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门是一个标志,是一种象征 。政府的大门尤其如此。
大凇县政府的大门,不是朝南开的而是朝北开的,一条全县最宽的公路,在大门的北边斜穿而过,县政府大门是随公路的走向而建的,所以就形成了一道奇观:歪门斜道状。
县政府是一座高大的六层大楼和数座小楼房组成的,周边是围墙,形成了内外两个世界。联系这两个世界的就是北边的 大门 。
一
“这怎么能叫做政府大门呢?你们看歪门斜道的,不正啊,有损咱政府的形象啊!这大门一定要改造,要立即改造!”新来的赵起县长来到大凇县的第三天,就做出了他来到大凇县的第一个决定。
这是一位村支部书记出身的县长,在官场上经历了十余年的拼搏,正是扶摇直上之时。
赵县长上任前,是五龙县分管城市建设的常务副县长。由于受工作的影响,接触搞工程、测绘的人颇多,据说就懂了点风水地理、阴阳五行的。
客观的讲,歪门斜道的确有失官体,何况大门是用铁管简单地焊接而成,无威无势的。
路是斜的,它的周边全是商业铺店,要直起来工程量太大,搬迁难度太大,搞不好会闹出上访这类令领导头疼的事情来。所以择其易者而行之,那就是改门不改路。
半个月后,一个崭新的政府大门展现在人们面前。新的政府大门两扇共长38·7米,大门东西立柱高38·7米,上接一个镶有国徽的宽和高各3·87米的横梁,并全部贴上樱桃红色的花岗岩。据说,38岁的赵县长希望大凇县能红火起来,在全市的排位再升一个而特意定的。在大门的东侧增加了一个38平方米的耳房,在大门的西侧设立了一个岗哨,有武警战士轮流值勤。
老百姓一看,都大声叫好"你们看,新县长就是魄力大,就是水平高,新县长新大门,多威武多威风,咱感觉腰杆也硬了。咱这贫困县的帽子也快摘掉了吧?"
改造政府大门花费120万,赵县长在工程预决算报告上,大笔一挥,签上"同意",并不无得意的对秘书说:"新气象,新面貌,够气派,值!"
二
两年后,曲德文县长到大凇县走马上任了。不久,他也盯上了大门,命令立即改造。
为什么又要改造大门呢?传说多多。比较有说服力的是,赵县长虽然如意的早早离开了贫困的大凇县,但是,并未达到高起一步、官升一级的目的。只是平调到临县当县长去了。这说明什么?风水不对阿!
怎么改造?东耳房拆掉,换掉樱桃红花岗岩,就这么简单。耳房挡住东来的紫气,怎么能有好运?政府用这个红那个红的,轻浮又不够稳重,怎么能稳中有升?
于是,随着曲县长的一声令下,政府大门的改造工程有开始了。
从改造工程开始,就有一些好事者不断的来观看,常常是看的比干的多,各种议论也不断涌现,不断传到曲县长的耳朵里。
曲县长40岁出头,显得很是沉稳老练"干点事情不容易啊",成了他的口头禅,从来不讲大门改造的事情,从来不讲群众议论的对错,只是大门改造工程照旧进行。
不久,政府大门又焕然一新,东耳房不见了,代之以花草,立柱和横梁换贴上了黑色的大理石,铁门也换成不锈钢的了,显得稳重又气派。
虽然又花费了80万,还真值!不到两年,曲县长就官升一级,事随所愿,被调到一个县级市当市委书记去了。
三
经曲县长改造的大门,一直威武的矗立着,继任者们没有再动改造之心。
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的一次上访风潮,它又迎来了新的命运。
原来,由于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在利益的重新分配中,职工与企业经营者发生了冲突,政府作为原资产所有者,自然成为双方利益的调整者,成为双方冲突的调解人。因此,职工就成群结队的涌向政府,造成了较大规模的集体访。面对这一突发事件,有决策权者躲着不见,无权的上访局说服不了群众,这样就一日一日的拖下来了,紧锁着的大门,将上访职工挡在外面,不免引起职工的不满,并逐步造成职工与政府在情绪上的对立。于是,在集体访的第五天,政府大门突然成为全县人关注和议论的焦点。
上访职工在久候得不到答复后,情绪激动起来,从小声的议论变成了大声的责问,从口出怨言变成了肢体上的行动,紧锁着的大门变成职工发泄不满的对象,大家不停的喊着口号,不停的摇着大门。一天,两天,三天,不知是被上访职工执著的精神所打动,还是因为经历了太多的风雨,所以在一个夕阳下山的时候,大门轰然倒地,上访职工显然思想准备不足,也跟着倒下一片。
大门倒下事小,可是安还是不安难办,真是出了一个难题,真让领导挠头啊!
难办就不办,一个拖字真是了得。领导没有一个提出大门安不安这一问题的,大家都心知肚明,敏感问题还是不提为好。
这样,被推倒的大门就被放置在大楼的后面闲 置起来,在等待着新的命运。
四
难办的事情并不等于不可办,不等于办不好,关键是有没有决心办。改革年代就的用改革的办法。领导们大会、小会上常讲:办法总比困难多。你还别说,领导的办法就是比困难多。
大凇县的政府大门,被推倒三年后,一直闲置着,在经历着风雨的考验。大门处空空的,时间久了,大家也就习惯了没有大门的情况。但这总不是永久之计,大门总不能永不在其位。
这个难事,被新来的李雍县长轻而易举的就给解决了。
李县长是春节后的三月到位的,五一长假后的第一个上班日,面对巨变的政府大院,上班族们大吃一惊。原来,不仅大门及两侧的立柱没有了,连政府大院的围墙也没有了,全变成了花草和树木。四周显得清朗又宽广,完全是一个新天地、一片新景象,让人有一种扬眉吐气、心旷神怡之感。
后来,听领导讲,这样有利于与群众实现零距离的接触,是撤除藩篱密切人民与政府的关系。
又后来,听人讲,被推倒的东西,既不能照样恢复,又不能无所举措,那就打破重来,难事新法办,这叫穿新鞋、走新路、迈新步、奔新程。
再后来,听有的人讲,框框已被打破,怎能再被困住,把心从门里解放出来,就是把思想从束缚中解放出来,是走在畅通无阻的阳光大道上,这是一个多么好的兆头,多么好的起点啊!乘势而去之,这等好事何乐而不为呢!
大门被彻底冷落了,后来被废旧公司收去,又转手卖给一个公司,去发挥余热去了。
只是不知道它适应新的环境了吗?它现在过的好吗?
本文已被编辑[毛四]于2005-7-8 11:05:30修改过
-全文完-
▷ 进入昊天翱翔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