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缅怀(组诗)轻轻走来

发表于-2005年06月19日 凌晨0:01评论-1条

《农历五月》

爷爷死了

好久没有见他了

再见

五月已经走得好远好远

唯有我

在这里

等他

等他苏醒

现在

我被困在绿色怀孕的重围中

再过一个节气

稻子的锋芒便会逃离

渐渐逼近爷爷的坟茔

庄稼都熟了

金色的阳光深深刺进爷爷的骨骸

他不知道疼痛

我也不能

心平气和地回忆

风里喊叫的

是不是爷爷的灵魂

似稻的东西

弥漫着整个夏季的所有途径

这一个夏季

如林的诗人侵占着稻子成熟的爱情

躺在黄土里的爷爷

却无法再为第一把跃入眼帘的稻穗

而怦然心动

农历五月走远了

还有什么可以说呢

还有什么可以怀念

我们逐渐改变了主食

那么

诗人

还可以去歌唱谁

《稻子泛滥的2005》

正月的一场冷雨

一万年都会记得

一万年以后

那场雨

还会催促种子发芽

种子躲过了死亡

爷爷骨肉化泥

抚摸着稻种

生根

开花

抽絮

分娩

落地

2005年

稻子泛滥的一年

岁月就这样刻满我的眼角

稻子以多变的节奏

追挽所有失去的伤悲

尽管所有的稻子

都整齐站在田间一起歌唱

但栩栩转向天空的风声

却在哀悼那场雨的死亡

本文已被编辑[轻轻走来]于2005-6-18 23:57:54修改过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轻轻走来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sniany | 荐/sniany推荐:
☆ 编辑点评 ☆
sniany点评:

思绪凝重。在回忆时带着一缕思痛

文章评论共[1]个
曾是刀客-评论

谁是诗人?什么是诗歌?
  【曾是刀客 回复】:诗人,“一个向人们说话的人”(威廉·华兹华斯)。许多世纪以来,人类获得了一种共同的体验——情感的、道德的、感官的,经历了相同的狂喜和剧痛、胜利和挫折、荣耀和耻辱,面对同样的人生难题,提出了相同的人生追问,在精神、人性、情感、道德等方面陷于同样的外在和内部的冲突之中。 [2005-6-19 19:21:29]
  【曾是刀客 回复】:于是,千万人里总有那么些人,感到有必要在人群里将心灵的体验诉诸笔端,使用语言的介质手段进行交流。在语言的诸多形式里,诗歌是最早的。而今依然是最凝炼、最强烈的交流方式。所以有人持续不断的写诗,也有人坚持不懈的读诗。 [2005-6-19 19:21:42]
  【曾是刀客 回复】:读诗歌也是读作者,诗歌的力量就是诗人本身的人格魅力,而不是感受所谓的“文以载道”的精神。“他们是隐形黑夜的孩子呵/挑着额头和眼角的光/拯救另一群自己”——本首诗的开篇,作者以一种悲天悯人的大情怀,指出诗人是一群行走在人类心灵幽谷之中,清醒的直面人类“垃圾的尖叫和酸腐/正掩埋灵魂的底色/像行走的花朵,暗香荼糜”的困境, [2005-6-19 19:22:06]
  【曾是刀客 回复】:诗人的灵魂浸入其中,顽强伸出充满人文关怀的手臂,用笔触真实的揭示内中可怕的深渊和存在,这样的揭示是一个走进黑暗的过程,无疑是令人不舒服的,甚至是令人痛苦的。“他的词语,象把刀子带着血,把你暂存的属地盼望,一块一块地,从你心中剜除,只余下一个空空的心房,滴着血[**]。” [2005-6-19 19:22:20]
  【曾是刀客 回复】:现代诗歌,特别是网络的诗歌越来越趋向于心情日记和无病[**]的今天,诗歌的创作似乎进入了一个看似很随意、很繁荣的状态,从好的层面来讲,是进入了手舞足蹈、百花齐放的大好局面,而反过来看,我们不得不悲哀的感觉到今天的诗歌创作泥沙俱下,严肃的诗歌追求却久久的徘徊于喧嚣的边缘,在诗歌的大潮里不时闪现出乍现即逝的微弱光芒。 [2005-6-19 19:22:36]
  【曾是刀客 回复】:相对于上个世纪80——90年代的诗歌大潮叠起的岁月,这是一个贫困的时代,处于世界的黑夜,且是夜半,大地悬在深渊中。“我需要低下头去,再低下/打捞夜雨濡落的骨朵/……/羽毛一样飘过柔曼的极地/我们把翅膀系在唯一的深渊/掀开断裂的青砖/黑和红是行走的背景”,这是一个可怕的现实,也是对当下存在困境的真实揭示。 [2005-6-19 19:22:54]
  【曾是刀客 回复】:自从戊戌政变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等人都转向文学,认为文学可以移人心,改风俗,强国民,救国家,在儒家“文以载道”、“经世致用”思想的基础上,把小说的地位与作用提到救国救民的高度,这虽然同样符合现代性的需要,但于文学来说,实在是一种超负荷的神圣的“光荣”,埋下了后来文学理论失去自主性、主体性的伏线;极端政治化的主张,终于到了上世纪70年代末走到了自己的终点。 [2005-6-19 19:23:10]
  【曾是刀客 回复】:觉醒的作者们渐渐开始把文字的描写转入针对自身的困境,追问精神存在的价值,承认文学描写人生,而人生乃欲望与痛苦,三者互通,无从超越。可以说,这是文学转向自身、力图确立文学理论主体性的一次尝试,并且又充溢着人文精神的关怀。
这条路好走么?读者接受么?
[2005-6-19 19:23:27]
  【曾是刀客 回复】:诗人进行了明智而富有理性的反省和思索,他既不是冷峻的进行居高临下的批判,也不是遁入自我心灵的呓语中故作清高,而是“需要寻找一个角度/让你看起来舒服”,明智的采取了深具亲和力的手段,同时“我选择侧转,露一只美丽的眼/另一只送给你,需要穿过发尖”,让读者在感受诗歌的魅力,接受诗人的美丽,与之共鸣的同时,利用诗人赋予的目光,唤醒沉睡的感官,给情感和心灵注入生命,认同作品带来的紧张感和变化的震惊,以至“才能打开那道恍惚的栅栏”,从而丰富充实每一颗饥渴的心灵。 [2005-6-19 19:23:43]
  【曾是刀客 回复】:诗人想象到了未来的希望,“你看,目光和雨水一起被风送远/一个孩子在手指的根部降生/然后我转过脸,和你一起微笑”。 [2005-6-19 19:23:59]
  【曾是刀客 回复】:文本的表层展示的是虚幻浪漫静谧的世相,而其深处却一度奔突、冲撞着由生命的热爱、执着和精神存在探讨的敬畏、疑惑的巨大张力支撑起的深沉悲痛的人文意识,这种对人类生存根本性问题的追问才是诗歌最具魅力的部分,在理性思维下闪烁出本该有的金属般at:2005年06月19日 晚上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