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海南人,身瘦带频减。
柔弱多扶病,韶年黄发稀。
本来无慧性,却爱古诗词。
少曾读唐韵,知有李杜韦。
临轩点灯烛,愁眉低有思。
不与甘棠并,爱学桃源诗。
怀抱青云志,梦交当世贤。
溯舟寻雅趣,来去山水间。
新晴看蛱蝶,早夏采红莲。
料得年二十,云雨恨萦牵。
风月相思夜,郁然自调弦。
弦多弄委曲,杯酒泪潸然。
满天星尚在,奈何独无缘。
欢娱昨日事,悲凉此时情。
可怜朝与暮,搂枕泪盈盈。
试陟江楼望,不时惆怅生。
惆怅江楼里,寂寞且与邻。
子若未始异,不到与酒亲。
念得同携手,云梦游园林。
一别无消息,千里远相寻。
忆子频拟笔,彩笺勤付禽。
孔雀言与我:“勿再忆佳人。
佳人本无意,何必忆佳人。
佳人若有意,不必忆佳人。 ”
既子本无意,我亦何痴心。
注:知有李杜韦之李,杜,韦,此处指李白,杜甫,韦应物。(记得孔雀东南飞103曾劝我说:“勿再忆佳人。
佳人本无意,何必忆佳人。
佳人若有意,不必忆佳人。再此谢谢孔雀兄的关心。)
(1)李白,字太白,陇西成纪人。凉武昭王暠九世孙。或曰山东人,或曰蜀人。白少有逸才,志气宏放,飘然有超世之心。初隐岷山,益州长史苏颋见而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可比相如。”天宝初,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明皇,召见金銮殿,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酒徒饮于市,帝坐沉香亭子,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颒面,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常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摘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乃浪迹江湖,终日沉饮。永王璘都督江陵,辟为僚佐。璘谋乱,兵败,白坐长流夜郎,会赦得还。族人阳冰为当涂令,白往依之。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文宗时,诏以白歌诗、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云。
(2)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遁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適。既至而適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溯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历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
(3)
韦应物,京兆长安人。少以三卫郎事明皇,晚更折节读书。永泰中,授京兆功曹,迁洛阳丞。大历十四年,自鄠令制除栎阳令,以疾辞不就。建中三年,拜比部员外郎,出为滁州刺史。久之,调江州。追赴阙,改左司郎中,复出为苏州刺史。应物性高洁,所在焚香扫地而坐。唯顾况、刘长卿、丘丹、秦系、皎然之俦,得厕宾客,与之酬倡。其诗闲澹简远,人比之陶潜,称陶韦云。
-全文完-
▷ 进入红轩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