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海棠依旧妹丫

发表于-2005年07月19日 下午6:10评论-1条

一个朋友远去了,没有道别,据说再也不会回来。我依依不舍且感伤不已。怎么会这样?终于收到朋友的来信,标题用的是《海棠依旧》四个字,大意是我们的友谊和从前一样,永远不会变。我心中却别有一番滋味。我想起了诗人的答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丈夫是一个散漫的人,说是得了老、庄的精髓:顺乎自然,清静无为。最喜欢听的是邓丽君的歌,什么《甜蜜蜜》、《恰似你的温柔》等,五音不全的嗓子唯一会唱的就是《美酒加咖啡》。看他那懒散的躯体斜靠着沙发,双腿架在茶几上怡然自得的样,总忍不住打趣他:小心掉进温柔乡里出不来。他眼也不抬地反唇相讥:哟,瞧我们家奋发图强的有为青年,都干什么大事了?而我也总是语塞,默然地走开。

我父母的家庭出身都不好,不是地主就是富农,但我最初的音乐启蒙是我母亲唱的一首抗日歌曲《歌颂二小放牛郎》。到后来我带儿子去看他们时,我母亲偶尔还会唱给我儿子听,唱到二小“把敌人引进了我们的包围圈”时,母亲依旧是手舞足蹈;唱到“敌人把二小挑在枪尖…鲜血染红了蓝蓝的天”时眼角也还是噙满了泪。最后仍是问同样的问题:“牛儿还在山坡上吃草,放牛的孩子哪里去了?”“王二小是不是很勇敢?”之类。有时我想问母亲也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王二小是我或是我的孩子,我们会怎么做,但我一直都不敢问,更不敢答。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流行唱老歌了,中央台的《同一首歌》栏目已火了好几年。当然,不同的阶层、不同的年龄对老歌的定义是不同的。记得一次同事聚餐,等待上菜的间隙,有人开了电视,刚好是一个娱乐频道,报道说:香港著名导演吴思远策划在上海举办一台《怀旧金曲夜上海》音乐会,携台湾歌手蔡琴,费玉清回到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去寻梦,在歌舞满场,爵士乐奏响的旋律中,蔡琴坐着黄包车出场。1000元一张的贵宾席门票已售罄。当即有人惊叫:近一个月工资啊。也有人小心地问:费玉清是谁?

“就是有一年春节晚会上唱《一剪梅》《梦驼铃》的。”有人答:“永远是一套西服,微微的笑容,一副温文尔雅的样子。”

“我不喜欢他,过阴,象杯温吞水,不爽。”

“那你喜欢谁?成龙?007?”有人开起了玩笑。气氛热烈起来。这个说喜欢李谷一,那个喜欢宋祖英。立刻有人大发感慨:“说来说去,还是以前的歌有气势。就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最滥的歌,只要那旋律一响起,整个人神情为之一震,‘东风吹,战鼓擂,现在世界上到底谁怕谁。’虽说有点冷战色彩,但很能调动人的情绪”。有人在撇嘴。“你还别不屑一顾。你知道共[chan*]党为什么打败国民党吗?你只要听听以前新闻播报员的声音,就能知道双方的士气如何,国民党播报员的声音通常都甜腻绵软,犹如贵妃出浴,听上去就叫人脚步发虚;而共[chan*]党选用的播报员都是中气十足,激情澎湃的,那种声音在空气中一传播,谁听了不象西班牙斗牛见了红布一样斗志昂扬呢?你听听《夜来香》,《何日君再来》;再听听《保卫黄河》,《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高下立见了吧。”

“那你总不能在ktv包厢里对着你的女朋友高唱《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吧。”大家轰地一声笑了起来。

“别笑,到国庆节的那天排节目,我看你们唱什么。”

“我们就唱过一首《红莓花儿开》,是在中学毕业典礼上。”坐在我旁边的一位大姐说。“是我们班主任老师教我们的,他还亲自操手风琴给我们伴奏,那种感觉很不一样,有点叛逆。我们故意将那首歌唱得很响,响得都有点跑调,台下却给了很多掌声,当然,挨训免不了,但也不伤筋动骨,那毕竟是八十年代了,中央台早已开满爱情之花了。”

服务员开始上菜了,大伙转移了话题,我却突然有了一份好奇心,想着那位班主任老师一定是个有故事的人,回家的路上追着问。那位大姐说起了她的老师:“…虽是中年人但身材一级棒,宽肩窄臀,典型的倒三角,喜欢穿白衬衣,藏青色裤子,皮鞋一尘不染。乒乓球打得好,象棋下得不错,枪法准,一杆气枪指哪打哪。自行车骑得也好,一次带我们春游,下坡时说是给我们露一手,只见他一手掌方向,整个身体在自行车上方转了个360度的圈,自行车居然一点没有摇摆,看得我们全傻眼了,好多男同学问他怎么做出来的,他只说当飞行兵时训练出来的。他的歌也唱得不错,那首《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一点也不比蒋大为唱得差,有时私下里他也唱一些我们那时没听过的歌,象《夜上海》什么的,印象比较深的有两句‘酒不醉人人自醉,糊天糊地蹉跎了人生。’每每唱到这里他都有个停顿,好象被什么东西卡住了似的,现在想来也许是他自叹身世吧。”

“他不是本地人?”我插了一句。

“他是上海人,原是某航空部队电气仪表工程师。他自己说那时年轻,什么也不懂,莫名其妙地日记失掉了,又莫名其妙的成了右派,被迫转业,老婆受牵连,工作也没了,刚好这里搞三线建设,急需用人,全家就过来了。那次教我们唱《红莓花儿开》也是一时高兴。刚平反,就翘尾巴了。用我们校长的话来说。”说着,她笑了。有许多事情隔一段时间再看,也许悲剧变喜剧了。“有一次我们几个女同学到他的办公室去,他正在练毛笔字,问我们怎么样?我们当然说好,他说还是喜欢陆游的《咏梅》,特别是最后一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意味深远。这才知道他问我们的是毛泽东的《咏梅》好还是陆游的《咏梅》好。”

路灯将我和她的影子拉得时短时长。我见她的眼睛有亮光在闪动,知她触动了内心深处的某些东西,便轻轻地问是不是喜欢上了。她先是一怔,随即打开了哈哈:“我们班的女同学都喜欢他。”我不再深问,只是终于明白,她年纪不大,为什么能用俄语唱苏联歌曲。“费玉清、蔡琴的歌不错,有韵味,不是现在那些嘻嘻哈哈在舞台上表演的歌比得上的,有时间听听就知道了。”分手时她对我说。

我听了蔡琴、费玉清的歌,更听了八十年代在大陆掀起狂潮邓丽君的歌,我感觉到他们的歌有一些共同的地方:歌的主题大多是男欢女爱、离情别绪 ,歌的曲调简单优美,歌词承接古诗词的文化传统雅洁典丽,又结合了民间小调明白如话,既符合大众口味,又做到了雅俗共赏。而唱这些歌的歌手嗓音自然清澈圆润,咬字吐词异常清晰,感情充沛而又含蓄委婉恰到好处。外貌长相清俊甜美,引人遐思。听着这些歌,你会暂时抛开喧嚣浮华现世的不安定感,忘掉现实的压力,籍着音乐进入一个遥远悠久的人间幻境,不由自主的相信爱情的坚贞,友情的永恒,故乡的美丽,自然的宁静悠远。然而,这几个歌手的身世处境却令人嗟叹不已。唱“甜蜜蜜,你笑得多甜蜜,好象花儿开在春风里。”的邓丽君,被人誉为“现代华语流行歌坛第一位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歌手”,已香消玉殒,如春天的花儿般早逝;唱“一剪寒梅,傲立雪中,只为伊人飘香”,“分离不如双栖好,珍重这花月良宵;分离不如双栖的好,珍惜这青春年少。”的《金嗓子歌王》费玉清却要将独身主义进行到底,理由是从小看身边分分和和的事例太多,“爱情是镜花水月,亲情是生离死别”;而唱“象一阵细雨洒落我心底,那感觉如此神秘…那是你的眼神,明亮又美丽”的蔡琴,在华语乐坛,有着“经典别称”美誉的蔡琴不仅婚姻失败,还患上了严重的眼疾。我只能说:造物弄人。

我在最适合用留声机摇出来的歌声里叹息着。在初暑的夏夜里,头顶上的吊扇嗡嗡地转着,就有一些清凉的风掠过我赤luo的背,我趴在床上,双臂抱着轻而柔软的枕头,似在听歌,又未听清歌词,似有些思绪,待要捡拾收藏,却又不知飘向何方,眼前闪过一些模糊的身影,在午后的花园凉亭里,或坐、或行、或浅笑低吟……我知道了一些名词,名字:二三十年代,老歌,上海,冒险家的乐园,繁华旧梦;中国流行音乐之父黎锦晖,词曲作家黎锦光、陈歌辛,词作家陈蝶衣。我知道了一些人物、事件:八十年代初还被中央文化部下文定为三首黄色歌曲中的两首《毛毛雨》《桃花江》的词曲作者是黎锦晖。五六十年代,他儿子一次无意中弹起《桃花江》的旋律,吓得他跌跌撞撞地出来制止,并不停地忏悔。而创作《义勇军进行曲》的聂耳却是他的学生。写“玫瑰玫瑰我爱你”的陈歌辛是《梁祝》的曲作家陈刚的父亲,写《情人的眼泪》的陈蝶衣儿子是上海交响乐团的指挥陈燮阳。岁月沧桑,往事如烟,当我听到一首歌里唱着“看朱成碧”这四个字时,悠忽心惊!在并未走远的历史天空下,有隆隆的枪炮声传来,一个叫李香兰的艳妆华服娉婷女子踩着美国爵士乐中的舞曲旋律唱着流行歌曲《夜来香》在“孤岛”的舞台上摇曳生姿。她是日本间谍?!!

一次看杂志,有一段调侃儒家宝典《诗经》的文章,大意是:风,相当于现在的流行歌曲。“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求。”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在河边,有一对雎鸠鸣叫。女子多美啊,男子快来追啊。想着在两千年以前就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的孔子颤颤巍巍的从坟墓里爬出来挥舞着拐杖骂“不肖子孙”的样子,我忍不住笑了。可当我看到年老的父母一大早守侯在电视机前等着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的开播,特别是“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旋律一响起,他们浑浊的眼里闪射出激情的光芒,并情不自禁地跟着唱时,我不仅没有笑,眼里还涌出了泪。我知道这不是一个出产英雄的时代,但我仍相信这世上应该有一些神圣庄严的东西值得我们去坚守并逐步积淀出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来铸就一个民族的灵魂吧!

2008年奥运会是一个契机。我期待着……

海棠是否依旧?

本文已被编辑[城市玩偶]于2005-7-19 19:56:50修改过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妹丫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城市玩偶点评:

这么多歌,古的今的,搞得我晕头转向,不过倒是一种文字看过后的享受。

文章评论共[1]个
攸舍-评论

这串葫芦甜得醉心!
  【妹丫 回复】:感谢你的评论。要读懂这篇文章需要对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史及这些歌曲出现的历史背景有一个大致的了解,难为你了。再次感谢! [2005-7-20 22:05:34]
  【攸舍 回复】:就因你的的渊博让你惊叹和敬仰啊!虽然我爱读不一定能学懂一二,但没有说难为学生的道理哟.教我如何来对你的精品说个谢字? [2005-7-20 22:15:34]at:2005年07月20日 中午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