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子快熟了!”家人不断的督促着,忙碌于工作而不肯回家的我。
俗话说:麦熟一晌,蚕老一时。眼睁睁小麦还是青衣包裹――不熟,可是,经受烈日爆烤,瞬间摇身变成金装金甲,黄澄澄金灿灿。抬望眼,一片金色的海洋,顺随微风的吹抚,倒流逐涌成细浪,一波接一波的推进农民心头。俯首低头,她会逃避你亲吻她,个个把高昂的头沉甸甸地含羞倒向一边,互相依偎着。那张嬉笑的脸、眨眨眼时不时地偷瞅着主人,悄悄地告诉他,我腹内的白胖籽粒包不住了,快快助产吧!
河南农村,每年到5月25日左右,自南向北依次开始“三夏”大忙季节。所谓“三夏”大忙季节,目前主要是夏收了,其余的夏种、夏管,已经不太重要了。因为大部分地区采取了提前种植,在小麦田中提前种植上大豆,花生等秋季作物,也称之为“争秋夺麦”“麦格点种”。凡是秋季作物都可以这样种植,包括玉米、大豆、花生等等,简单的种植改善也充分体现了农民技术意识的提高,抓农时、抓季节,珍惜时间。实践证明这样种植上秋季作物,足可以起到秋季作物增产增收的效果。
曾记得小时候在生产队里,每到收麦季节,天刚蒙蒙亮,就被一阵破扯的敲钟声震醒,夹杂着队长公鸡嗓的尖叫兼训人的喊声:“都啥时候了,焦麦炸豆的,立马上晌啦!”我蒙蒙隆隆地看见奶奶端着豆大火头的煤油灯,默默索索地为爷爷找拍麦的家什。那时候的拍麦的家什主要是撮子和月鸯,(是一种收麦专用工具,可能叫鸳鸯,因为是和撮子配合用的)。
爷爷上工去了,小小男子气的我,总爱好奇的跟爷爷奶奶去地,尾随在他们后面。身高一米八还要多的爷爷,身材微胖,紫铜色的脸膛,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做活总在第一位。是奶奶告诉我,爷爷是“领活”的,我当时不知道这是不是一个大官桂冠,可是,幼小的心灵深处,总爱用这种美滋滋的心情敬仰他,引他这人称呼为自豪。
“三麦不如一秋长,三秋不如一麦忙。”“拍麦打场,活见闰王。”是地地道道农民对麦收的口头禅,但是,我从记忆中没有烙下爷爷奶奶喊过累、道过苦丝毫痕迹。深深地记得在收麦的队伍中,爷爷是一把好手,他象作战英雄一样冲在前面,左手提着带有轴式的“吱纽”(是专用工具,是用来拉撮子的),右手推着带有一把锋利扇刀的撮子,那撮子像轻身飞燕,左忽左忽右返飞,紧接着又在月鸯上方翻了个劲头,猛然投下啄来的战果,不偏不倚正中月鸯怀抱中。奶奶背着手紧握月鸯栏,一步一跟的紧紧贴着爷爷的身后,他们珠联璧合配合默契的程度,是任何花前月下的情侣也无法比拟的。我看到奶奶淌着汗,吃力的拖着被爷爷一撮接一撮装满的月鸯时,就情不自禁的伸出小手想推一把。可是这时被爷爷发现了,他立即停下撮子,蹲下拉着我的手和蔼地说:“光呀,俺着你想痛奶奶,你瞅奶奶跟得紧是有原因呐!瞅瞅,只能离小半步远,近了,我的右手臂捣着你奶奶的右胸,远了爷爷的撮子会砍在奶奶的肩膀上,你“帮忙”奶奶她弄不好,奶奶受伤是坏事吧!……”那时的我懂不了多少,但是,痛爱奶奶是知道的。我就乖乖地蹲在地头的树阴下,等着爷爷奶奶在休息时,队里分给的“当当锣”(就是中餐每人分到一个烙饼),这才是当时我真正的追求。
包产到户给我父亲当家作主带来了福音,家种了三十多亩地,逐年买了两头骡子,添了车辆。可是,到了收麦时,由于小麦亩产翻了二番,用撮子收麦根本下不去了,所以,爷爷的收麦技术就只好惋惜地失传了。只有用镰刀割,一镰一个坑的麦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烈日爆晒腰腿疼,一家人都下地也需要割六七天方能罢休,腰,弯得直不起来;然后是打场的程序,拉麦、打麦场上一点也不轻松,起早装车拉麦,借中午放磙,贪黑趁风扬场…… 腰,累得躬不下。正可谓心力比压力大,虽然这样的劳累,每到收麦时没有奶奶喊声,父母全是摸黑回家,顶着星星上地,浑汗如雨,汗流浃背…… 都描述不尽他们的辛苦程度,相反,在精描细绘中还可以透过眉宇,汇意出他们心中的甜。
随着小型拖拉机进入家庭,逐步减轻了劳动强度,割麦的工作量减少,打麦提速,父母才松了一口气。自幼上学一直到师范才毕业的我,真得不想受这个累,一是平日里没有养成重体力劳动习惯,二是看着这样艰巨的任务心中就发怵。爸爸好像看出我的心事,重重地丢下一句话,让我永远不会放下:“咱农民出身的娃,地就是咱的命根!”
当我接替了种田养家的时候,赶上收割机兴起,先进生产工具农民不会轻易接受。别人不敢用、用不上的时候,我想着法的找,大胆的用,充当时髦汉。懒懒的我弯不下腰,下不去田。转眼间又到麦子成熟季节,爸爸背起双手,漫步地头,深入田间调研观察时机,关照我、督促我,作为当家人的儿子,每每都是安慰他宽心他,向老父保证,用手机就能搞好麦收。呵呵,我说和没有说一样,爸爸直摇头。
家乡的土地是一条条的分到各户的。巧合的是我分的土地,正处在俩个学生的田地中间夹着,都是我的得意门生,在左边种地的建国有收割机,右边种地的秀林是个收购粮食专业大户。市场经济大潮中,优质服务的春风吹到了各行各业,今年又拓宽新业务,收割机到田间,收购粮食服务到地头,农民可以不转仓就卖粮,真正的服务一条龙。建国、秀林这时正是黄金挣钱时机,你急他不急。我实在憋不住了,就给建国打手机,可是没等我开口,他就用沙哑仍带着温和的声音说:“老师收麦的事您甭管了!”
是夜,手机彩铃震醒了梦中的我,是建国打来的:“老师,把你的麦收好了,你是放一放才买,还是用现价买掉呀?”
“买掉吧!”
“哦――您休息吧。”
起床后,当我告知爱操心的爸爸麦已经收完的时候,他爽朗的笑笑:“现在这时代,大麦天什么都不累了。”布满皱纹的脸膛展开的许多,幽默风趣地顿了顿补上一句,“哈哈,就数钱累呀!!”
吃过早饭,我携妻子衣帽整齐的到地头,整整齐齐的麦子矮了半截,幼嫩的玉米苗,换上了翠绿旗袍,竞相浮出乳黄色平面,似舞女,提脚耸臂解数天姿流线美;似怀春少妇,阔臂坦胸舒展全身肢节;似吹奏乐团,个个趾高气扬、鼓足肚皮,吹开了顶在头上的大唢呐,为祖国的美好明天,高奏着悠扬的《丰收乐》!!!
-全文完-
▷ 进入拂晓之光的文集继续阅读喔!