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没有回乡下婆婆家了,今天终于抽空和老公一块儿回去看看他们三老人。在老公和村民的闲聊中,我得知现在全县正在清查超生的事情。由于法院的参与,使乡镇干部开展起工作来顺利多了。不过,这一来,查出的结果却令人瞠目结舌:一个村,就有黑人口好几十。这不得不让人担忧:如此下去,将来地球上还有我们子孙一双脚的空间吗?
近几年来,国家一直致力于减轻农民负担,整顿乡镇干部工作作风,使得计划生育工作有些淡化。许多农村人又开始了超生,钻了政策的空子,通过各种非法手段,花上两三千块钱,给孩子买个户口,落户他处,妄想以此逃过超生罚款。而且还振振有辞,孩子有了户口,就不算违法了。
听到今天他们这样一说,我不禁想到了我老家,那个偏远的落后的乡镇。一直以来,那里的计划生育工作开展起来,阻力都很大,也不知道如今的工作是否顺利一些,我倒真希望家乡的人口能够得到控制。
从1840年开始,西方发达国家,就用炮火强行给东方的中国送来了文明,虽然中国处于排斥的被动地位,但文明毕竟还是挤了进来,让沉睡中的中国开始了苏醒。可直到如今,仍然有好些地方,处于蛮荒状态,这不得不令人担忧。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中国也因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也开始越来越重视人口问题,然而,在中国的好些农村,却依然存在着这样严重的超生现象,特别又是我老家那样又穷又偏远的地方,这究竟是为什么?值得深思。
辛亥革命虽然并没有完全解救劳动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但还是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这无疑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这一百年里,人们的思想进步了不少,但几千年的沉疴,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够彻底根除的,还有好多封建残余思想依然左右着农民的脑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思想还在指挥着许许多多人们的生育观,为了生个儿子传宗接代,生了一胎又一胎,甚至遗弃、溺死女婴的事情屡见不鲜。我老家院子里有一对老人膝下有七个子女,每个子女至少两个孩子,多则七个孩子,共计二十三个孙子。而且那已经生了八胎,带着七个女儿的大儿子家,还颇有继续生下去的架势,不生个儿子誓不罢休,真是不到黄河心不甘呀。这样的大家庭,在我们家乡根本不算罕见。由此一家,可见一斑。
“天高皇帝远”也是造成超生的又一个原因。我老家地处本县最远的山区,邻县的一个村,就将该镇团团围住,只留了一个出口,算是与本县其他地方有了点血肉联系。三山两槽将人们困在那僻远的一角,同时也将文明堵在了山口。淳朴的村民整天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至今还保存着互赠吃食的习惯,但却不是陶老先生笔下的“桃花源”村。村民们愚昧,落后,思想保守,而且顽固,不愿意接受新鲜事物。与当地政府对抗情绪也较为严重,动辄进京告“御状”。这地方好象是个被大人物永远遗忘的角落,什么政策一到这里就都走了样儿。这里的父母官们也就睁只眼闭只眼的,年年上报着令人惊喜的数字,老百姓的生活也没有在这些数字中有什么变化。计划生育工作开展困难,什么办公楼被炸,工作者被打之事,并不是没有出现过。干部带头超生,欺上瞒下的事情,也屡禁不止。所以,有那么多的黑孩子,能够全怪谁?
落后的经济基础,使得人们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经济基础直接影响着上层建筑的高度。一个连饭也吃不饱的人,是不会想着去多学两个“之乎者也”的,更别提考虑如何提高人口素质了。富裕与文明程度是成比例的,老家的经济自然很是落后的。单一的粮食作物是农村经济的唯一源泉。也曾有过几届开明的领导,妄图改变这贫穷落后的面貌,调整经济结构。但都以失败告终。原因很简单,一是当地农民的顽固,拒绝接受新事物——自己祖祖辈辈都在这土地上耕作,难道还比不上你这些年轻的后生?二是缺乏必要的科学作后盾。失败一次,农民就更加不相信政府的建议了。因为穷,孩子的教育就成了大问题了。常常是七、八岁的孩子,还在家放牛,而等到十四、五岁的时候,也就办了假身份证,南下打工了。这些南下的年轻人们,很少有找到钱的,到是因为无知,染上了毒品,参与贩毒的人,比比皆是。这些人一旦被抓,他们的孩子就又开始辍学在家放牛,等着长大,然后走着他们父亲一样的路。越是这样穷的家庭,总是寄希望与后代,孩子越是带得多,多子多福嘛。他们穷,他们就是无赖,不怕政府。要钱?没有!要命嘛到是有一家子,但谁敢要他们的命呀?查封他们的财产吧?房子没有多的,你封了,他们正好坐村办公室去,那比自家的房子还舒服多了。生多了,也就更穷了,更穷了就更想生,反正他们大了,自己找活路去,总得找钱养他们的老子吧?瞧瞧,多无赖!
越生越穷,越穷越生;放牛长大,结婚生孩子,孩子再放牛长大,再结婚生孩子……如此周而复始,循环往复,何时是个终结?他们都没有想过。
每每回家,看这那些可怜的孩子,他们甚至连简单的“多来米发”和“梭拉西多”都唱得一个样儿。瞪着双双大大的眼睛,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对幸福的期盼。我惊叹:同样是孩子,他们离我们的孩子不知道有多远!我心痛:原本该在校园里牙牙学语,却在山坡上骑牛嬉戏。
是谁阻碍了他们获取幸福?是他们自己。幸福究竟离他们有多远?一步之遥!可他们却不愿意伸出手去抓一抓。真希望政府的宣传能够深入人心,让家乡的父老乡亲能够从愚昧麻木中走出来,真正做到“少生优生”、“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给我们的子孙,多留点空间!
-全文完-
▷ 进入馨馨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