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善良作为一种道德意识和道德规范,表现为人的内心世界的一种仁爱之情。
这种仁爱之情,能够优化社会环境。一个人有了仁爱之情,就会自觉承担起对这个社会的道德责任和义务,乐意去助人、济人、利人,遇难而相帮,遇危而相助,否则就会产生内心的愧疚和良心上的自我谴责。这种巨大的道德力量,有利于提高社会文明水准。这个世界上如果你帮我,我帮你,大家彼此相帮,那么,人与人之间肯定是友好的,社会环境也一定是纯净的。每个善良的人犹如一棵树,既能洁净空气,又能供人凉爽,还能给世界以美丽。倘若每个人都像一棵善良之树,那我们这个世界就会变成爱的森林,我们大家就会共同拥有爱的绿荫。
这种仁爱之情,能够和谐人际关系。一个人有了仁爱之情,就能学会宽容,宽容别人的长处,宽容别人的短处,宽容别人的个性;就能学会谅解,谅解别人的缺点,谅解别人的过失,谅解别人的难处;就能学会淡泊,不去争名,不去争利,不与人斗。亚圣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马克·吐温说:“善良是一种世界通用语言,它可使盲人感到,聋子闻到。”善良,如同美玉一般纯洁,如同春风一般温暖,如同池水一般透明;它是人们融洽感情的粘合剂,是沟通心灵的桥梁。
这种仁爱之情,能够促进身心健康。明代名医张景岳说:“欲寿,唯其乐;欲乐,莫过于善。”古今中外养生学家都把“乐善好施”视为养生的妙丹,有关长寿老人的研究资料也表明,长寿者多为敦厚、为善之人,如我国1985年首次评出286名健康老人就多为此种类型。一个人心中有爱,能援手帮助弱者或困境中的同伴,使他人摆脱困迫,心中必然会涌起欣慰之感;一个人坚信自己活在世上于他人有益,甚至是他人生活的支柱,就会产生一种精神力量。这种欣慰之感和精神力量,不仅是自我完善的催化剂,还是人类养生的营养素。
(二)
善良是人生的灵魂和支柱。作为一个人,一旦丧失善良,即使他有才有貌,生命也像熄灭了的野火,只剩一块冰冷的灰烬,既不会发光,也不会给人间、给他人送去一点温暖。那么,善良作为做人的基本点,应从何做起呢?
一是要有善念。人生在世,一事当前,一个人首先能够想到别人,对他人要有同情之心,有仁爱之情,能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多为别人着想,这就是善念。在《了凡四训讲记》一书中有这样一则故事,古代有一个人叫卫仲达,在翰林院任职。有一天,他被小鬼抓去见阎罗王。阎罗王审判他,让判官把他的档案拿出来。档案拿来之后,卫仲达看到记录恶的有几十本,记录善的只有一本。阎罗王叫把善和恶秤一秤,结果善比恶重。卫仲达就问:“我年未四十,这一生怎么会造成这么多的恶业过失?”阎罗王告诉他,一念不正就是恶,产生一个坏念头,鬼神就给你记一笔。幸亏他还造有一大善业,就是上书进谏皇帝不要大兴土木、劳民伤财。虽然建议未被朝廷采用,但是当时这一念不是为自己,是真正爱护老百姓,他发的这一念在万民,是大善,抵消了许多小的恶念。为此,阎罗王又让他回到了阳世。当然,世界上是根本不存在鬼神的。但这个故事则告诉我们,作为一个有道德的人,要经常提醒自己多存善念,少起恶念,不起恶念,做一名有良知的人。心灵的窘困是人生最可怕的窘困,内心的愧疚是人生惧怕恐慌的缘由。心无愧事者顶天立地,理直气壮,生活平安,心地坦然,正所谓:“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是也。
二是要出善言。不随便议论人,特别是不在背后说人长短。对别人的评价,要与人为善,做到多看别人的长处,多想别人的难处,多记别人的好处。与人相处,对别人的难言之隐不要张扬,别人有缺点过失,只要认识了,改正了,就要谅解。当一个同志受到误会之后,要敢于坚持真理,挺身而出,为他说实话,讲实情,求公道,帮助他摆脱困境。在言谈中要努力做到“三不”: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有伤别人尊严的话不说,有损别人体面的话不说。
三是要行善举。古人云: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我们要以满腔的热情,真心实意地多帮助别人做好事,特别是为那些有困难、身处逆境的人多做些急事、难事、苦事。人总是需要别人帮助的,也离不开别人的帮助。当一个人最困难的时候,你帮了他一把,他会终生难忘,同时你在帮助人的过程内心也会感到欣慰。要知道,人生最大的快乐莫过于被别人所需要。‘
四是要能善让。忍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人与人相处,彼此之间要体现友善,这种友善常常会体现在忍让上。一位哲人说过,人比动物高贵之处在于他们有理智,有感情。人与人之间有了矛盾,只要双方互相忍让,就会化干戈为玉帛。同时,学会适当的让步还会减轻别人的心理压力和烦恼,这也是尽善心的体现。从更高的要求来说,一个有高尚品行的人有时还要做到以德报怨,保持君子风范。有人说,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这是“无毒不丈夫”的观点。一个真正善良的人知道人心都是肉长的,以德报怨,宽以待人,是化解矛盾、消除隔阂的灵丹妙药。
(三)
善良是一种感情。从理性的角度去认识、分析和实践善良,需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善良是一种同情,但不是同情所有。古希腊的《农夫和蛇》,中国的《东郭先生和狼》,这两则故事中的农夫和东郭先生,都是有同情之心的人,但他们对邪恶的同情其实是助恶,最终都遭受了恶报。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习惯于同情弱者。其实,有时候有些貌似弱者的人不仅丝毫不值得同情,甚至还要予以谴责。譬如,现在社会上有人信奉这样一种处世哲学,即“宁可得罪十个好人,也不得罪一个恶人”。这种人,在好人面前是个“强者”,颐指气使;在恶人面前又变成了“弱者”,低眉顺眼,煞是可怜。这样的“弱者”是否值得同情呢?我认为,这样的人,根本不在同情之列。换个角度看,打击邪恶也是一种善良。据《涌幢小品》记载,新昌吕光洵的父亲在乡里作威作福,县令曹祥把他抓起来抽打一顿。从此,他痛改前非,后来成为一个有德行的人。吕光洵做了御史后去拜见曹祥,说:“没有您老人家,我父亲怎么能弃恶从善呢?”这则故事说明,对邪恶的姑息、迁就和纵容,就是对善良的窒息、打击和毁灭,也是一种作恶。当然,对于那些有小恶的人,还是要发挥道德的力量,促使他们改邪归正。
善良不求回报,但必有回报。《战国策》里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有一次,中山国的中山君招待大家吃羊肉汤,因疏忽却没有给司马子期吃。司马子期被人奚落,满怀怨恨,说服楚国出兵攻打中山国。中山君兵败而逃,最后只剩下两个随从。问他们为何这样忠心,原来他们的父亲有一次快要饿死时,是中山君用一碗饭救活了他,他临终时要求两个儿子以死相报。中山君感慨万千:自己因一碗羊肉汤而亡国,因一碗饭又得到了两个忠勇的义士。这个故事说明,善良的人在施善的时候,并不希冀回报。反之,如果施善是为了回报,那他并不是出于善心而为之,仅仅是出于好名之心和求福之念。当然,善良虽然不求回报,但必有回报。因为你善良,所处的社会环境是纯净的,这就是回报;因为你善良,你的人际关系是和谐的,这就是回报;因为你善良,得到别人的同情和帮助,这就是回报;因为你善良,你的心理是健康的、平静的,这也是回报。“一个播种善良种子的人,他一定会获得爱的果实。”
-全文完-
▷ 进入点滴人生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