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故城记事之小园(潍坊十笏园小记)春寒孤馆

发表于-2005年06月26日 下午5:10评论-1条

春将去了,夕阳也有几分落寞,街墙拖出长长的影子,懒散的依偎在树荫里。

老街两边多是新仿的亭台楼阁,多多少少都透着一些浮躁,小园孤单的被包围在里面,门脸掩在荫凉里的一处不起眼的地方,都快被两边一些卖字画古董的铺子淹没了,老街铺路的青石板早就没有了,小园也好像有一点沮丧,小城的传统文化如果说还有几分底气的话,小园也是其中之一了,就这样进去走走吧,也许会有一些特别的感觉,在这个心浮气躁的春日里。

这老街在早里也是黄金地段,因此小园就有些逼仄,有句话叫做“螺蛳壳里做道场”,愈发就要求做的精致一些,园主颇明白此意,就取名“十笏园”,铺摆开十块笏板的意思,说其小而周正,其实是精致,古人上朝见皇上用的笏板,那是象牙做的,就是在早先那也是难得之物也是精品,小园南北长方,两千余平米安排了三十四处亭台楼榭,可以说各有千秋,身临其境,步步都在画中。

以前有位研究园林的大家陈从周老先生,他对园林的痴迷、对园林研究的专业、文笔的精到是各擅胜场,他对这个小园颇有几分推崇和偏爱,在北方的园林里就曾经单独着墨,品评了一番。是啊,从专业的角度小园可以说是清代园林的典型代表,因其小,园取名十笏,但名字里还蕴涵着几分自负,这小小的园子,东边一池塘,一假山,西边几进院落,廊轩围着东边的池塘,隔着西边的院落,一折三叠,隔出了层次,又把各部分传接起来,使小园既各自成趣又浑然一体,如一篇精心写下的小品文。

小园的灵魂就在那一泊碧水。进了园信步东转,是正厅十笏草堂,上书“无数青山拜草庐”,过前厅,一池碧水、几叠山石豁然眼前,这一池春水,就是小园的精、气、神。造园的点睛之处就在于水,水给了园灵气,用好了水,园子就活了,这水让园子明亮鲜活,如一泊水汪汪的生动的人的眸子,顾盼流离,传递着万种风情。在这样杨柳飘依春风吹皱的水边,已把俗世里浮躁之气隔去了千重万重,在这样的一个春日,有这浮生半日的闲暇,心可以无所羁绊任意西东。

水和石,水中有榭,石上有亭,构置精巧,韵味无穷,这也是我们的国粹,借有限的实景空间展开无限的意境空间,一汪水数叠石,就是沟壑、就是大川,正如那京戏台子上一杆旗就挥舞出千军万马,水中浮着的亭榭,是“四照亭”,亭榭遮掩在接连的莲叶间,等到夏日里芰荷盛开时又是别样的一种天地别样的一种风情,水侧是曲折的回廊和临水的亭榭,古戏文里才子佳人最宜倚着回廊发生缠绵悱恻的情景和凄婉艳丽的故事。聚散两依依,相约杨柳枝头。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午后,让我都有些时空移换的幻觉了,临水的亭榭偏偏还有一个别致的名字,稳如舟,这才子佳人的故事里总是离不了扁舟子和明月楼。

是啊,有舟,也有楼,小姐的闺怨总是掩在重重帘帷之后,碧水北边高高的花墙后就掩着一座楼,春雨楼,是小楼一夜听春雨的意境。假设有那么一个明月夜,栀子花盛开在楼前屋后,迷离的花香陶醉着迷离的人,高墙院外一支短笛在浅酌低唱,园内楼上,这闺中的绣楼,玉手微拢帘栊,就有一截月光探进头来,明月传递着相思,佳人倚着朱楼,美总是含蓄的,爱情总是凄婉的,相思也总是格外垂爱可怜的人儿。

小园西半几进院落,静如山房,秋声馆,深柳读书堂,颂芬书屋,层层院落周正有致,高墙深院里,有树荫有花荫,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斑驳陆离的印在院内的青砖上,院里的一砖一石一草一木饱浸了历史的文化的气息。曾有一位老人在这里,持卷,低首,吟唱,为民生计,为风花雪月。孤寂里有几杆疏竹陪着他,倏尔一缕清风过时萧萧索索,也听听夜雨打在芭蕉叶上离人的愁绪。老人早已走远,瘦马竹杖敲散了水中冰冷的月光,仅留在寻常巷陌里几笔清隽的墨竹,一丛疏狂的兰花,人称“乱石铺街”别样格致的字。他那“一枝一叶总关情”悯人的心已淡漠得没有几人提起,倒是“难得糊涂”这老庄般遁世或圆滑的警世语裱起来在俗世巷陌里流传。

就这样随心自在的踱在园里,园里园外隔出了两样的世界,隔去了俗世里的浮躁与喧杂,这一刻,时空凝滞了,这一刻,已然忘却了心中所有的清愁。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春寒孤馆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冰雪落樱点评:

读着你一系列的故城记事,心里由衷地赞叹故城那绰约飘逸的风采,喜欢:)

文章评论共[1]个
春寒孤馆-评论

回落樱:
    生于斯长于斯,自然感念家乡的好处,谢了at:2005年06月27日 下午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