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打江南走过,那留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郑予愁
沿着青石板路,踩着古人的脚印,漫步。古老的酒幔随风飘荡在头顶,浓烈的醇香充溢着四月的江南。
江南,这是一个充满画意的地方。你可以截取它的任一部分,放入中国的山水泼墨之中。你看,那青瓦白墙,那桃红柳绿,那秋水绿波中倒映的小桥,还有那岸边的素衣女子。一处处山水,一段段风月,都将江南的滴滴点点刻画的尽致淋漓。
江南,这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地方。你可以聆听古者对它的陈述:“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到“杨柳岸晓风残月”,从“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江南,永远是诗人写不完,道不尽的话题。
其实,江南对于中国人远不仅是一个地点那样平淡。
它代表历史,因为它目睹了一个又一个王朝的兴衰。
它代表文化,因为它是千百年中国文化的沉淀。
它代表自然,因为它给生活在嘈杂都市的人们以心灵的慰籍,以灵魂的寄托。
而我却认为江南更像是一个载体,它承载着过去,现在与未来,承载着中国文化人那种默默守望的情感,承载着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江南文化构成了自己独立的文化圈,有自己的独特的物质构成,如“小桥”、“流水”、“杨柳”。但江南文化也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作为中原文化的起点并与中原文化构成了整个中华文化体,在整个中国文化中熠熠生辉,它带给人们的是一种细腻,一份婉妁,一瞥忧愁,一丝哀怨。
梦中,坐着乌蓬船来到江南,清风徐来,一江春水荡起层层薄薄的碧波,柳岸边是一排青瓦房,还有那雕花窗子里渗进的几缕阳光。不远处有一拱桥,倒映在水中,又多了份诗意。而青石板路上站着的那个姑娘在凝视远方,眉眼细细,盈盈的温润是江南女子特有的长相。她也许是想看花开花落,是想看北雁南飞,是想看潮长潮落,想看那逝去的风景,而她却在不知不觉成为风景,逝去。划离拱桥,心中多了伤感,不想回望,因为那很沧桑。我站在乌篷船头,望着前方,望着远方,直到我能看见夕阳,在水中也在天上。
我打江南走过,那留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我打江南走过,又留下一幅泼墨。
本文已被编辑[文清]于2005-6-18 19:44:58修改过
-全文完-
▷ 进入西窗斜月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