则便毫无意义。
想得到别人的理解的人,首先应全力去理解别人;善解人意的人,最承受不了的便是别人对自己的不理解。
“心有灵犀一点通。”理解其实并不需要太聪明的头脑,但必须用心灵去参与,只有心与心的接触,才有“心照不宣”的效果;找手势,使眼色要能起到作用,必须得有“心领神会”作保证。
生活不是艺术,但人们都想把“艺术”注入生活。生活与艺术要建立起这种微妙的关系,就需要“理解”去牵线搭桥。以艺术的眼光去理解生活,生活才有可能打动自己;以生活的状态去理解艺术,艺术才有可能据为已用。
夸夸其谈的人,并不能说明他在某一方面有了深刻的理解,说不定恰恰是要以此种形式掩饰他的无知和浅薄;默默无闻的人,并不能排除他对某些方面毫不理解的可能,但你绝不能否认那种姿态正是达到理解的最佳途径。
只有理解的物质,才能谈得上拼命追求或者坚决拒绝;只有理解了的人,才能谈得上对她的挚爱或者鄙弃。
没有能力帮助人的人是可以理解的;对一个需要帮助的人的理解有时却远远胜于对他的帮助。
理解,是一个值得喊“万岁”的词汇。
-全文完-
▷ 进入寒也70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