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里有句俗话叫做“做啥的务啥”,是说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认真,不能吊儿郎当的。譬如说村里的小孩子们上学就要认认真真的上学,不能逃学,不能贪玩好耍,不能干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除此之外,对于大人们来说,就是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通一行,做粮食生意的必须得了解行情,知道谷子今天什么价,明天会变成什么价格。
做为板桥寨的农民,最应该掌握的当然就是种庄稼了。种庄稼凡是农民谁都会,看别人什么时候种什么自己跟着种就是了。但是种庄稼也有种庄稼的门道,一样的种子,一样的田地不同的人种出来就会有不同的收获。
陆老汉已经是七十多岁的老汉了,陆汉春的妈是前年死的,他就陆汉春一个儿子,所以就跟着他们过。陆老汉的名字说起来有点意思,他叫陆军。陆汉春搞不清楚老爹为什么叫这么个名字,别人总是说,“你们家有个陆军,咋没有海军和空军呢?” 这虽是一句玩笑话,但是陆军还真的曾经是个当兵的。
村里像陆军这个年纪的老人都会有一些故事,带着那个年代的特征。在他们脑海里如果要是有什么回忆的话,绝对少不了是旧社会那没饭吃的日子。但是在陆军的记忆里,除此以外,让他的孙子觉得更新鲜的就是他曾经是一个兵。
陆铭总是喜欢问他爷爷一些过去的事情,因为他经常在谈嫌饭菜不好的时候陆汉春总是数落他,说老子像你这么大的时候连饭都没的吃,吃糠!他对于父亲的话半信半疑,难道那个时候的人真的穷的吃糠了,又不是旧社会。但是村里像陆汉春这个年纪的人们都这么说,说那个时候没饭吃就是吃糠,要么就是一天吃三顿南瓜,陆铭很难相信但是又不得不信原来村里人以前的生活是那样子的。最让陆铭感兴趣的还是听爷爷讲自己的故事,陆铭小的时侯曾经听过他爷爷给讲的故事,说山里的狼跑下来了,常常在村子里转悠,有时还跑到厕所,趁小孩子拉屎的时候把小孩子叼走!
大概故事是真实的,因为陆军很清楚的告诉自己的孙子:那个娃就是村前你表爷,外号 “狼不吃” “狼不吃”就是陆铭的表爷,谢金全。村子里表爷、表婆、表叔、表婶的称呼其实并不带什么血缘关系,只是按照户里的辈分和人们的年纪代表一种礼貌的称谓。
其实陆军所说的谢金全,外号叫做“狼不吃”的,已经是五六十岁的人了。知道他外号的人挺多,因为“狼不吃”显得有一些传奇,尤其是小孩子们越发好奇。陆铭有时候叫表爷,有时候叫“狼不吃”表爷,有时候就干脆叫“狼不吃”,村里人的说法———爷孙没大小——所以可以随便叫,随便开玩笑。
“‘狼不吃’是假的”,陆军告诉孙子陆铭说:“我当时十几岁,那个时候你表爷才刚学会走路,我还抱过,一天后晌我们一帮子娃子家在场院里耍,就听见有人吆喝说,谁家娃叫狼叼了哦!!我们跟着跑去看,一帮子大人拿着扁担、锄头、棒在往河坝里跑,说狼叼着你表爷往河坝里去了。后来听说是一帮人追上狼了,狼叼着个小娃跑累了把娃搁在地上换气,大人们趁狼换气的时候把狼吓跑了,你看你表爷背上还有几个牙印,那就是狼叼的。“狼不吃”是假的,不吃才怪,是狼吃不到!哈哈!”
陆铭很想知道爷爷自己的一些故事,他甚至想自己爷爷的爸爸住在哪,是不是板桥寨,那自己的爷爷的爸爸的爷爷呢,在那个朝代他们是干什么的,是清朝的什么人,是平民还是大官?陆铭想自己的祖先应该是陆游吧,陆游是个大诗人,爱国诗人,要是陆游是自己的祖先多好。而这些似乎都已经无法寻找了,年代久远不说,陆家根本没有什么家谱。
陆铭他想从爷爷那里了解一个陈旧又新鲜的世界,可是爷爷的记忆似乎已经和他的年龄一样风烛残年——尽管爷爷看起来还很健康。或许是老人的记性不好了,陆铭总是发现不了什么新的东西。唯一让他感到新鲜又有趣的是,他的爷爷陆军,曾经是一个兵。
这些故事陆铭曾听爷爷给他讲过,但是也是很久的事情了,爷爷只有在一群小孩子面前侃侃而谈,最好他的听众是上学的学生,有一些历史知识。所以陆铭也只有和其他的孩子们一起才能获得更多的关于爷爷的过去的信息。
陆军告诉他们,他在十八、九岁的时候被国民党军队抓壮丁抓走了,去当兵,而且还是炮兵。陆军没有告诉他们当兵是怎么一回事,怎么打仗,打多大的仗,最终的结果是陆军当了逃兵。他不想给国民党卖命,所以他在某次转移的过程中趁着班长不注意就偷偷的在一个晚上溜走了。他说部队里逃跑的人很多,他运气好没有被抓住,抓住可能就枪毙了!他说的津津有味,而且事实证明他的逃跑是对的,国民党打不过共[chan*]党!
“部队里使的都是铜盆,一个有几斤重,结实的很,有的人跑的时候还装了一些拿上。我没有拿,能跑就跑,拣回一条命才是正事。”陆军说话的时候好象在用力回想,大概时间太久了,真的记不清多少东西了。
“那后来呢?”陆铭问。
“后来就跑回来了啊!”陆军简单的回答着。
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怎么战战兢兢的当逃兵,怎么辛辛苦苦的过日子,怎么把陆汉春养活大,大概他已经想不起来了。
乡下人的生活中没有那么多的回忆,只有庄稼、粮食、房子、子孙和钱。
-全文完-
▷ 进入简竹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