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一篇报道
很难想象一个十九岁的花季少年竟然沦落成一个冷面杀手。面对镜头他低着头沉默寡言,长相老实,第一眼很难把他和丧尽天良这样的词联系在一起。但报道是真实客观的,这血淋淋的一切确实发生了,他手上沾染的不是一个人的鲜血而是五个人的,其中有四个孩子是被他一次活活烧死的,那些幼小的生命从来临到离去最多的也只活了六个年头,而最小的只有四岁。看到这里也许大家觉得他根本不配称之为人,只是一个冷血动物。事实大家错了,原本谁都不会知道这一切,正是因为看守所干警冬天里的一件棉衣让他感动得热泪盈眶,权衡许久说出了埋藏在心里七年前的那一切。无疑他有今天是咎由自取,但是一声枪响不应该带走一切,那凋零的青春应该给我们留下一点启示
九岁前他成绩优秀,是班级的尖子生,有着温暖的家庭。但是因为父亲生活不检点,十岁父母离异后,他和父亲生活,从此他的人生有了逆转,父亲常常有家不归,他只能在紧闭的家门前徘徊,没有亲人的教育他渐渐的学会了小偷小摸,十二岁那年辍学。已经是整个村皆知的坏孩子了。受了大人的教育同龄人不愿意和他玩,小孩子也一样。而这就是惨剧发生的直接起因。一个中午当他看见四个在一个园子前玩耍时,压抑已久的童心复苏了,他请求和孩子们一起玩耍,而四个孩子自然是不愿意和一个父母嘴里的小偷,坏蛋玩耍的,都躲进了身后的玉米秸杆里。面对这一切十二岁的他再也无法忍受了,那种被所有人遗弃的绝望的愤怒和委屈使他丧失了所有的理智,他竟掏出火机点燃了秸杆。当大火熊熊的燃烧起来的时候他也害怕了曾试图去把火扑灭但是这都是徒劳的,在极度的害怕中他匆匆逃去。可怜无辜的孩子,被家人从灰烬中找出来的时候都已经烧得面目全非了,他们有的站着,有的躺着,手和脚粘在了一起。这些没有来得及绽放的花便枯萎了,当中也有十二岁的他。
从那以后他再也不敢在村子呆,日子在惊慌,害怕中度过,那感觉慢慢的耗尽了所有他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他再次杀人,并且被捕,并将用自己的死来弥补自己犯下的罪恶。但是那些孩子呢,那个被他杀害的生命呢?会因为他的死而复生吗?如果,如果当初他的家庭没有因为父亲的出轨而离异,没有因为父母的遗弃而辍学,也没有村民的敌视的话,那么一切还都是这样的吗?我们的社会不要说在这样一个知识水平不高的农村就是在我们的城市,我们的高学历人群中又何尝停止过,一个人犯了错那个阴影往往会跟随他一生
人们用异样的眼光看你,在背后说:你看,那人以前怎么样,怎么样。仿佛做错了一件事就是一辈子的坏人。这样的环境里那些犯了错的人实际上是已经被判了死刑的,他们没有重新开始的机会。而其中意志薄弱的就选择了继续沉沦。家庭的破裂是可悲的,有很多的犯罪是和家庭的破裂,父母的离异有很大的关系的,孩子正在成长的关键阶段,性格,行为都还没有定型,不具备用理性的眼光去分辨事物的好坏的能力,这一切就需要父母来引导,来教育,当失去这种帮助的时候孩子就会迷惘没有方向,性格不健全,自卑,行为反常,甚至于走向犯罪。正因为这样我认为有时候悲剧的发生和我们是有关系的,大家都是有责任的,甚至可以这样说我们有时候的行为导致罪恶的发生而使自己成为受害者。
另外想提的是这个案件发生后给另一个孩子的一生造成的伤害。当大火发生时有一个孩子幸免于难,那个柴火堆也是他家的,他把孩子们叫到自家院前一起玩耍一段时间后就回自家院里了,正好躲过一劫。而这就成了受害家长怀疑的理由,大家没有想到报案凭自己的猜测把他当成了纵火者。以后的七年里他本人以及他的家庭在众人的咒骂声,歧视中艰难的走了过来。孩子提起此事眼睛里都是恐惧,说话颤抖着已经失去了本属于这个年纪的天真和快乐。他成了另一个孩子的牺牲品。如今还得了他清白,也还不了他失去的那些最宝贵的东西了。
有时候给别人多一点宽容就是给自己宽容,给彼此多一点理解事情也就没有那么糟,不是吗?社会是大家的,我们应该像朋友般相处,为了别人,为了自己。
-全文完-
▷ 进入无求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